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林業科技的發展對林改實施的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科技的發展對林改實施的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林業科技的發展對林改實施的作用分析

    在制度經濟學中認為,一個無私產權系統會推動人們為其資產尋找有償的用途,去獲取更多更好的知識以減少無知[2]。在林權制度改革中,產權得以明晰的同時,林業經濟主體收益的增加從而伴隨著國家租金的提高。中國林業制度在進一步實現帕累托改進的過程中,林業經濟績效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得出林權制度改革對于國家、政府和林業經濟主體是多贏的。

    林業科技推廣服務是解放林業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它是將新的林業科學技術、新的智能、新的信息、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傳授給林業生產經營者,提高林業生產經營者素質,發展林業經濟,以改善林區生產和生活狀況[3]。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新的林業科技更加全面地為廣大林農、林業生產經營者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求林業科技推廣和服務體系不斷的完善和創新。政府是科技投資的主體,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林業科技推廣和服務機制。我國的林業科技體系應將公益活動和經營活動有效結合。對于廣大林農和林業生產單位,先進的林業生產技術和林業科技服務是他們獲得經營收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對科學技術的需求會急劇上升。

    我國重點林改省份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概況

    目前,我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經在全國鋪開,各級林業科技推廣機構在林業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引進、實驗示范和推廣、技術培訓、林業科技知識的普及、廣大林農素質的提高、林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推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福建、江西和遼寧等地作為試點率先進行改革,并取得較好成績。

    1福建省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概況

    福建省林業廳十分重視省林業科技推廣服務能力的建設工作,在科技研究、科技推廣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廣泛實施實用技術培訓、科技普及和項目示范帶動,加快了林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大幅提高了科技興林水平。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省、市、縣、鄉4級科技網絡,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不斷擴大和完善。表1反映出福建省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規模的大小。2011年,福建省舉辦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共12期,80多萬農民通過鄉鎮視頻會場接受了培訓。省政府在2010年選派100名全國林業科技特派員的基礎上,又選派100名林業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企業、鄉村開展技術服務。所派人員引導林農、林業企業應用先進技術,以期實現興林富民。2011年省政府在52個縣(市、區)不僅開通了96355林業服務熱線,同時還組織林業專業技術人員為林農、林業生產經營者開展各類林業咨詢服務,其服務內容涉及林業科技、政策、病蟲害防治、林改糾紛、苗木銷售、速豐林建設以及竹業發展等10多項,深受農民歡迎。這一年福建省獲得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資金項目13個,其中重點跨區域推廣示范項目7個,其他推廣示范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達2209萬元,得到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300萬元[5]。

    2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概況

    江西省有獨立的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全省共有推廣站104個,其中省級站1個,為省林業廳下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市級站11個,為各設區市林業局下屬事業單位,其中全額撥款單位7個、差額撥款單位4個;縣級站92個,為各縣林業局下屬事業單位,其中全額撥款單位78個,差額撥款單位9個,自收自支單位4個;另有4個縣(市、區)沒有成立推廣機構。在以上這些推廣單位中:獨立編制獨立設置的推廣站有23個,它們是省級站1個、市級站7個、縣級站15個;獨立編制混合設置的推廣站有65個,它們是市級站4個、縣級站61個;無獨立編制的推廣站16個。基層林業工作站承擔著林業政策宣傳、林政管理、資源保護、生產組織、科技推廣、社會化服務等職能,在不斷加強和完善自身建設的基礎上,為全省林業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為集體林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基礎保障作用[6]。表2反映出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規模的大小。江西省全省縣級以上推廣站編制數為895人,其中全額編制人數為554人,差額編制人數為257人,自收自支編制84人。在崗人員總數861人,其中,全省中級及以上職稱的有312人(省級10人、區市級67人、縣級235人,分別占其在崗人數(19人、174人、668人)的52.6%,38.5%,35.2%),占在崗人員總數的36.2%。高學歷人員所占比例相對較低,絕大多數為專科以下學歷。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人數為206人,占在崗人員總數的23.9%,大專學歷的為202人,占23.5%;中專及以下學歷的453人,占52.6%[6](圖1)。

    林業科技的發展對林改實施的作用效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已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在全國開展起來,我國農村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林改成效初步顯現,這必將對我國發展現代林業、促進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的建立健全,以及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可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推動林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林農經濟收入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1提高了森林培育競爭力

    森林培育是林業產業鏈的基礎,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林改后,林業科學技術不斷推廣和科技服務體系相繼完善,森林的生態系統經營模式、新林業模式、近自然林業、生態林業以及循環林業等可持續經營模式得到實際運用,改變了過去在經營技術上對環境具有負面影響的經營模式狀態,并且通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使各地林種和樹種結構得以優化,直接或間接縮短了林業經營周期,加快了林業經營資金的循環周轉。遼寧省林改后森林資源明顯增加。2011年,遼寧省完成造林783萬畝,創歷史之最,全省森林覆蓋率和林木綠化率分別達到38.2%和43.2%[11]。

    2推動了林業產業發展進程

    林業是集采種、育苗、造林、撫育、管護、采伐、加工、銷售等多環節于一體的綜合產業,自林權制度改革后,增加了林業科技推廣服務的工作,各地將林業生產技術進行優化和改革,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加速了林業產業的發展。以福建省為例,推廣了一批技術先進、見效快、效益顯著的林業科技成果,如推廣桉樹、相思樹、楓香、香椿、福建柏、樟樹等豐產栽培示范技術。到2011年,福建省建立各類豐產高效示范基地10多萬畝,為原料林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撐;推廣錐栗、油茶、銀杏、山櫻花等名特優經濟林、藥用林、珍貴樹種用材林和花卉等優良新品種和栽培技術,較好地推動了林種樹種結構的調整。在產業工程建設中,福建省也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新材料,改造傳統工藝,有力地推進了企業技術進步,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如竹材纖維制造人造板和復合材料、竹材加工設備、竹炭和竹質活性炭系列產品以及香精香料的開發與推廣,已形成一定的生產規模和效益,推動了林業產業的發展。

    3增加了林農收入

    林業技術的廣泛推廣,推動了林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從而大幅度增加了廣大林農的收入。林改之前,村民都是守著“金山”要飯吃,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行“均林、均利”,分林到戶,廣大農戶都獲得了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在林權制度改革的推進過程中,家庭單個營林造林積極性提高了許多,造林面積增加明顯,管護能力顯著增強。通過明晰自己山林的使用權、經營權,以及通過林業科技推廣機構的各種形式傳授和信息溝通,林農掌握到先進的林業科學技術并且能夠應用到林業生產中。使得林農獲得了較好的林業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逐步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4提高了農民素質

    建立健全林業要素市場等服務機構,使林農及時獲得科技、市場信息及法律法規等多方面服務的同時,滿足其對科技、信息、法律等諸多方面的需求,從而提高林農的就業素質。福建省林業廳創辦的96355林業服務熱線,成為林業系統便民服務的一個表率窗口。目前,全國已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其方式主要為:向廣大林農普及林業科技知識;開展以林業綜合知識、林業政策法規和實用技術等為主要內容的林農技術員培訓,大大提高了林農的基本素質;幫助林農解決結構調整、生產技術、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問題,滿足林農的技術需求。如廣西自治區靈川縣林業部門組織技術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偏遠山區,通過舉辦毛竹低改新技術培訓班,向林農講解低改造林、幼林撫育、林下管護等栽培管理技術,還手把手現場傳授林農幼林管護、施肥技巧、病蟲害防治以及如何合理采伐毛竹等實用技能,深受廣大林農歡迎。

    對進一步完善林改中林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的對策建議

    林業科技推廣服務的實施對科技與生產的結合,林業專業知識的傳播和普及,林農的增產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一步推進有積極的作用,因此要進一步采取措施來提高和完善林業科技推廣服務。

    1加大林業科技投入落實配套經費

    從我國當前林業社會化服務的現實情況來看,政府應該加大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許多省市區縣因林業科技推廣專項經費的不足成為林業科技推廣功能性改革全面實施的主要制約瓶頸。林業科技是屬于社會公益性的,政府應向林業經營者提供多形式、多層次的科技推廣資金投入,落實林業科技項目的專項經費,加強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需要建立長期有效的科技服務激勵機制,對林業技術推廣基金實行競爭管理,鼓勵所有技術推廣人員根據農民對技術的需求申報相應的項目。

    2建立健全科技推廣網絡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公益性職能,實踐證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林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必須強化“科技興林”,加快林業科技成果和先進實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使其能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充分調動林業科技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采取政府行為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機制。以生態效益為主的推廣項目應由政府無償投資,對經濟效益明顯的林業實用技術成果,要逐步通過市場調節,促使林農或林業企業成為推廣的主體。整合科技資源,把已經研制開發的林業科技成果與成熟的實用技術相結合,并以各種形式向社會、廣大林農和推介。

    3擴大培訓規模提高科技服務能力

    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林業科技推廣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精通林業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實際操作技能;不僅要了解新技術,還需要熟悉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用技術。因此,要建立崗位培訓機制,對從業人員實施分級、定期培訓,使他們及時更新知識,拓寬知識面,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同時也要加大對廣大農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培訓,培訓形式也要多樣化,如辦培訓班、專家現場指導、答疑、座談會、研討會等,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編印各種培訓資料,刻錄專家講課的光盤,發放給農戶,擴大培訓的覆蓋面。

    4建立有利于科技發展的政策環境

    要進一步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勵競爭機制。建立起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有利于林業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動和吸引留住人才、促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分配激勵機制。要允許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并參與分配,充分調動起林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科技人員進行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政府應制定有利于林業科技發展的制度和政策,以保證林業科技推廣和服務落到實處。(本文作者:張媛、張金波、杜建華、王璐 單位:國家林業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國家林業局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內蒙古包頭市生態濕地保護管理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亚洲va在线va天堂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 欧美成人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au免费视频影院| 成人观看网站a|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频播放尤物|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试看120秒|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欧美成人免费公开播放欧美成人免费一区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片在线观看地址KK4444|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a视频片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