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推拿手法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傳統康復方法學是一門重實踐的學科,其中推拿手法是基礎核心內容。本研究結合《傳統康復方法學》推拿手法教學模式,以探索課內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為基礎,通過組織學生拍攝教學視頻包括腳本制作、視頻完善、實踐活動等,拓展課外實踐教學方法與途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以強化推拿手法技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推拿手法;視頻拍攝;實踐能力;教學改革
1鼓勵學生利用康復實訓室拍攝推拿手法視頻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
1.1指導學生潛心鉆研拍攝腳本內化各種推拿手法的基本要領及注意事項
傳統康復方法學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通過鼓勵學生潛心鉆研拍攝相關腳本,在實踐中升華,可大大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由于推拿手法的實踐性較高,其中基本要領及注意事項也顯得尤為重要。推拿手法的教學分為兩個方面:理論知識的指導和實踐操作的訓練。在課堂上教師對推拿手法的定義、操作方法、動作要領、注意事項、適用部位、功效及應用,進行細致的講解,使學生對各類手法產生感性的認知。在康復實驗室,教師先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及圖片。其次,教師進行示范,一邊示范,一邊根據動作手法進行講解,強調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引起學生關注。接著,將學生兩人分為一組,分別扮演“施術者”和“受術者”進行練習,“施術者”隨時與“受術者”進行溝通,提高學生的體驗感,使學生對推拿手法產生了理性的理解。而在鼓勵學生進行推拿手法視頻拍攝的時候,組成幾個拍攝小組。參與制作的學生,無論是操作者、拍攝者、輔助者等,均對每個推拿手法的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形成極為深刻的認知,甚至使他們不自主地思考每個手法的細節、進行更高要求的討論,為完成拍攝效果出謀劃策,力求完美。比如“推法”的理解,從定義理解上,推法做單方向的直線或弧形推動。從動作要領上,著力部位緊貼體表,拳、肘推法宜順應肌纖維走向。從注意事項上,推進的速度不可過快,不可推破皮膚,不可歪曲斜推。在訓練體驗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溝通的重要、力量需適宜。進而在拍攝過程中,通過拍攝小組的討論及深刻的理解,及時總結出要控制力度、操作要沉穩著實、隨時調整“施術者”體位到適合發力、與患者隨時溝通等。這些都是對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分析后,通過自主學習,產生的更重要、核心的認知升華??墒箤W生對實踐操作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利于今后的臨床實踐。
1.2拍攝過程逐漸糾正錯誤形成推拿手法的操作自動化
在拍攝過程中,提升了學生對實踐操作能力的把握程度。通過不斷糾錯、強調要領,可不斷地提高其操作質量,使學生通過不斷訓練,對各類手法建立一種動作定性的模式。學生在學習眾多推拿手法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理解的錯誤,對手法產生錯誤的操作。比如“點法”,學生極易理解錯誤,很可能認為只是手指發力,力量較小。其實,“點法”具有著力點小、刺激強等特點。學生很可能在操作過程中,因為力量不足,出現突施暴力的現象。在拍攝視頻的過程中,“受術者”會及時地指出“施術者”存在的問題,極利于學生糾正錯誤操作,掌握正確的操作手法,經過反復訓練后,形成推拿手法的操作自動化。
1.3后期制作再次強化各種手法操作的標準化及臨床意義
視頻再加工時,學生又從不同的角度對每個手法進行新的審視,再次深度剖析。在視頻制作過程中,學生們自行小組討論,將視頻中所示操作手法與書本理論通過“知識再現”進行核對修改。而這一過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的思考和對實踐的探索。之后,教師與學生一同再次審查視頻,教師將每一種手法操作的標準及要領加以強調,表揚視頻拍攝的優秀之處,也指出不足之處。比如強調“拔伸法”的重要性,在搖法、理法等手法操作前,需先作拔伸法,詢問患者病史。不僅使操作流程更加標準化、規范化,也讓學生產生新的感悟。同時,學生也將拍攝中不能掌握自如的操作手法與老師討論。將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指導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的操作手法達到熟練化、標準化,為學生早臨床打下實踐基礎,因此,這種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實踐學習的主動性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4將拍攝視頻上傳網絡完成傳統康復教學科普化
將拍攝的視頻上傳網絡后,不僅使參與拍攝的學生產生榮譽感,更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未來的康復學習與治療之路。其他學生更易產生興趣、堅定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為他人更好康復的信念。同時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學習揣摩,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及注意事項,提高實踐操作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的培養,達成培養目標。將制作完成的視頻上傳于網絡,一方面為選修這門課程的學生提供了課后自主學習的途徑,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大量對康復感興趣的普通人,形成初步的感性認識。從而實現醫療科普化、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功能。所以,借用網絡平臺,視頻可用于教學、自學、康復科普等,讓更多人接觸、了解甚至能掌握康復相關知識,完成傳統康復教學科普化。
2組織康復志愿者實踐活動檢驗推拿手法訓練的成果和豐富康復技能經驗
在視頻后,學生感受到了實踐的魅力,不僅自覺地進行練習、提高自身推拿手法的操作水平,更積極地面對新知識和新挑戰。為檢驗推拿手法的訓練成果,我校組織開展以“我有完美康復推拿操作手法”為主題的校園比賽,通過鼓勵學生報名、賽前培訓、海選、決賽后,由幾位相關教師進行評定打分,為前三名贈予證書和獎勵,并將佳作在校內教學中進行播放。此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們開展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康復志愿者實踐活動。經過視頻制作、比賽等培訓后,學生自愿組織成隊,在校內和校外分別進行志愿者實踐活動。在校內,學生為本校的老師同學、宿管、安保人員等進行推拿按摩;在校外,學生下社區、下鄉為有需求的人們進行推拿按摩。受邀的隨行教師在旁進行觀察并及時指導,反饋訓練成果[6]。實踐證明,這些活動不僅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豐富了校園文化、提升了康復學生的價值感,同時也通過網絡傳播實現了康復醫學的科普化。由此可見,在推拿手法實踐操作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中,創新性成為關鍵因素。本研究結合《傳統康復方法學》推拿手法教學模式,以探索課內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為基礎,通過組織學生拍攝教學視頻包括腳本制作、視頻完善、實踐活動等,積極拓展課外實踐教學方法與途徑,從實踐操作的訓練上,既注重學生的感性認知,又強調學生對操作手法的熟練把握[7]??傊?,將推拿視頻的拍攝、康復志愿者實踐活動納入《傳統康復方法學》推拿手法教學實踐能力培養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杜立英,顏南.多元智能理論在傳統康復方法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20):23-25.
[2]范炳華,許麗,謝遠軍,等.強化推拿手法技能教學的途徑與方法[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8):112-113.
[3]王德瑜,雷偉,郭爭鳴,等.推拿手法技能教學特色探索與實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4):87-90.
[4]孫立君.推拿教學之我見[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1987(4):55.
[5]王渝,沈志斌,倪興平.針灸推拿臨床護理教學質量改善策略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7,23(5):123-125.
作者:杜立英 楊菁 唐明秀 徐欣 孫健航 楊曉霞 單位:沈陽醫學院醫學應用技術學院康復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