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勞動者來說,職業核心能力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能力。高職院校除了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以外,還要特別關注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與其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決難題,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高校應當充分運用相關內容和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引導開發和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一、引言
高校職業教育的目標在于培養社會相關企業的專門性人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得企業單位的用人門檻越來越高,就業壓力的提高要求高校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職業核心能力是伴隨終身的、適用性廣的、可遷移且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伴隨社會以及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學生未來發展的意義越來越重大,本文將從專業的教學、實訓實習以及社會實踐等方面探討如何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希望通過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重點納入高職院校的教學中的方式,完善高職學生職業教育培養體系,加快提高我國高職院校培養可持續發展人才的能力。
二、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途徑
為社會的發展培養輸出應用型和實用型的高級能人才一直是高職教育的教育任務。需要指出的是,高深的理論水平以及很強的科研能力并不是高職教育中必須讓學生具備的,相對來說,能在具體的工作中有效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于高職生來說是必須掌握的能力。而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也并不能在短時間內通過課堂的學習就能擁有,需要輔助各種方法來進行開發和培養。
(一)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意識,開設相關必修課程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職院校漸漸開始重視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并加設了有關提高人文素質方面的課程。由于教育部并沒有明確要求高職院校開設人文素質課程,而且高職院校素以技能培養為主要教學培養目標,所以已經開設相關課程的高職院校并不能使這些人文素質課程在課程設置上系統和全面,教學效果一般不太理想。因此,高職院校應當主動進行人文素質課程改革,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列入人文素質必修課程中。
首先,高職院校應當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放到重點位置上來,并加快推進實際行動的推進?,F代社會是一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能夠創造價值,反映到職業教育上,就是要高度重視各項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高職生只有具有足夠的職業核心能力,才能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具有強大的競爭能力,才能脫穎而出,發揮自己的價值。高職院校的領導管理階層應當明確認識到這一點,校內教師也應當積極呼吁和響應相關決策的推進,使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早日成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盡早發揮它的作用,為學生打好基礎,為將來的發展保駕護航。
其次,要標準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和相關制度,指定規范合理的教科書,嚴格培訓授課老師,師資隊伍建設一定要達到同等課程的標準。畢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的授課教師一定要具備綜合全面的知識,除了足夠的專業知識外,其他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識也要有所掌握,而且,此課程授課過程中需要授課、培訓和檢驗相結合,所以教師還要有一定的培訓和測評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因此,對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教師的具體要求還是不低的,這就需要在課程設置之前有一個嚴格的遴選階段,選出一些有發展潛力的教師進行培訓,只有在這些教師取得相應的教學資質后才能批準授課,培訓不合資質的教師不能授權講課。
最后,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應當在學生的整個學習時期有規律的安排進行,并有針對性地瞄準相關的就業服務,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將課程考核制度與相關勞動就業主管部門的同專業認證相銜接,使課程設置緊跟社會需求標準。要知道,職業核心能力的內容包含多個方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而且人與人的個體現狀也不盡相同,因此,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一定要循序漸進。筆者建議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劃分為三個等級或者階段,第一學年期間稱為初級階段,進行相應的初級訓練,第二學年期間作為中級階段,進行相應的中級培訓,同理,最后一學年進行高級訓練,對應時期稱為高級階段。另外,課程的年終檢驗考核不要僅僅拘泥于學院自身的考評制度,盡可能地尋求當地勞動就業主管部門的協助。高職院校應當努力發展提高自身的培訓和考核機制,爭取獲得勞動部批準在本校設立專門的職業核心能力培訓與認證機構,從而能夠有效和相關部門聯合培訓本校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并能夠對學生進行包括信息處理能力在內的各項職業核心能力進行考核和認證,具體來講,通過各級認證后方可頒發社會用人單位承認的初級、中級以及高級證書。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拿到相應證書后一定能在畢業后的就業選擇上獲得幫助和便利,為相關行業的就業準入提供籌碼??傊?,將高職院校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與勞動部門結合一定能夠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既使學生學習、培訓的積極性和認真程度得到提高,個人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又能有效促進學生未來的順利就業。
(二)高度重視實習實訓中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技能訓練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旨在向社會輸出實用型和應用型的人才,所以,實踐技能訓練是高職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畢竟很多能力和素質是不能直接從課堂的理論知識吸收中得來的,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訓練來逐漸培養。因此,學生應當注重自己在課堂和實習實訓上動手能力的培養。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模擬演練環節,通過模擬訓練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在思政課教學的課堂上,可將學生以5人左右為一組模擬現實社會中的企業工作環境,每組選一到兩人當企業的領導人員。期間教師可以隨機給他們安排公司中出現了某些問題,比如員工內出現矛盾、領導和員工有沖突、生產環節出現問題等,然后讓本小組模擬他們會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實際問題,最后由教師上升到思政課理論教學的層次對小組的表現進行點評,從他們溝通情況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中判斷他們是否具備了應有的理論水平,再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此來提高本組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的模擬訓練形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將來的從業環境,充分認識自身存在的不足,逐步提高自身的職業核心能力。
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實習實訓中主動發現和解決問題,多多親自動手去實踐、探索,必要的時候要加強與同學間的合作。為了給學生提供有保障的實訓環境,高職院校應當積極推進與各專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合作,最后可以獲得長期的實習基地,保證各項教學實踐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開放性的實驗室也是一個校企合作的良好項目,實驗室是學生進行實踐的非常合適的場所,可以讓學生能夠主動實踐并創新,開發學生自身的潛力,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自己的職業核心能力。實訓基地和實驗室這些場所本身就是非常容易產生團隊合作需求的,學生在這里鍛煉無形中就會培養他們的與人合作的職業核心能力,這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很有利的。教師除了讓學生進行獨自發現和解決問題外,還可以給學生分成小組團隊,給小組指定一個與專業相關的企業部門出現的實際問題,當然這個問題必須出的合理,要在學生當時階段的能力接受范圍內,然后使學生在課余時間或集訓時間通過團隊內的分工配合認真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三、結語
總之,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是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保證,是學生各項綜合素質的核心,關乎著學生未來就業創業的方方面面,是決定學生未來是否能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應當不僅僅是高職院校的需要盡快推進的決策和任務,而且應當也是各位高職院校教師的職責所在。目前,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仍然是一個相對棘手的問題,需要長期的研究和推進,因為它牽涉到高職教育政策的很多內容,需要教育工作者慢慢解決和完善。但是,我們相信,隨著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以及社會職場對具備職業核心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國高職院校會越來越重視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這一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伍學雷.論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職教論壇,2013(15).
[2]陳學鳳.以社團為載體培養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實踐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13(32).
[3]熊雯.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生成規律研究———淺談職業核心能力形成中的產生式學習[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10).
[4]陳學鳳,祝燕芳.高職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
作者:唐海珍 單位: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