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育教育管理強化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今我國各中高校對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都相當重視,各中高校把教育學生的思想意識作為重要任務,促使學生德智體心身健康全面發展。學校在教學中應該有意識且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強化各種策略和方法,積極探索美育教育途徑,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并強化自身的審美修養。
關鍵詞:審美教育;課堂教學;策略
我國校園文化建設的良好局面,歸功于教師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美育教育。教師立足貫穿各學科的教與學,依學科特點因材施教,運用多種策略,對學生進行滲透式的審美教育。教師應將提升學生美學素養和塑造學生完美人格作為最終目標,培養出符合我國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并在強化美育教育策略上做出更多積極嘗試。
1寓美育教育于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觀
美育的功能是由其特征決定的,美育教育管理即按照美的規律施行的一切教育,并非專指某種藝術技巧的教育。美育的首要關鍵任務是使教育者準確把握“美的規律”,即在各學科包括體育教學中“以突出、鮮明和生動的形象,充分有力地表現出事物的本質或普遍性”。在教學中要注重從事物普遍性與個性(即本質與現象)的高度統一中把握“美的規律”,讓學生識別真正的美。學生才能在審美活動中將“理論與感情、現象與本質、美與健康”等統一起來,美育管理者需要發揮美育在各學科教學中的特有功能,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完美個性的人。學校的美育教學管理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的心靈美、精神美和身體美,即社會需要的具有完美個性的合格人才。具體到各科教學中,語文美育教學比較重要。司正權曾指出:“語文教育其實是為人的教育,語文美育教學是通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美學因素對學生實施美的教育,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針對目前中高校學生審美意識淡薄和審美標準偏差的狀況,教師培養學生熱愛美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教師的策略是在課堂教學中更注重激發學生發現美的情趣,從而培養學生提高觀察美的積極性,進而熱愛美,最終形成健康的審美理念。例如教師在教學《荷塘月色》實施審美教育時,可以投影彩色插圖并結合栩栩如生的文字進行講解,激發學生對荷花產生強烈興趣并能發現、欣賞到其中的美。同時重點介紹文中的擬人、比喻等實現語言美的寫作手法,如“羞澀、如出浴美人”等。以及“浮起、瀉在”等經典動詞的應用,為原本就美的畫卷增添了更多韻律美。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也提高了如何創造美的寫作知識。
2在教材內容探索中培養學生的歷史審美觀和審美情趣
眾所周知,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發展史中,美育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體現了各個時代中民族的強烈特征。例如在民族傳統文化中儒家的“十不仁濟世”、佛家的“空虛明凈”、道家的“超凡脫俗”等,都以登峰造極的高度分析和俯瞰人生,追求生命的超越,心靈的潔凈和精神的自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美學思想。課堂教學作為美學教育的主要途徑,教師需要在語文或歷史的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文化,宣揚世界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美學思想和美育文化。例如在歷史課教學青銅器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想去了解青銅器的歷史及構成。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青銅器美的解讀,了解其隱藏的背景信息,誘導學生對其存在的價值進行大膽深入分析,明白這些歷史藝術作品是人類對美的認知,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玉器和古陶器的裝飾來了解人類精神世界,從信仰和生產力等多方面進行分析,了解當時人類對美的認知,進而對我們中華民族的美進行深入的分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美,理解美和創造美。例如分析我國和西方對四大發明的運用差異巨大的原因,有何哲學啟示?學生不能只關注學習內容的表面,更應該了解深層的知識,才能發現和了解科技文明的美。從理解美的角度來思考科技史,進而了解科技和人際關系。又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軍隊現代化”的價值來反思“科技進步與人民幸福的關系”,“科技克隆技術與科技倫理”等來幫助學生進行深層的分析和全方位思考,讓學生從書中領悟什么是推動人類文明的核心力量,領會第二次工業革命給全世界帶來的巨大變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這種歷史的審美情趣既能促進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也能提高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
3豐富教師在體育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策略
3.1強化培養身體美和精神美
強調身體美是體育自然美的表現,它既是身體線條和姿態的造型美,也是膚色和肌肉的肌體美,更是生命活力的生氣美。身體美也是藝術家耕耘美的沃土和美的礦源。曾說:“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精神美與身體美密不可分,精神美更讓體育運動散發耀眼光芒。加上更高、更強、更快的理念,有利于培養學生追求集體榮譽的理想美,愛國主義的情感美,以及勇敢頑強的意志美。
3.2體育教學中強化培養技巧美
體育運動中精湛的技巧和身體美、精神美交相輝映,展現出運動員的完美形象。例如動作協調、反應敏捷、技戰術,教師需要把這些精湛的運動理念,和學生一起分享并讓學生體會到運動的美感,讓美融入體育教學中。
設立美育專業課,強化學校心理美育教學管理
當今,人類美的威脅和腐蝕主要表現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不統一甚至背離。人格美的高度體現一個人的精神文明程度,對社會進行破壞活動的人,則人格淪喪;為爭名奪利而勾心斗角的人,則人格進入誤區;唯利是圖的人,則人格歪曲。美育管理者要設立專業美育課,并營造出使學生“心有靈犀一點通”地把握美學思想內涵之精、之形、之意。
5小結
追尋漫長的歷史長河,美的概念和美的載體也一直在延伸和擴展。如今美育的內容已涵蓋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和科學美等等。而美的載體不管如何延伸和擴展,它永遠與人的心靈和身體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中高校教育中,美育目標的構建一定要包含自然界與科學界、社會美與心靈美、藝術美和方法論美等關系,施美于教學中,以課堂教學為載體,拓展美的真諦。
參考文獻
[1]盧淑杰.淺談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3):33.
[2]葉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3]李天道.西方美育思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作者:王星陽 朱宇彤 單位:遼寧何氏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