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強煤礦安全管理有效路徑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對于安全事故的防范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需要做好煤礦安全管理工作。通過分析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加強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徑,可以為煤礦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導。
關鍵詞:煤礦安全;安全管理;有效路徑
近些年來,煤礦事故發生的次數和死亡人數大幅度下降,煤礦生產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這得益于中國制定的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和文件。政府和煤礦企業通過共同努力,有效防范了特大和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1-2]。然而,由于中國煤礦情況的復雜性,防范煤礦安全事故的壓力很大。因此,還有必要加強煤礦管理工作,從而預防煤礦安全事故。通過分析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加強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徑。
1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雖然煤礦的安全狀況得到了很大改善,百萬噸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是安全事故仍有發生的可能性。經過大量現場實踐統計,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形式主義嚴重、人員流動性大、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及安全專項資金匱乏等。下面將分別對這幾方面問題進行分析。
1.1形式主義嚴重
目前,很多煤礦安全管理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形式主義。雖然煤礦企業經常組織管理人員開會,但是仍有管理人員對一些規章制度缺乏理解,這導致在管理時很多制度流于形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a)煤礦工人的素質不高,對一些規章制度缺乏深刻的理解。很多規章只是給出了一些準則,并未給出一些具體的實施細節。b)工作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很多煤礦由于長時間沒有發生安全事故,礦工放松了警惕,在執行一些安全規程時存在敷衍的行為。此外,由于煤礦安全管理的內容過于煩瑣,工作人員難以深入地理解一些細節,為了應付煤礦檢查,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長此以往,很多安全問題被忽視,必然會引發煤礦安全事故。
1.2人員流動性大
由于煤礦屬于高危行業,井下生產的人員流動性大。人員流動性大給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a)安全培訓壓力大。煤礦企業為了生產,必須要使員工上崗,為了保證上崗的安全性,需要對員工進行生產培訓。由于培訓的內容很多,很難在短時間內使新來的工人掌握一些安全的技巧,這使得安全培訓壓力大。b)井下不便于管理,而新來的工人不懂得一些安全規章制度,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違規操作行為,給煤礦生產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1.3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很多煤礦安全管理制度是根據大量煤礦生產管理情況總結而來的,多是一些原則,并未給出一些實施的細節。這導致煤礦企業存在不同的理解,在執行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更為重要的是,煤礦企業雖然已經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執行起來存在很大的困難[3],例如井下管理人員相互串通修改數據等。因此,現在的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是很完善。
1.4安全專項資金匱乏
煤礦安全管理面臨的嚴峻問題是安全專項資金匱乏。隨著煤礦現代化的進行,為了實現煤礦安全管理,需要購買一些設備。然而,由于各種原因,在安全設備購置方面存在很嚴重的問題:a)煤礦企業拿不出更多的資金用于購置安全設備;b)煤礦企業不愿意拿出安全專項資金,主要是因為用于安全設備的資金量很大,而且在短時間內難以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2煤礦安全管理的加強
以上分析了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應從技術和管理方面加以解決。經過大量的現場實踐總結,應建立現代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控制關鍵崗位人員流動性,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以及加大對安全設備的資金投入。
2.1建立現代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考慮到要進行安全管理的地方比較多,而且項目比較煩瑣,單純依靠人工進行管理很難保證管理效果,為此,需要建立現代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如圖1所示。采用信息化技術和傳感器技術,實現對整個礦井安全狀況的全面檢測[4]。采用地面顯示系統,使相關人員對井下的生產狀況一目了然。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可以在地面指揮中心及時進行控制,最大程度減輕災害引起的后果。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系統的主要特點有:a)實現了管理的集中化,通過傳感器技術和視頻監控技術,實現了對全礦井的安全生產管理;b)實現了減員提效,通過自動化監控系統,極大地減少了對井下管理人員的需要,很多數據實現了自動化采集。
2.2控制關鍵崗位人員流動性
煤礦井下人員流動性大非常不利于安全管理,為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控制關鍵崗位人員的流動性,具體應做好以下幾方面:a)充分做好人員交接工作,在新來的人員充分熟悉崗位具體情況后,原工作人員方可離職[5];b)在人員招聘時充分考察,要充分保證對崗位具有足夠的適用性;c)給予每個工人公平的上升空間,很多工人的離職是由于待遇問題,煤礦企業應給予足夠重視。只有人員的流動性得到很好地控制,才能最大程度減少由人員失誤引起的安全事故。
2.3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煤礦安全管理不僅是煤礦管理者的事,更關系到每個礦工的生命安全,每個礦工都應給予足夠重視。為此,煤礦企業應強化安全生產意識,使每個員工都能自覺遵守相關的政策、法規和制度。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出發:a)重視對安全事故危害的宣傳,在員工宿舍樓、餐廳等位置貼一些安全事故現場照片,給予礦工足夠的警示;b)定期組織一些員工觀看煤礦安全事故紀錄片,使他們能真正認識到安全事故的危害。
2.4加大對安全設備的資金投入
在煤礦安全管理過程中,安全設備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瓦斯探頭、視頻監控設備、煙霧探測器等。因此,煤礦企業應加大對安全設備的資金投入,并給予安全專項資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煤礦安全設備會出現一定的損壞,應予以更換。此外,為了檢查設備的運行情況,還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調試。
3結語
煤礦安全管理對于防范煤礦安全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煤礦安全狀況雖然得到了顯著改善,但是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存在著形式主義嚴重、人員流動性大、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及安全專項資金匱乏等問題。為此,應從建立現代化煤礦安全管理體系、控制關鍵崗位人員流動性、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及加大對安全設備的資金投入等方面來加強煤礦的安全管理。
參考文獻:
[1]梁昊.煤礦安全管理問題分析及措施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1(10):180-181.
[2]張廣鋒.探索加強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徑[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1,41(8):66-67.
[3]劉軍建.煤礦安全管理問題解析及對應策略[J].礦業裝備,2021(2):166-167.
[4]王云.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防治措施[J].能源與節能,2021(3):109-110.
[5]牛朝亮.強化措施,全面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1,41(2):91-92.
作者:李怡 單位: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大斗溝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