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林業作為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承擔著生態建設與林產品生產的重任。但是,當前的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二者之間,仍然存在矛盾關系,難以在滿足林業生產實際需求的同時,保障生態環境,阻礙了我國林業的發展。本文探討了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的相關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林業經濟
1引言
通過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實現水土保持、調節氣候、涵養水源、凈化空氣以及防風固沙,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實際生活質量,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但是,許多林業資源都被過度開發,逐漸難以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來發展林業,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才能夠維持林業資源使用與發展的平衡。
2生態林業的內涵及功能
2.1生態林業的內涵
所謂生態林業,指的是以生態經濟學、生態規律作為基礎原理,同時充分恰當地利用自然資源,促進林業的穩定發展,并且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創造最佳的狀態環境,構成完整的林業生產體系。生態林業的建設是多目標、多功能、多成份、多層次的,同時也是具備合理組合、結構有序、開放循環、內外交流、能協調發展、有良好動態平衡能力的巨大的森林生態經濟系統。
2.2林業生態保護的發展
①充分發揮林業經濟的功能。在發展林業生態環境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經濟利益的發展,保證林業生態環境同時創造豐富的物質產品,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支持,發揮林業經濟自身的優勢,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要求,將天然林業與人工林業分開治理,保證天然林業原有的狀態,同時發揮人工林業的經濟效益;
②提升林農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按照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進行林木的砍伐,所得的利益直接歸林農所有,同時企業根據采伐規定,定期進行林木的回收加工,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企業的穩定生產,同時還可以大大的提升林農的植樹積極性;
③建立林業要素市場。林業要素市場的建立主要是通過建立規范的市場秩序,進行規范的林地流轉,激活林地資源從而可以更好的解決林地的生長周期長,兌現利益慢的問題。
3加快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對策
3.1科學進行生態采伐
生態采伐應以不影響或盡可能減少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為前提,盡量減少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與結構的傷害。此外,生態采伐還應以維持生態原有的物種多樣性,將森林功能、景觀等因素作為生態采伐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①林分水平上,應全面考慮林木的樹種、產量和生態多樣性的組合、樹種搭配、林地生產、水分、養分及能量的交換過程等內容,讓森林被采伐后依舊可以維持正常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與結構,保證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②在景觀水平上,應盡可能將采伐過程模擬自然景觀的特征;③在模仿自然干擾的水平上,則是模仿森林在生長中所會遇到的風倒或自燃等現象,并通過外力干擾來幫助森林成長。
3.2改善生態應用技術
各級政府和相應單位要提高合作,共同研究生態系統,對當地的林業生態系統進行監測。認真執行當地的林木苗種的培育工作,協調當地林業結構,通過高科技來提升林木質量。通過高科技技術轉變林木加工的產業構造,將發展木材工業總體水平作為主線,持續開發林木資源和相應工業產業的附加值,這樣才能夠更加有利于競爭環境。提高當地林業經濟結構的調整,通過優良的、適合當地生態系統的林業資源來加快林業生態建設的進步。
3.3增加生態林地造林面積
林業資源保護應當注意“兩手抓”,也就是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森林保護。具體來說,抓造林主要是利用對于宜林荒地的開發利用,實施造林活動,從而增加森林總體面積;而抓保護即要求嚴格執行森林相關限伐政策,執行征林占地的審批制度與補償制度,同時通過大力提倡退耕還林政策,營造生態林,達到推廣混交栽培技術,實行封山育林的目的。此外,還需要加強對于林地資源火災、病蟲害等問題的防治,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實現保護與造林的并行,取得發展的良機。
3.4完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政策
林業生態環境作為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進一步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進行完善,通過建立林業生態保護區,有效的提高森林覆蓋率,提高林業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充分的利用行政手段來更好的實現對林業生態環境和森林資源的有效保護,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之前,需要科學合理進行規劃,從生態環境保護的全局出發,不斷的對自身的管理工作進行完善,針對各地的實際情況來采取切實可行的保護措施,有效的提高林業的質量,為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5加強執法管理,維持資源保護秩序
為了實現對林地資源的持久保護,法制建設與實施至關重要,我國森林資源保護相關法律相對健全,包括《森林法》、《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森林采伐更新管理辦法》、《林地管理暫行辦法》、《林業行政執法監督辦法》等,都從法制角度,給予了較為明確的規范。在進行森林保護管理的過程中,執法部門必須嚴格落實法律法規,嚴格控制并查處無證采伐、無證收購、非法運輸等不良行為,同時加強森林的防火工作、強化苗木檢疫程序,全面執行林業法律規定標準。
4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的協調發展
4.1實施森林資源的分類經營管理
要想實現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的目標,實施森林資源分類經營管理戰略至關重要。該戰略不但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于林產品的需求,同時又以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要任務,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國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發展目標的實現。
①轉變傳統的森林資源區域劃分方式,將以往按行政區域劃分改為依據資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劃分,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資源能夠劃分到同一區域,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資源的使用效,同時有助于提升林業管理的效率;
②制定出一個具有權威性、持續性、有效性及長期性的林業計劃體系。該計劃體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業生產能夠滿足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指導內容,還應突出生態環境的建設在其中的重要性,最終實現用材與生態利用二者兼顧,促使我國的林業生產發展能夠在該體系指導下,實現科學合理的發展,確保林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建設得到共同發展;
③為了保障林業計劃體系得到有效地實施,國家相關部門應制定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并嚴格落實,為林業計劃體系的有效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4.2發展食品加工業與旅游業
由于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開始產生回歸自然的愿望,而生態旅游更是逐漸成為人們業余休閑的選擇。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及社會發展的需求,林業開發商或林農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森林資源來開發生態旅游行業?,F階段,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不僅是有效發揮林業資源功能的最佳方式,也是拉動經濟增長、提高就業率、擴大內需的最佳舉措,因此需要在森林已有的資源與基礎上進行完善,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森林資源、商貿、餐飲、娛樂和交通于一體的經濟體系。發展森林生態旅游業,不但能夠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功能,還能提升林業生產與經濟建設的效率,并為人們提供更多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此外,還可以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提供具有林區特色的副產品,或成立副產品加工廠,以增加林業的經濟效益。
4.3制定多種經營策略,提高林地生產經營效率
在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過程中,不單單是被動的看護管理,需要充分的利用林業生產能力更好的實現林業資源效益。嚴格根據林業的實現發展情況,選擇合理的林地經營方式,進一步搞活林下經濟,利用林下來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及旅游業等,利用科學合理的經營方式,強化管理的科學性,利用強大的科技力量作為支撐,從而建立起適合的經營運行模式,以便于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好的促進林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5結語
林業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是緊密相連的,因此,通過林業資源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還需要結合林業資源的保護,維持生態平衡,通過協調發展的方式,有節制地運用林業資源并推動林業經濟,最終在實現林業經濟發展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參考文獻
[1]張金波.如何做好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J].農業與技術,2015,35(14):91.
[2]石建華.淺議我省林業生態環境工程建設[J].農家科技旬刊,2015(10):76~77.
[3]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調研組,藍增壽,程偉,等.林業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制度研究[J].林業經濟,2015(8):45~46.
作者:廖麗娜 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棲鳳街道辦事處農林牧管理與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