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銷售型企業內部審計的優化管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內部審計的職能
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能是對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起到約束、監督、評價、管理服務作用。銷售型企業中,銷售人員個人收入中往往銷售提成占比大,銷售只要有提成就輕易出單,不考慮簽單后續風險;銷售型企業主要考核銷售人員的短期業績,導致銷售人員只關注短期銷售出單額和利潤,從而忽略公司的長遠發展;品牌建設和市場維護投入大且見效慢,銷售人員不愿在這方面投入而將相關資金挪作他用。產品銷售出去后出現質量問題及售后服務不到位,客戶失去對產品的依賴。
二銷售型企業進行內部審計存在問題
1對于內部審計認知不到位
管理者普遍認為銷售型企業以產品或服務的購銷為主營業務,管控環節比生產制造型企業簡單得多,認為外部審計和基礎財務日常管理監督職能即能代替內部審計。尤其是外部審計定期完成企業職能、財務、發展分析后,顯得內部審計更加處于尷尬的境界。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銷售人員所掌握的都是一線市場信息,并需根據客戶需求迅速做出市場反應,如增加內部審計是束縛銷售人員的行為,不利于企業成長。其實內部審計連貫于企業日常每一項活動而存在,不僅僅是事后對于數據的統計分析管理,它通過應用系統、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及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企業實現其目標。由于管理者對內部審計認知不到位,藐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權威性,久而久之內部審計部門已淪為虛設。
2有效內部審計制度的空缺
據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對我國近800余家企業的調查,有350家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高達43.75%。許多企業仍然依靠單一財務部門統管企業的預算、財務、內部審計。內部審計部門和財務部門都由公司財務總監負責時,內部審計的獨立性缺失。從財務部門培養或提撥上來的審計人員仍停留在用財務管控的模式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導致其地位尷尬,內部審計工作難以系統開展,工作成果碎片化,員工自信心和積極性深受打擊。
3內部審計信息掌握程度弱,員工業務能力差
目前大多數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綜合能力不高、專業技能和審計判斷水平低,與他人溝通欠缺技巧,同時全面了解企業現有制度體系、經濟活動管控細節、企業文化需要一個過程,以至于內部審計人員信息掌握程度偏弱。這一系列原因,導致審計人員將大部分經歷投入在審核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查證生產經營過程中是否存在造假以及以公謀私方面,審計對象僅停留在會計報表、賬本以及相關資料。而企業更希望審計應深入到管理和經營領域。例如:開展銷售過程中的物流運輸業務的審計時,大部分的內審人員還停留在審核票據價格是否和申報價格一致,其發票是否完整齊全。而沒有拓展性地了解當次選擇的物流運輸方式是否合理,本次運輸的數量是否為綜合考慮了后期倉儲、裝卸費用的經濟運輸批量,當期單價是否明顯偏高或偏低等,也就沒法對當前的運輸方式提出如何規范或改善的合理建議。
三銷售型企業內部審計改良路徑
1優化內部審計結構
公司設計內部審計部門時,必須確保其公正地履行職責,免受任何威脅其履職能力情況影響。只有在不受干涉的情況下,按照職權辦事,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公正和客觀,相對于其他部門,審計工作實施好壞主要由管理當局的重視程度和所賦予審計部門的權利大小決定的,因此,保障審計的獨立性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求內部審計在單位中保持有較高的地位。一般來說,單位中審計所隸屬的領導層次越高,獨立性就越大,那么審計工作就會完成的越好。借鑒國外經驗,董事會下的審計團隊是最好的模式。對于一些特殊的公司企業,或者管理上有特殊要求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設置審計團隊。但是無論使用哪種模式,保證內部審計團隊的獨立性都至關重要。
2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的工作要點在于保障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達到系統化、規范化的內部控制,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經營目標。這與外部審計的職能和基礎財會部門的財務監督職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內部審計擁有不可替代性。內部審計是一種連貫于企業日常每一項活動的存在。因此,公司應制訂正式的書面文件即《內部審計章程》,明確內部審計在公司中的地位,內部審計機構如何設置、內部審計的職責和權限等。內部審計部門組建后,應該根據《中國內部審計準則的》的基本要求,結合自身業務范圍和特點,制定公司的《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工作規范》,以對擬實施審計項目各級人員管理職責、主要流程和工作要求、所需使用和形成的工作底稿要求等做出詳細規定。在具體開展審計項目前,制訂《審計項目實施方案》,指導和約束審計人員按方案要求做到盡職審計,防范審計風險。同時,還可根據審計發現問題的責任人及影響程度,建立《問責條例》,做到人人敬畏公司內控體系,處罰有理有據。
3提高全企業職業素養,改良審計工作方式
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和進步,審計團隊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素質,突出多學科,高智能的特點。審計團隊應該有能力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工作領域就能無限廣闊。內部審計團隊建設不僅僅需要內部審計專業人才,還需要財務人員從公司財務管控角度進行審計檢查,需要市場經濟分析師對銷售前端的調研工作進行評估;需要律師對應收賬款管理、合同風險管理進行監督評價;在售后管理環節還需熟悉企業產品生產工藝、工程技術的工程師參與等。總的來說,內部審計團隊應該是全能的小團隊,每個成員都是專業的企業內控專家。在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和審計人員得協作起來,管理人員決策,審計人員把控,共同實現同一目標。因此每個審計人員必須力求全面發展,不斷地完善自我。不僅應具備履行其職責所必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同時需要向企業內部各部門學習專業知識,了解公司業務動態,避免內部審計“閉門造車”。另外,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具備更多的專業素質,能夠全心全意為企業更好發展奉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廣西內部審計師協會,廣西大學聯合課題組.經濟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優化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NO.7(4):66.
[2]高振璽,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遼寧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遼寧 沈陽,新形勢下金融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3):141-141.
[3]俞翔.淺析集團公司增值型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優化措施[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7(6):12181-12184.
[4]羅克軍.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管理與防范研究[J].現代營銷,2018.14(V9):236.
作者:袁輝才 單位:廣州市歐林家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