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本文主要是將ERM結合用于優化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分析建筑企業內部控制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筑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過程應遵循以風險為導向、以效益為原則,并提出在實務過程中內部控制優化戰略。
關鍵詞:ERM;建筑企業;內部控制
引言
市場經濟的驅動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關系逐漸變得激烈,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保障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必然要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內部控制管理,對企業的各項內部管理工作進行規范,才能使企業逐漸壯大。而在城市化建設范圍逐漸擴大的時代,建筑施工企業逐漸有了一席之地,而正是因為建筑企業的數量急劇增加,經濟市場與行業發展出現動蕩變化,各行業競爭越來越大,建筑行業更是如此。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競爭形勢之下,建筑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管理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企業的共識,有針對性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防范各種風險,保障企業在管理方面的信息質量,使企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為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獲得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建筑企業逐漸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建立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樹立明晰的企業戰略發展目標,運用現代的新思想、新理念的推動建筑企業的項目管理,但是如此一來雖然建筑企業提高了對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的重視,但是在改革工程中,依舊存在一些難以避免的問題:第一,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得并不夠完善,難以滿足貼合企業發展理念的戰略目標;第二,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力度較弱,相關管理者對這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第三,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作用無法達到預期的結果。所以,提出一些具有優化效用的策略,希望為建筑企業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提供理論層面的參考。
一、COSO-ERM理論
隨著內部控制理論的逐漸發展,目標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2004年COSO委員會了風險管理內部控制框架——COSO-ERM框架(簡稱ERM框架),此舉顛覆了原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理念,作為歷史的大變革,“ERM框架”對風險管理的重新定義為風險管理是企業逐漸運行的一個過程類的程序,該框架認為,風險就是一種現實的不確定性,要求企業的各個部門人員的共同協調參與,為了識別出對企業正常經營產生不確定性影響的事項,并將這些不確定的事項統稱為風險;其次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合理的分析、恰當的應對,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之內,保障企業的長遠發展。2017年,COSO機構了新版的ERM框架,其更強調本身五要素的整合,更強調與戰略績效的整合,回歸了管理學的本質要求,新版的ERM框架模型五要素為治理和文化、戰略和目標設定、執行風險管理、評估和修正、信息、溝通和報告,各方面相互融合而不是單一的個體。ERM作為一種整合的風險管理系統,認為建筑工程企業應當以一種集團的視角去看待風險管理過程,考慮建筑企業即將面臨的各種各樣的風險,有一定的前瞻性,建筑行業的全面風險管理要求整合企業的資源,對企業的戰略目標進行長遠的規劃,對影響企業戰略目標實施的風險進行整體評估,并且迅速制定管理計劃,進行風險應對,這就是所謂的風險整合性管理制度,對影響建筑企業的發展價值的因素進行辨認和評價,并基于一定的戰略角度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企業所面臨的一系列風險。ERM框架中的三個維度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具體可以表述為:企業整體包含各業務單位等要基于五要素參與到企業內部控制,以實現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報告目標、合規目標。戰略目標是最高層次的目標,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保障,是確定基本長期目標、選擇行動途徑、實踐目標進行資源分配的概念,主要包括“風險性+應變性+競爭性”;經營目標是企業對主要經營收入和效率的追求;報告目標是企業對所報告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對內部和外部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總的來說,ERM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貫穿企業發展的各個時間點,也覆蓋企業所有的管理和日程經營活動之中,是企業對內、對外的一種風險預估管理,合規目標是企業目標設置的底線,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必須合乎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新版ERM框架更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也為之所需要,充分體現企業的戰略目標,同時也符合企業價值最大化這一企業目標,更適合如今的企業運用與學習。
二、建筑企業內部控制現狀
近幾年來,建筑企業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發展較為迅速,但是也不乏出現存在不正之風的企業,所以目前國家明令禁止要求建筑企業規范市場持續,2015年3月1日中國住建部門發行《建筑企業資質管理規定》中嚴格規定了建筑企業承接大型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等業務的資質檢查,未來幾年的重心也會致力于進一步推動凈化建筑業市場環境,政治不良之風,而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之下,我國大力支持發展裝配式建筑業務,推動形成具有新現代化建設裝配建造能力的工程建造企業,對建筑企業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利好機會。建筑企業規模逐漸擴大的情況下,各個施工項目普遍向外地延展,而母公司與項目公司之間的聯結較為薄弱,各個子公司、分公司的信息溝通上存在困難;而在項目工程結束之后,不同工程之間設備、工人的流動性使得建筑企業所持有的工程物資、施工人員在各項目銜接管理上存在一定困難,施工周期長的項目占用資產時間較長,也為建筑企業資金的周轉、項目管理產生阻礙;很多建筑企業因自身規模的擴大,在形式上加強了公司治理結構的改革,成立董事、監事、股東會等機構,也建立了基本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存在治理機制不合理、管理層執行力不足等問題。
三、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成因分析
(一)行業原因。建筑行業因為其行業特殊性,技術門檻比較低,素質教育參差不齊,在我國這類建筑工程業務需求大國,建筑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為很大一部分的人口解決了就業問題,但大部分建筑企業的管理層管理經驗不高,素質水平較差,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很難落實到實處。
(二)政策原因。我國建筑行業《建筑法》頒布時間早,修改次數少,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相關資質的檢查工作約束較小,存在諸多缺陷沒有修改和完善,設置資質門檻使很多中小型建筑企業無法正規地承接到許多項目,在利潤的驅使下,就走上了不合規的道路,提高了實施項目的風險,造成了整個建筑行業的混亂。國內建筑行業資質治理體制整體來看過于陳舊,很難適應建筑業發展的需求做出恰當的調整,這也是導致建筑企業因掛靠或吸收掛靠導致管理環境混亂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內部監管原因。現階段,建筑行業的內部控制監督管理能力不夠,舞弊和違規的現象比比皆是,建筑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執行不到位,審計部門監督職能履行不徹底,建筑企業上下級管理層和業務層之間的監督缺乏全面性,中高層領導綜合素質較差,容易出現很多徇私舞弊的重大缺陷,比如某些建筑企業違規轉包、分暴業務,私吞企業資產,這些問題都要進行有效的治理,只有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管理的力度,才能確保企業合規化地發展。
四、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
(一)培養良好的風險管理意識。建筑企業的高管應以身作則,自上而下貫徹落實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理念,了解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增強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和對相關工作的落實,對風險管理給予較多的關注度。同時,根據ERM框架模型,將風險管理與日常經營相結合,與公司的基本戰略目標相貼近,有效增強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意識,管理者的支持是一種做事的態度,為其他項目人員做出良好的表率。還應成立風險委員會,以董事會為主要主體,認真輔佐董事會所做出的每個關鍵決策,評估各個決策的風險水平與可行性分析,以風險管理為主導,確保實施的有效性,并對公司風險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做出監督。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建筑企業應在已有的風險意識上,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進行監督和指導,同時增加具有優秀專業知識的外部董事人數,將新的管理理念帶到企業中來,增加董事會做出決策的客觀性,實現業務、資產、財務、人員和機構的獨立性,完善內部控制組織架構。建筑企業應結合行業的特征和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擴大建筑產業的業務范圍,拓寬投資板塊和運營板塊,使用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可持續地發展建筑業務。為了解決建筑行業層層管理的冗雜問題,將職能出現重復或職位多余的人員進行裁員,壓縮人員成本,減少管理負擔,管理模式更為簡潔明了。
(三)加強內部監督力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中必須設置內部監督程序進行自我監督,將內部控制缺陷從內部源頭進行瓦解和消除,這是企業改革內部控制的必要之路,想要提高內部監督管理的效果,增強內部控制的效率,首先一點就是在內部審計過程和和內部控制制度制定過程中執行嚴格的監管和督察,這一職能人員應與被監督人員職能分離,則可以有效保障監督的獨立性和客觀性,防止監督職能弱化,在實務過程中,要客觀公正地對內部控制缺陷進行審查,不能放過任何人員的貪污舞弊行為,實施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制度,強化內部審計的過程,從而提升內部監督力度。
(四)提高人力資源水平。內部控制制度的規劃與執行,離不開人員的參與,企業僅僅依靠現有的人力肯定是遠遠不夠的,現有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基本上很難具有參與其他行業的能力,所以企業應著重改善整個公司的人員結構,招聘有能力、高素質的高精尖人才,將他們委以重任,推行自上而下的人員隊伍建設更新,使得整個企業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建立適當的激勵機制,在有效的考核機制的基礎上,定期審核和監督,對認真履行內部控制制度的人員給予獎勵,對未能遵守內部控制制度的人員進行一定的處罰,合理的考核和晉升激勵機制,能夠提高人員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上下屬關系,改善企業的人力資源環境。
(五)企業業務流程的合規合法。在資金鏈運轉過程中,建筑企業必須嚴格遵守合同規定的業務流程,比如收入的確認時點、項目的完工核算、收款、建造必須合規合法。在對存貨管理方面,材料的收發、驗收環節都需要進行嚴格的檢查,采用合理的計量方法,保障存貨的計量準確,并且任何資料都要進行書面留底,方便后期環節檢查和使用。工程建筑項目風險方面,任何建筑行業的審批都要嚴依照法律法規制度嚴格執行,項目的核算、完工檢測有也要時刻關注,發現問題立刻調整,找到根本原因,實行科學管理。
五、結語
總體而言,建筑行業發展的機遇較多,同時競爭也較為激烈,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節約管理成本,我國應大力推行建筑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改革,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為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也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何軍帥.建筑施工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問題及改善措施[J].財會學習,2021(07).
[2]謝美娜.建筑工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經濟管理文摘,2021(04).
[3]張文治.建筑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淺析[J].商訊,2021(05).
[4]焦文昊.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21(02).
[5]馮定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J].房地產世界,2021(01).
[6]魯向華.財務管理對建筑施工企業加強內控的作用剖析[N].山西經濟日報,2020-12-13(004).
[7]朱紅學.淺析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關鍵點[J].西部財會,2020(12).
[8]周夢娣.如何提高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J].中國市場,2020(33).
作者:周業輝 單位:河北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