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實踐探索任務驅動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實踐探索任務驅動模式的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為例,分析了實踐探索任務驅動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要作用、內涵關系及主要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金相技能大賽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心態磨練均有提升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金相技能大賽;實踐探索
任務《中國制造2025》明確指出:“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實現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核心”[1]。“大眾創新、萬眾創新”的號召凸顯了創新創業對于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職責,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的重要場所[2]。依托實踐探索任務驅動模式創新創業競賽,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對于提升大學生競爭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團隊合作能力和增強學習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實踐探索任務驅動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的意義
實踐探索任務驅動創新創業競賽是指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學科為背景,構建恰當的任務情景,驅動學生完成任務好奇心和學習積極性,自主實踐探索達成目標任務[3]。實踐探索任務驅動模式是以設立學生感興趣的任務為導向,讓學生通過自主模擬完成任務。在設置任務環節時,設立者可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學生若要較好地完成任務目標,需要通過練習掌握相關技巧。在滿足任務完成規則時,學生也可以通過自主創新完成相關任務。首先,開展實踐探索任務驅動的創新創業活動是提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高校是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的搖籃,傳統的課堂教育過多強調大學生創新創業知識儲備和培養,對實踐動手能力關注較少,學生在自主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難以獨立完成。實踐探索任務是在特定環節下,讓學生獨立自主完成相關任務。在任務環節完成過程中,學生需要創新,獨立自主或在教師指導下解決遇到的難題。整個過程中,增強了學生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學生可以自主的開展相關工作。同時,不同學生遇到的問題各有差異,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激發學生科學研究與探索興趣,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其次,開展實踐探索任務驅動的創新創業活動有利于促進學校教學改革。學生任務完成情況不再是單一的標準答案,任務作品會融入學生個性元素和創新元素中,促使學校對學生的評判機制發生變化。傳統教育教學中,大多數實驗教學環節僅是讓學生對已知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驗驗證,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反應機理等,在做實驗之前已清楚地知曉實驗過程,整個實驗過程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實驗教學中,設立多環節任務和構建合理的目標,讓學生結合理論進行實驗路線設計,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培養目標。第三,開展實踐探索任務驅動的創新創業活動有助于豐富學生校園生活,提升學生專業自信。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大多數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性增加,學生花費過多的精力于游戲、社交軟件和瀏覽各類軟件等。同時,工科類尤其是金屬材料類部分學生認為畢業后就業環境差,專業情緒大,失去學習動力和專業自信。構建實踐探索任務,讓學生發揮專業特長,在完成任務的環節中有收獲感,不斷進行更多的創新實踐,豐富課余生活,更有效地利用所學知識,提升專業自信。
二、金相技能大賽對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作用
作為實踐探索任務驅動創新創業競賽,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材料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辦,旨在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提高材料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4]。金相技能大賽最初是由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發起,現已經連續舉辦八屆,超過10萬學生參加過該項賽事;已納入《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大賽面向全國所有院校開展,實行校內預賽、全國復賽和決賽的競賽制度。金相樣品指的是用于合金成分、微觀組織分析的樣品,制備主要包含磨樣、拋光、侵蝕和顯微觀察4個部分[5]。每位選手按照制定的方案,選擇適用的砂紙,對試樣進行磨制,消除試樣表面的切割痕和較深的磨痕。磨制后進行拋光,消除磨制時遺留的細微磨痕,獲得光亮平整的“鏡面”。之后,用化學試劑對金屬試樣磨面進行浸蝕,使試樣磨面的顯微組織顯露出來,利于顯微觀察。評委通過對金相試樣制作情況和現場操作情況進行打分。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需要具有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分析能力、決斷能力。金相技能大賽分為訓練、賽前砂紙型號選擇、磨樣、拋光、侵蝕和顯微觀察等部分,各個環節對于大學生能力的培養見圖1[6]。將創新創業能力分解開來,映射在比賽的每一步中,使學生在其中獲得滿足感、喜悅感,從而對材料學、對工業產生濃厚的興趣。
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首先,建立健全制度,推進各類實驗平臺的育人效能。開展實踐探索類的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各高校對于比賽的認可程度和比賽性質認識不統一,如競賽開展機制、培訓機制、選拔機制和獎勵機制等存在差異。同時,開展此類競賽對于活動場地等需求大,高校可充分利用各類重點實驗室、工程實訓中心、實驗教學平臺等,對實驗條件和場地等進行實踐任務設計,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學科前沿知識,擴大知識面,增強自信。其次,推動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實踐育人環節。為了提升創新創業實效,各高校相繼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課程,但僅局限于學生理論知識傳授,難以體會到創新創業的樂趣。同時,實驗教學環節因課程更新速度慢、實驗設備陳舊、數量少等問題,相關競賽難以開展。因而,要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納入整個大學培養的各個環節,既要有理論課程學習,又要有實踐課程教學和豐富的課后活動等,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提升實踐育人實效。第三,創新競賽模式,增加競賽吸引力。高校存在大量形式各異的創新創業競賽活動,但沒有針對性的提出建議計劃,導致學生在其中浪費時間,學生逐漸不愿參加競賽。部分學生對競賽并不了解,也不愿意關注競賽,認為把一整天時間用在實驗室而非自習室,有點“浪費學習時間”。因而,要創新競賽模式,使傳統競賽變得“有感情”。金相技能大賽后續設置“我與金相大賽”征文活動,并開辟了“圖說大賽”專欄,以參賽師生的角度講述大賽故事,記錄參賽師生在競賽中的點點滴滴,塑造競賽榜樣,并在高校中進行宣傳。豐富比賽關聯性,如金相技能大賽最后觀測出的金相組織圖片,可以為微觀圖像大賽提供原材料,通過PS等方式,使其抽象化、藝術化,參加金相技能大賽便可在其中探索發掘,讓學生感受到金屬不為人知的一面。通過互聯網平臺,打造線上虛擬仿真平臺與虛擬競賽,如網絡煉鋼大賽,使學生利用電腦、手機便可進行模擬練習和競賽,增加參賽群體。
四、結語
開展實踐探索任務驅動創新創業競賽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創新創業活動吸引力的有效措施。金相技能大賽作為實踐探索任務驅動模式下的創新創業競賽,對于學生學習能力、創新意識和心態磨練均有提升作用。組織者要依據學科背景,學生特點適當設置競賽環境,提升競賽趣味性和知識性,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EB/OL].中國政府網.
[2]林文卿.基于科技競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分析[J].科技與管理.2010(2)141-144.
[3]李小紅,楊磊,田姍姍.競賽式任務驅動模式下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機制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4):138-139.
[4]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競賽委員會.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章程[EB/OL].金相大賽官網.
[5]葉宏,昌霞.材料專業金相技能大賽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17(6):26-28.
[6]賀連芳,李輝平,李敏.金相技能大賽的試樣制備[J].中國冶金教育,2018(3):117-119.
作者:喬柯 張飛岳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