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媒介融合下的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發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媒介融合下的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發展

    摘要:文章以《主播說聯播》上線以來的多期內容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主播說聯播》功能以及符號系統的融合化、內容與樣態的微型化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出新聞評論節目微型化發展的可行思路:主題先行,內容為王;借助經典節目的品牌效應迅速提高知名度;分平臺二次創作、密切合作;語言年輕態,增強貼近性。

    關鍵詞:節目形態;媒介融合微型化;《主播說聯播》

    在媒介融合的新媒體時代,諸多傳統新聞評論節目因時間較長、風格嚴肅、傳播渠道單一等原因發展進入瓶頸期。而2019年7月開始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傳播的新型新聞評論節目《主播說聯播》,憑借著煥然一新的節目樣態讓受眾眼前一亮,并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成為眾多受眾群體關注的焦點。

    1新聞評論節目的融合:功能與符號系統

    媒介的融合,不僅僅是狹義上媒介形態的疊加,同時也包含媒介功能、受眾、內容等所有媒介要素的整合與互融。《主播說聯播》作為官方媒體微型新聞評論節目的代表,成功地將媒介融合擴展到傳播功能、傳播受眾與傳播形式融合的層面上。

    1.1內容傳播功能與受眾拓展功能相融合

    《主播說聯播》作為每晚《新聞聯播》播出后在新媒體平臺上推出的相關節目,通過串聯一條或多條當天《新聞聯播》的要聞并加以評論,繼承了新聞評論節目的基本功能,即宣傳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報道國內國際重要新聞、引導社會輿論、維護和提高國家形象、設置議事日程等作用。但該節目的功能不止于此,《主播說聯播》通過使用年輕受眾樂于接受的“年輕態”語言、更符合內容風格的背景音樂、碎片化的短節目時長、新媒體矩陣傳播渠道等,將一批此前較少關注時政新聞節目如《新聞聯播》的年輕受眾群體首先聚集到《主播說聯播》。主播在節目開頭使用“在今天的《聯播》中我們看到……”“今天的《聯播》報道了……”此類的語言與《新聞聯播》進行關聯,進而引導年輕受眾針對自身興趣點關注時政新聞節目。將受眾從新聞評論節目引流到時政新聞節目,并不是傳統的新聞評論節目如《新聞1+1》《今日關注》等要實現的潛在目標,而是《主播說聯播》作為時政新聞節目的衍生品,在傳播功能融合上的新嘗試。

    1.2兩種符號系統的內外部融合

    人際溝通的實現要借助于語言符號系統和非語言符號系統。從這一層面考慮,《主播說聯播》宏觀層面將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相融合,同時又在各自符號系統中實現了微觀層面的融合,從而進一步地為傳者與受眾的交流溝通服務。語言符號主要是人類運用有聲的聲音語言和無聲的文字語言進行信息交流與傳播[1]。具體到節目中包括新聞主播的有聲語言、視頻制作所配備的字幕。其中,有聲語言是各種新聞節目的必備元素,但在主播鏡頭中逐字逐句的字幕,甚至是加大加粗的藝術字體,則是《主播說聯播》在新聞評論節目中的新嘗試。主播的有聲語言與無聲字幕的結合,是語言符號系統內的融合。非語言符號大致可分為兩類:體語和物件語言[2]。體語,即體態語言,包含面部、頭部、四肢。在經典評論《新聞1+1》中,由于評論內容更為理性,主持人的體語比較受限,更多表現為主持人未經設計、無特殊意義的手部運動,而在《主播說聯播》節目中,由于節目內容和風格的變化,主播的體語有了更廣闊的發揮空間,相較于傳統評論節目,主播面部的微笑更為明顯,同時手部的動作經過設計后有了更為豐富的意義,經常能看到主播“點贊”“比心”的動作,強化了內容的傳達效果。物件語言,主要是指服飾、化妝以及演播室背景布置。《主播說聯播》作為《新聞聯播》的衍生品,其主播的服飾、化妝都與當天的《新聞聯播》相同,節目也取景于《新聞聯播》的演播廳,在物件語言上與《新聞聯播》一脈相承。因此,在非語言符號系統中,體語創新與物件語言繼承之間的配合,是《主播說聯播》在非語言符號系統中的融合。

    2《主播說聯播》節目形態的微型化

    電視節目形態,根據不同的概念可以被解釋為電視節目設計的基本模式,電視節目中的程序軟件,或者是電視節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個性化拓展[3]。具體來說,它包含節目名、主題、內容和時長等,新媒體節目形態也與之相似。新媒體節目形態與之類似,通過少而精的內容、微型化的敘事、輕松生動的播音風格、適合新媒體傳播的節目時長和多平臺微傳播渠道,《主播說聯播》實現了節目形態在媒介融合時代的創新。

    2.1內容的精選與深入

    在內容選擇方面,該節目并沒有對《新聞聯播》中的每條新聞逐一評論,而是挑擇當天節目中的幾條重要消息進行串聯,或者僅精選一條新聞作為出發點,由此進行延伸,對與之相關的社會熱點話題進行關照。這樣的內容取舍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節目的信息量,精選需要突出的重點內容,減輕了受眾接收信息的負擔,同時也能在一個角度、一個領域進行深度挖掘,保證了內容的質量。以10月2日的《主播說聯播》為例,節目從當天《新聞聯播》中的“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的新聞出發,從婦女大會談到當時引發輿論熱議的“拉姆被前夫燒傷身亡”“女子被前夫拖拽上車后遇難”兩起事件,強調“家暴不是家務事”的主題,并在當晚登上微博熱搜榜。在如今家庭暴力問題借助新媒體的力量獲得廣泛關注的今天,這樣的主題選擇與巧妙串聯,為節目的廣泛傳播和受眾的情感共鳴提供了可能性。

    2.2拉近距離的敘事和身份

    《主播說聯播》對敘事風格進行大膽的微型化創新,將面向大眾的“講話”變為“私人間”的“對話”。主播常常使用第一人稱“我”“我們”和第二人稱“你”“您”,這些主觀色彩強烈的人稱很少在《新聞聯播》的主播稿中出現,在無形間拉近了與受眾的心理距離;再加上節目單人半身出鏡的景別,也拉近了主播與觀眾的視覺距離。這樣的敘事風格,給受眾帶來了“一對一”“面對面”的微型交談體驗,在短時間內打造出沉浸式體驗,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除了敘事風格外,作為敘事和評論主體的主播,其身份也進行了微型化的探索。為了更好地打造與觀眾間的交流關系,主播通過適度的職業揭示和自我暴露,樹立起不同于以往新聞評論節目主持人不可接近的身份,更具貼近性。在日常的新聞評論內容之外,《主播說聯播》還會在特定日推出特別節目,選擇輕松的話題作為內容。例如2019年年底的節目盤點了央視主播的“新年flag”,主播海霞用幽默的語氣透露了自己的在這一年的遺憾是“想減肥但是沒減下去”,而新年愿望就是“成功地減掉幾斤肉”。這樣的內容讓受眾看到了主播在職業光環下依然有著普通人的一面,減少了傳受雙方的距離感,為未來的有效交流提供幫助。

    2.3碎片化的節目時長

    在移動終端和互聯網極度發展的今天,人們的閱讀出現了明顯的“碎片化”趨勢。有研究指出,“碎片化閱讀”導致了閱讀注意力的轉瞬性和閱讀時間的零碎性[4]。簡短的節目在零碎的觀看時間內,吸引了受眾轉瞬即逝的注意力。從“使用與滿足”理論來看,短時長很好地貼合了當今時代受眾碎片化閱讀的習慣,滿足受眾“輕閱讀”的需要。《主播說聯播》的完整節目基本不超過2分鐘,在短視頻平臺上經過二次剪輯后時長更短,碎片化的節目時長意味著觀看時較小的時間成本和流量成本,從而擴展了觀看節目的場景,觀眾在地鐵、公交等信號差或沒有無線網絡支持的場景中,也能流暢觀看。

    2.4節目成本的微型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合作媒體部聯播宣推組編輯王興棟表示:“稿件審核通過后,等到主播下了《新聞聯播》,8點多開始進行10分鐘左右的錄制,錄制結束后再進行視頻的制作,包括剪輯、配樂、上字幕等,9點做好后再送審,審好后在每天的9:00—10:00就可以發送到微信、抖音、快手上了。”[5]可以發現,由于內容集中、拍攝簡單、無需復雜的后期處理,節目的制作更加便捷。作為時政新聞節目的衍生品,《主播說聯播》的評論選題、稿件撰寫植根于當天的《新聞聯播》,無需另派記者外出采訪拍攝,出鏡主播的妝發服飾以及節目錄制的場地亦源于每晚的《新聞聯播》,因此整個節目的制作成本較傳統新聞評論節目更低。人力的集約和經費的節省,幫助節目制作成本實現微型化。

    2.5新媒體的微傳播渠道

    該節目在內容與形式上的特色決定了電視并不是其傳播的最佳渠道,其更適合依托互聯網新媒體進行傳播。《主播說聯播》通過在微博、抖音、快手等App上直接,擺脫了傳統媒體節目播出前的冗雜的編輯流程和“單線程”的播出模式,視頻傳播涉及到的部門更精簡,傳播關系更扁平,為節目的及時提供有利條件。同時,節目不僅在央視的微博矩陣進行,同時各地公檢法機關的官方微博也會進行協同,去中心化的傳播格局,打通了節目的微傳播渠道。

    3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策略

    3.1主題先行,內容為王

    新聞評論節目的選題與內容從來都是重中之重,微型化的評論節目在多方面“縮減”后,主題和內容的選擇就顯得更為重要。節目在制作、時長、傳播等方面實現微型化的同時,必須要保證新聞節目主題的鮮明與內容的深刻,不能因節目形態的微型化而蜻蜓點水、無關痛癢。新聞評論節目能旗幟鮮明地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引領導向是應有之義,而主題先行、內容為王則是實現這些功能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新聞評論節目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主播說聯播》為實現與受眾之間距離的微型化,常常使用網絡流行語,而且總能賦予流行語更為宏大的主題。對于“武漢一菜市場限制商販年齡”的新聞,主播海霞就使用了當時網絡上流行的“打工人”一詞,呼吁“不要讓‘打工人’從名詞變成動賓結構”,主題上體現出的是對于勞動市場就業歧視問題的思考。

    3.2巧借“東風”,順勢而上

    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因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在初期難以憑借一己之力吸引受眾、形成規模,因此需要借助經典節目、經典品牌迅速擴大知名度,以經典節目為宣傳背書,充分利用品牌效應。《主播說聯播》之所以能夠獲得高人氣,除了制作方面的獨到之處,還有中國家喻戶曉的時政新聞節目《新聞聯播》作為支持,為節目提供內容選題和流量引導上的支持。因此,新生的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想要在媒介融合的時代“殺出重圍”,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經典節目的知名度,將新的微型化節目與經典節目進行捆綁,為節目的宣傳提供幫助。

    3.3平臺二次創作,對接合作提供流量

    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的分發傳播渠道是多樣的,而不同平臺在傳播上又有各自的特色,因此節目在上應針對各平臺特點進行二次創作,以獲取更好的傳播效果。以新媒體平臺微博和抖音為例,微博呈現視頻節目時,頁面設計為文字在上、視頻在下,且文案字數限制較小,視頻時長可以相對較長;而抖音的播放頁面則是視頻占據整個屏幕,文字居于左下角,這決定了文案的字數需要更短,此外視頻的時長也需要更精簡。《主播說聯播》對于“心臟支架平均價格下降”的新聞評論,在兩個平臺上分別進行了各有特色的二次創作。抖音平臺節目時長僅41秒,文案為36字;微博平臺節目時長1分15秒,文案為141字。微型新聞評論類節目要在網絡上傳播,自然要與娛樂化內容爭奪流量,在這一過程中,平臺的支持必不可少。因此,與媒體平臺保持良好的對接與合作,在流量、曝光、推送、分享等方面獲取更多的支持,是微型化新聞評論節目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的必要條件。

    3.4語言年輕態,增強貼近性

    新聞評論節目要實現設置議程、引領輿論等功能,需要在口語傳播上貼近受眾生活。為了拓展年輕受眾,節目中的口語應進一步年輕化。在《主播說聯播》中,“甩鍋”“帶勁”“吃貨”等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進入到節目中,讓受眾感到十足的親切感,同時淺顯易懂的語言也為節目的二次傳播提供了便利,為傳播語態的革新提供了幫助。

    4結語

    媒介融合讓節目的微型化發展成為一種趨勢,《主播說聯播》通過功能以及符號系統的融合,憑借著節目樣態與傳播渠道的微型化,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微型新聞評論節目的旗艦。此外,《主播說聯播》也為未來更多類似節目的發展提供了值得借鑒的思路。在做好主題、內容與形式的基礎上,借助品牌效應并積極與平臺合作,更符合時代特點的融合性微型化節目必將取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力文.新聞采訪中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的分析[J].記者搖籃,2020(6):8-9.

    [2]張頌.中國播音學[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

    [3]徐東.美學視野中的電視節目形態[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68-171.

    [4]吳海珍.“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審視與理性應對[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4,34(3):95-97,103.

    [5]張釋心.央視短視頻《主播說聯播》內容生產調研報告[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20.

    作者:姚嘉熠 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动漫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成人亚洲欧美日韩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成人高清WW|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 成人免费观看网站|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伊人色院成人蜜桃视频| 成人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艾草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欧美成成人免费| 精品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激情911|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www成人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97| 亚洲欧美成人日韩|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