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通風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重要性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煤礦井下開采的過程中,一切工作都應當以安全生產為前提。煤礦井下通風設備的監測與控制在煤礦的安全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技術的不斷變革,煤礦開采的難度越來越大,需不斷完善通風系統。通過分析礦井通風的重要性,指出了煤礦安全生產中通風存在的問題,探究了改進礦井通風的措施,以有效保障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鍵詞:礦井通風;安全生產;通風設備;管理制度
作為全球的煤炭資源開采大國,中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但隨著煤炭開采工作的進行,目前煤礦井下開采的深度越來越大,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導致開采難度越來越大。而傳統的安全管理體系與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煤礦開采的要求,導致近些年來安全事故發生的頻率增大,給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都帶來了不小的威脅。調查表明,煤礦安全事故大多數是由于井下空氣不流通,瓦斯濃度過大所導致,這給井下工作人員的施工安全埋下了較大的隱患。因此,需要不斷地對煤礦井下的通風體系進行完善,以保障煤礦生產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1礦井通風的重要性
1.1確保煤礦生產的安全進行
礦井通風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是保障煤礦生產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通風系統的主要功能在于排放井下封閉環境中所存在的一些有害氣體,如瓦斯、CO等,實現空氣的流通,消除井下施工中的安全隱患。煤礦井下開采一直處于封閉的方形環境,其距離地表較遠,空氣稀薄,且存在一些有害氣體,若不能及時將這些有害氣體排出,則會導致工作人員瓦斯中毒甚至引發爆炸等問題。因此,井下通風系統可以有效實現煤礦內外的空氣流通,保障工作人員呼吸順暢,同時將有害氣體及時排放,防止發生安全事故。這樣不僅保障了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還為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1]。
1.2排出有害氣體
由于煤礦開采一般處于井下封閉環境中,隨著煤礦開采工作的進行,井下通常會產生一系列的有害氣體,如CH4,CO等。這些有害氣體產生的同時空間中O2的含量會降低,O2含量的降低和有害氣體的增多會嚴重危害礦井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由于井下空間狹小,人員聚集度較高,若煤礦井下的通風系統存在安全隱患,無法實現井上、井下的空氣流通,導致井下的工作人員吸入大量有害氣體,即使不發生瓦斯爆炸事故,也會嚴重威脅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2]。井下工作人員吸入有害氣體除了會威脅身體健康外,若這些氣體的濃度過高,還會導致礦井內壓力過大,從而發生爆炸,也會對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煤礦井下通風系統的不斷優化改進可以有效實現井上、井下空氣的流通,及時排放有害氣體,使得其濃度降低,為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1.3增加空氣中O2含量
由于近年來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開采所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開采難度增加,導致空間內部O2含量大幅度降低。如果無法提供一個良好的通風系統,井下開采的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就會長期處于O2供給不足、有害氣體含量增多的環境,嚴重危害施工現場人員的身體健康。O2含量過低可能會導致人員供氧嚴重不足,吸入的有害氣體過多,長期下去則會使得工作人員出現呼吸急促、肺癌等不可忽視的疾病,對企業甚至國家都造成不可挽回的負面影響。對煤礦井下通風系統不斷進行優化改進,可以及時排放井下的有害氣體,并且將外部的空氣及時輸送到井下,保障井下環境中有充足的O2,為井下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3]。
2煤礦安全生產中通風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若能夠及時對煤礦井下的通風系統進行有效改進和優化,可以大幅度降低井下工作的危險系數,為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對近幾年來中國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的報道進行調研得知,瓦斯爆炸這類型事故發生的頻率越來越低,這表明中國的煤礦企業在通風系統技術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就目前來說,盡管事故發生頻率降低,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型事故仍在發生[4]。盡管通風系統技術水平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種種因素,如管理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仍發生了這一系列安全事故。
2.1對通風系統的重視程度不夠
通風系統的建設作為整個煤礦井下開采的前提,對煤礦開采來說至關重要。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中國的許多煤礦對通風系統管理的重視度不夠,管理渙散,從而未能及時對通風技術進行優化改進,并且在日常管理中,對通風系統的檢修與維護不到位。一方面原因是,煤礦企業大多數人并不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框架,不懂得通風體系的改造重點,管理方面也缺乏完善的制度,使得技術一直停留在以往水平,導致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煤礦企業通風管理部門在進行通風系統設計時,目光往往只是落在了一些重點區域,忽略了細節問題,設計上的紕漏經常會導致實際應用效果不佳,使得所設計的系統并未達到預期效果,進而引發安全事故[5]。
2.2工作人員的知識儲備不夠素質有待提高
煤礦井下現場工作人員一般來說文化水平不高,并不具備專業的技術理論,這在中國大多數煤礦中已經司空見慣。但也正是由于中國目前的特殊國情,煤礦開采人員緊缺,導致許多現場工作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大多數是現學現用,并不具備對井下一些突發狀況進行處理的能力,也缺乏安全意識。若工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則不能對一些細節做出準確的判斷,對異常情況缺乏敏感性,再加上他們本身技術理論的不足,在工作時往往不會使用專業設備,更談不上做好設備的日常檢修與維護。在這樣的情況下,若發生安全事故,事故處理及救援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引進新設備,表面上看降低了人力投入成本,實際上生產效率與預期還相差較遠[6]。
2.3通風設備老舊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煤礦的開采深度不斷加大,開采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開采難度不斷增大的背景下,傳統的通風設備已經難以滿足現如今煤礦的開采需求,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之前的設備老化程度較高,技術方面也逐漸顯現出一些缺陷,再加上井下設備維護不到位,設備性能降低,需繼續優化升級。但目前很多煤礦企業考慮更多的是自身利益,不愿意更換設備,仍然使用舊設備,再加上維護不當,導致設備性能大幅度降低,存在較多安全隱患。
3改進礦井通風的措施
對以往煤礦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實現井下通風系統的高效性極其關鍵,一方面可以增大煤礦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系數,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礦的生產質量和效率。因此,就煤礦安全生產中通風存在的問題,急需對煤礦通風系統進行優化改進。改進礦井通風的措施具體如圖1所示。
3.1健全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部門務必做好本職工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通風方面。因此有必要不斷完善當前的煤礦井下通風管理制度,具體可從以下幾點入手:a)管理人員應當以身作則,為煤礦企業其他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榜樣,排除一些切實存在卻并沒有顯現出來的安全隱患,以達到預防事故發生的目的;b)實時記錄井下各項生產參數,并及時進行安全評估,為當前井下的設備制訂最優的管理方案;c)為了不斷優化井下通風系統管理制度,應不斷改進生產中不完善的措施,切實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
3.2重視礦井通風設備管理
在煤礦井下的日常生產工作中,確保礦井的通風安全至關重要。作為承載這一項任務的載體,通風設備的安全管理應當得到高度重視。就實際情況而言,井下通風系統必須執行專人專管制度,管理人員應當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并且應當實時記錄管理工作情況,進一步細化每一部分,做到全面管理。同時,管理人員還應當在每一個通風管道的風口位置安裝風量監測傳感器,將其所監控的參數及時傳輸回控制臺顯示屏上,實時了解通風狀況,以保障井下通風系統的安全運行[7]。
3.3合理選擇礦井通風方式
煤礦企業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井下通風系統的設計,并合理制訂多種方案,以供參考。目前來說,煤礦井下最為常見的通風方式為兩翼對角式和分區對角式,其原理如圖2所示。在對角式通風方式下,風流處于一種直線型流動狀態,路徑較短,風阻較小。同時,這種通風方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對瓦斯超限等情況進行處理,有效保障井上、井下的空氣流通。
3.4做好礦井通風評價工作
煤礦通風系統對于整個開采工作的安全進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礦井內環境比較復雜,井下的空氣難以流通,需要定期對通風系統進行性能評價,將評價結果作為后期優化改進的主要依據,達到預期的效果。就目前煤礦生產的實際情況而言,煤礦所發生的安全事故絕大多數是瓦斯爆炸事故,其影響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通風系統不夠完善,因此就需要及時對通風系統進行綜合評估,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3.5提高礦井通風技術水平
礦井內通常會由于瓦斯濃度過大而引發安全事故,對此,應當構建專門的排除瓦斯的通風系統,并且一定要保障措施得以施行。此外,應當根據井下空氣的流通狀況來對煤礦井下生產進度進行適當調整,結合改進后的電氣設備,實現對煤礦生產效率的有效提升。4結語總結得出,在煤礦井下不斷采掘的過程中,安全管理至關重要,其中包括設備安全、系統安全等。目前,煤礦開采難度加大,所處環境也越來越復雜,而保障通風系統的安全運行是煤礦開采順利進行的前提。因此,需要結合當前煤礦實際生產需求,合理制訂通風系統管理方案,一方面是為了為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為了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秦向軻.通風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2):42-43.
[2]郭靜曉.關于煤礦安全生產的研究[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2019(4):164-167.
[3]余方超.礦井通風在煤礦質量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9,39(18):29-30.
[4]王秋博.礦井通風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作用分析[J].產業科技創新,2019,1(23):64-65.
[5]高翔.“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運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9(1):80-81.
[6]熊柳.礦井通風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商品與質量,2018,9(15):64-65.
[7]劉雅倩.淺談礦井通風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17):141-142.
作者:劉應軍 單位:柳林縣應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