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礦安全管理中會計核算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目前在煤礦企業中實行按照煤炭產量提取安全費用的制度,對于保證煤礦安全投入,促進煤礦安全狀況穩定好轉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會計核算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企業采用的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
我國早在2001年出臺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企業如何處理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就給出了相關的解釋和說明,即企業當期費用包含了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而且必須在該費用發生時計入當期費用,禁止預先提取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這條規定使得企業無法提前提取大修理費用,這一規定也使得企業利潤、上繳稅款大打折扣。企業無法預知自己是否要支付安全成本,這是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財務因素,這種會計核算中的提取方法容易造成管理疏漏,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企業在計提期間內的利潤和收益,導致現金流出減少,加之未來還有不可預見的安全生產費用,這使得企業上繳國家的稅款大大縮水。
(二)企業財務狀況和會計信息不真實
在安全管理中,我國煤礦會計核算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經常將煤炭生產成本日常開支范圍和煤炭生產安全費用開支范圍混為一談,這導致企業在核算利潤時,總是會在生產成本中加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一項,這嚴重破壞了企業財務核算結果的可靠性,進而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利潤縮水、主營業務成本增多等,甚至會出現未分配利潤縮水,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應付款”余額不實等現象。毫無疑問,這些問題和現象都會影響財務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不僅如此,若煤礦企業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時,為追求收入與支出的平等,其會在會計核算中將煤炭安全管理費用開支納入“長期應付款”中,這一款項原本是屬于成本支出的,從數據的表面上看,盡管這使得成本減少了,利潤空間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卻導致資產負債中的“長期應付款”余額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會影響利潤分配額。這種做法會導致我國稅收收入大幅度下滑,甚至會影響企業財務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三)會計核算的監督管理弊端較多
我國有關法規規定,煤礦企業生產安全費用按“噸煤”提取。盡管這些規定對于煤礦生產安全費用以及維修費用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但是當中特別說明,只有用于正常持續地開展和延伸煤礦生產及技術改造的費用才屬于維修費。我國尚未有專門法規制度明確何為煤礦生產中的安全特殊設備以及一般生產設備,而且煤礦很多設備本身既是安全設備,又是生產設備(如礦用風機、防突鉆機、探放水鉆機、排水系統等等),會計核算上更是無法區分。規定方面的缺失,導致煤礦企業難以區分安全管理中維修費、普通產品費以及安全生產費用,這一方面的留白將導致煤礦企業在安全管理會計核算中無法得到可靠、完整的核算信息。
二、解決煤礦安全管理中會計核算問題的建議
(一)優化與調整企業會計核算方法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出臺的《國際會計準則37號》文件明確規定,企業必須將自己在某段時間內的財務狀況如實地反映在財務報表中,而且必須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企業還必須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未來與經營活動費用相關的所有財務信息。企業只有在產生了生產安全費用之時才有確認財務情況與事項產生的義務。在實務中,我國煤礦企業的生產環境十分復雜,這使得我們無法直接將國際會計準則套用在煤礦企業會計核算中。所以,我們只能采取一個適合我國國情的辦法。比如,采用預期評估的方式,對煤礦項目未來可能產生的安全生產費用進行估算,這樣就可以在當前的核算制度和會計處理辦法上,根據國家有關會計規定計提項目的安全費用。如果煤礦企業沒有固定資產的話,則必須在當期費用中計入安全生產費用,同時禁止預先提取安全生產費用。
(二)規范煤礦企業安全管理中安全費用提取標準
我國煤礦企業的生產條件極為惡劣,很多企業地處經濟條件落后的深山中,加上技術裝備落后、管理粗放、職工素質低下,礦難時有發生。所以,對煤礦企業安全管理中安全費用的提取進行量化是相當有必要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認真調查我國范圍內所有煤礦企業的礦井災害程度、作業環境、作業規模、運營模式,然后結合調查結果,針對這些煤礦企業制定一個提取安全費用的合理標準,以保證其必要的安全投入,改善其安全裝備水平。這一標準不但能防止企業資產的流失,還能有效限制企業提取煤礦安全生產費用的行為,只有安全生產費用足夠充足,才能從根本上降低煤礦生產的事故率。不僅如此,就會計核算而言,這還能避免煤礦企業通過降低和提高安全管理費用的方式來隨意修改企業的財務信息。所以從某種角度來看,這不失為提升財務信息可信度的有效方式。
(三)強化對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財務核算的監管力度
無論是何種政策法規,如果執行力度不夠,都是“一紙空文”。所以,加大檢查煤礦企業財務部的執行力以及加大檢查煤礦企業安全管理財務核算信息的力度是相當有必要的。相關部門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加大檢查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力度。第一,督促煤礦企業按照有關部門的政策規定對外公布安全管理中真實、可信的安全費用信息。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如煤炭管理部門、安全監管監察機構、財稅機關等)要定期督促煤礦企業按要求披露安全生產信息。除此以外,相關部門還要對煤礦企業披露的安全生產信息進行核實,以保證其信息的可靠性。尤其是對于已成功上市的煤礦企業,更是要認真核查其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并追蹤與之有利益關系的主體,如債權人、客戶、投資者等等。第二,督促煤礦企業按規定設立會計賬薄,開設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會計核算科目,準確核算安全投入成本。另外會計賬簿必須要做到專人管理,未經領導和會計負責人批準,其他人員不能隨意翻閱查看會計賬簿,以保證賬簿安全和防止任意涂改賬簿等問題的發生。第三,采取專戶專款的方式管理煤礦企業安全費用,提供準確會計核算信息。要提升煤礦企業財務信息的可靠性、獨立性和真實性,同時能改善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的效率,為國家提供稅收依據。鑒于此,煤礦企業要掌握區分各項費用的方法,清楚哪些費用屬于維修費,哪些屬于安全生產費用,做到專款專用,以防安全費用不夠導致煤礦安全事故的發生。采用嚴格的會計申請核實、信息錄入、使用監管、審計明確、定額管理等方式來預算、控制和管理安全生產費用。有關監管部門應該定期抽查或檢查煤礦企業提取安全生產費用的情況,并核實其是否將費用用在了安全生產方面,以免其挪用或占用安全生產資金。
三、結語
我國煤礦企業安全管理會計核算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形成一套規范的體系,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加大執行管理制度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檢查煤礦企業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會計制度真正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
作者:段毛生 單位: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