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前言
傳承和弘揚民族民間藝術是我們的責任,是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面對民族民間藝術教育傳承存在的危機,解決高校藝術教育同質化的問題,必須充分重視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建立本土化高校教育體系,弘揚民族民間藝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我國教育學家、現代藝術的主要創始人長到易先生說過:“民族民間藝術是一種母性藝術,是民族文化的根源。”民藝學專家潘魯生也說過:“民族民間藝術非但不是雕蟲小技,反而應該是中國藝術中洪鐘大呂。民族民間藝術是一種典型的藝術符號,活躍在藝術的百花園中,也是宮廷藝術、文人藝術甚至宗教藝術的源泉”。民族民間藝術作為我國悠久文化的精華,作為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瑰寶,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受到了我國人民的普遍認同。
二、我國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與傳承的現狀
1、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與傳承并沒有受到充分重視
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只是注重學習成績,除了藝術院校以外,很多學校沒有關于民族民間藝術教育的課程,學生難以接觸到民間藝術,自然不會對之產生興趣。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校只是注重文化課程的教育,對其它課程的教育并沒有嚴格的進行要求。教育作為傳承民族民間藝術最為有效的方法,卻因為沒有被充分的重視而使得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面臨困境。同時,民族民間藝術具有家族傳承或師徒傳承的特點,這就使得民族民間藝術在傳承過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很多家族傳承面臨著無人可傳,民族民間藝術隨時失傳的情況,由于民族民間藝術的范圍的局限性,給民間藝術傳播和拓展帶來了困難。
2、社會環境和社會文化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其它國家的交流日益頻繁,文化的多元化、全球化發展趨勢明顯,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都發生了改變,由于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適應現代工業社會的生活,娛樂形式多種多樣,對傳統的民族民間藝術失去興趣,導致民族民間藝術傳承遭遇危機。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高校藝術教育趨向于迎合市場的需求,盡管學生可以在高校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但是高校藝術教育的內容還是以西方藝術教育為主,沒有充分重視本土教育資源,正是高校對我國民間藝術的模式導致沒有形成完整的民間藝術教育體系,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與傳承遭遇困境,很多民間藝術面臨著“人亡曲失”的問題。3、民族民間藝術教育實踐不足從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與傳承的實踐角度看,我國逐漸開始重視民族文化的教育和傳承,認識到深化構建與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意義,充分認識到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本土化的重要性,逐漸增強了對本土文化的保護意識,如何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民族民間藝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小學教育階段很多學校已經把民族藝術作為基礎課程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但是小學民族民間藝術教育涉及內容比較少,也比較簡單,課程數量比較少,不能深入的拓展和訓練,培養學生興趣,而初中、高中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民族民間藝術教育沒有被充分重視。在高校教育中,民族民間藝術教育同質化問題嚴重,缺乏本土化特色,也造成了人才培養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單一化的培養模式也造成民族民間藝術教育與傳承遭遇困境。
三、民族民間藝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的重要意義
1、有助于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經濟全球化,國際文化交流的增多,在西方藝術的沖擊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發生著變化,我國傳統的民族民間藝術受到了冷漠,當做落后的象征而被倡導現代文明的拋棄,尤其是年輕人,作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堅力量,對民族民間藝術表現陌生,完全不了解,更不用說傳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藝術是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藝術的根源。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遭遇困境說明了我國傳統文化正在流失,高校教育作為保護和傳承民族民間藝術的主要途徑,對弘揚傳統文化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實現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提高民族民間藝術的層次,必須加強高校教育,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讓更多優秀的大學生了解民族民間藝術,學習民族民間藝術,熱愛民族民間藝術,從而實現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2、充分發揮高校優勢人才資源,提高民族民間藝術水平
民族民間藝術來源于民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千百年來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民族民間藝術要想繼續傳承和發展,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優勢人才資源,提升民族民間藝術品位,為民族民間藝術增添新的活力。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民族民間藝術的繼承人來自于民間,他們雖然繼承了民族民間藝術,但是往往難以實現突破,這是由于民間藝人普遍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文化水平偏低,沒有經過正規而且系統的藝術訓練,不了解民族民間藝術蘊含著的文化內涵,這也就造成了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傳承遭遇困境,民族民間藝術創新和發展處于瓶頸,表現形式不新穎,模式固定,題材范圍局限等,有“墨守成規”的感覺。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能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高校匯聚了各種民族民間藝術的專家、學者,有助于民族民間藝術研究和創新;另一方面。高校會吸引有專業基礎并熱愛民族民間藝術的人才來學習,高校搭建平臺,傳受雙方都有著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積累,培養民族民間藝術的接班人,實現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
3、健全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教育體系,提高辦學質量
要想實現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首先必須改變民族民間藝術高校教育同質化教學的現狀,當前我國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受到冷漠,正是由于高校教學同質化情況嚴重,民族民間藝術缺乏創新,千篇一律,毫無特色。然而我國歷史悠久,民族民間藝術種類和形式多樣,要想把所有民族民間藝術整合到一起,顯然是不現實的,也沒有任何意義。我國地域廣闊,民族民間藝術具有很強地域特色,所以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各具特。不同地區的高校需要結合自身不同的文化,在民族民間藝術教育上有所側重,實現高校教育的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在傳統民族民間藝術基礎上實現創新和突破,充分利用地區優勢資源,避免民族民間藝術高校教育同質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的競爭力,培養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人才,為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貢獻。
4、推進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全球化發展
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是我國燦爛文明的結晶,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民族民間藝術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民族民間藝術能夠把本土文化原汁原味的呈現出來,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傳遞著我們中華民族的道德思想、精神情感、凝聚力、親和力和創造力,我們傳承和保護民族民間藝術,就是在保護著我們的傳統文化。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但能夠培養出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而且讓我們傳統文化得以延續。藝術是共通的,藝術是沒有國界的,通過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培養大批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傳承者和接班人,為我國的文化復興和全球化發展做好人才儲備,實現中國民族藝術的全球化發展和繁榮。
四、實現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對策
1、聘請本土化藝人授課
民族民間藝術來源于生活,活躍在民間,它的精髓只有本土化藝人能夠掌握,要想實現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教育,高校只有理論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結合藝術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提升學生對民族民間藝術的理解。所以高校教育需要大力引進德藝雙馨的民間藝人,如果說民族民間藝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那么藝人就是民族民間藝術發揚者和開拓者,是民族藝術的寶貴財富。民族民間藝術有著多種多樣的表現技巧,沒有藝術傳承人的口傳身教,只是通過理論教育,學生很難掌握要領,同時民間藝術富有趣味,通過民間藝人的表演可以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讓他們熱愛民族民間藝術,傳承和發揚民間藝術。
2、高校教育需要深入生活
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不是“閉門造車”,不是只在學校學習民族民間藝術的理論知識,研究民族民間藝術的發展。民族民間藝術教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展開實踐教學是十分關鍵的,高校教育需要深入生活,深入自然,感悟民族民間藝術創作的根源。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需要在課程設置上增加實踐課程的實踐,充分發揮本土化民間藝術資源。教師可以每個學期組織學生前往民族民間藝術氣息濃厚的鄉村去實踐,感受民間文化,了解民間藝術產生的風土人情,這些有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他們對民族民間藝術的領悟能力和感受能力,有助于民族民間藝術素材的積累,感受民族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3、高校教學需要因地制宜,發揚地方特色
我國地域廣闊,民族民間藝術豐富多樣,所以不同地區的民族民間藝術高校教育要有所側重,因地制宜,發揮地方特色,傳承和發展地區民族民間藝術。學校也需要根據地區民族民間藝術的特點和分布情況,科學合理、有目的、有計劃的設置教學課程,具有針對性,針對學生的不同興趣進行深層次專業劃分,讓學生專心學習某項民族民間藝術。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是對本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搜集和整理本土民族民間藝術,調查本土文化,為民族民間藝術創造提供素材。
4、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力度
本土化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不僅是高校的責任,政府部門更應該充分的重視,加大投入與扶持力度。國家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大力推廣和傳承我們的民族民間藝術,高校需要結合藝術團體聯合培養學生,高校理論教學融合藝術團體實踐學習,全方位的培養民族民間藝術人才,為民族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平臺。地方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護民族民間藝術,吸引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人才,通過高校教育將民族民間藝術傳承和發揚廣大。而且地方政府需要結合本地區民族民間藝術特點,建立民族民間藝術交流中心,將地區優秀的民族民間藝術人才聚齊到一起,相互交流學習,擴大民族民間藝術的影響范圍,通過專業交流和研究,實現民族民間藝術的長遠發展。
五、結束語
高校在開展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明確教育理念,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合理的設置專業課程,配置優秀的教師資源,建立科學規范的教材教學管理體系,形成完整系統的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學原則和培養方案,把民族民間藝術本土化高校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打造地方民族藝術特色,避免民族民間藝術同質化,促進實現民族民間藝術“白鳥爭鳴,百花齊放”局面,促進實現我國民族民間藝術的復興,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全球化發展。
作者:吳鐘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