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媒介素養教育路徑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根據調研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方面,高校思政工作者使用博客和微博的比例較高,已經自發的具備了一定的媒介素養,雖然大部分沒參加過新媒介素養相關培訓,但希望提升自身媒介素養的愿望較強烈;另一方面,雖然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學歷學位普遍較高,但由于媒介素養教育的滯后,他們普遍對“媒介素養”概念不熟悉,媒介意識和知識較缺乏,參與媒介制作的比例較低,不能充分的運用媒介資源開展工作,此外,媒介批判的意識較欠缺,媒介素養道德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影響高校思政工作者媒介素養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社會層面看,媒介素養教育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很陌生,雖然近幾年關于媒介素養教育的論文不斷增加,但缺乏對高校思政工作者媒體素養狀況的全面系統的定量實證調研,從而影響到研究者對媒介素養教育的具體內容、目標和方法的研究;從高校層面看,我國大部分高校并沒有開始提倡和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實踐,而且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所必需的師資培訓、課程設置和教材的編寫等一系列環境尚未完善[1];從個人層面看,由于精力、知識結構和思想認識等方面的原因,導致有的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心理上還沒完全適應新媒體帶來的變化,新媒體知識相對貧乏,缺乏運用新媒體參與大學生教育管理的積極性。
媒介素養的培養,與一般科學的文化知識傳授和能力的培養不一樣,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屬于素養教育[2]。不同國家對媒介素養教育的側重點不同,如英國側重于公民對媒介整體的理解,日本側重于對媒介信息的接受和利用的“傳播能力”,美國則側重于培養受眾的批判意識。筆者根據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崗位特點和高校思政教育中媒介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媒介素養教育的提升途徑,主要包括媒介意識素養、媒介運用素養、媒介批判素養和媒介道德素養四個部分:
媒介意識素養,即培養對媒介傳播信息識別的敏感度,通過捕捉、分析有用信息,積極參與媒介活動。在我國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最大的障礙還是意識上的落后,大多數人對媒介及媒介信息還是被動接受,其媒介素養還處于自發狀態。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它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在不停告訴人們,應當做什么,以及怎樣去做。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主動跟上新網絡時展的步伐,培養敏銳的媒介意識,用易于理解接受的方式開展工作,在工作中應該把握多元化溝通交流需求,認識新媒體、接受新媒體、學習新媒體、使用新媒體,以適應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需要。
馬克思的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認為人的素質的普遍提高,表現為人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發展和完善,以及各種素質之間的均衡協調發展。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新媒體下除了要學習和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種學科的知識,還要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制作和傳播媒介信息,能利用飛信、QQ、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與學生交流互動等。高校應充分利用知識資源與實踐平臺,通過媒介素養的專業課程、講座和實踐機會,全方位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者運用新媒體的能力[3]。鼓勵他們制作媒介產品,開通思政博客、微博等,并定期進行評比和獎勵,將新媒體運用素養作為評優晉級的一項重要指標,以此來促進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媒介運用能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的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的“把關人”理論認為在群體傳播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管道。對高校思政工作者來說,要發揮好“把關人”的作用,就應提高自身的媒介批判能力,用批判性思維去接收及分析新傳媒的訊息,能鑒賞傳媒資訊的好壞,能解讀訊息背后的意識形態[4]。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在實踐中,提高思政工作者的媒介批判能力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是要給高校思政工作者創造條件,讓他們多閱讀高水平的媒介批判文章,提高其對媒介信息的甄別能力和領悟能力;二是高校可通過組織媒介批判專題研討、技能評比和經驗分享等,讓思政工作者在交流過程中共同提高媒介批判素養。
媒介道德素養,即能遵守媒介使用的道德和法律規范,對媒介批評和攻擊能持理性態度,做出恰當的反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新媒體環境下,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高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成為具有合格媒介道德素養的人,他們媒介道德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媒介道德素養。一方面,要積極引導高校思政工作者遵守媒介使用的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傳播觀;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他們的道德素質,培養他們的道德責任感和道德自律性,以道德內化高度指導自己的行為實踐,使之成為知識豐富、人格高尚的媒介“把關人”,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
媒介素養教育在我國正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從新媒體發展的趨勢看,媒介素養應該成為信息時代人們必備的素質。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對新媒體的科學認識,正確把握新媒體發展的脈搏,豐富自身的媒介知識,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能力,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本文作者:李藝全、文鴻瑩 單位:福州大學八方物流學院、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