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林業行業發揮著巨大作用,其與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同時林業不僅承擔著經濟發展的重任,還具備調節生態環境的作用。所以在實際中,發展林業產業時,必須協調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聯,結合現實情況,在穩定好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開發林業,實現林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林業經濟
林業經濟的穩定發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地區GDP增長,能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新時期下,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對木材資源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林木砍伐。與此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高,可持續發展更是成為當代社會發展的主要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協調好林業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成為相關部門思考的重要問題。
1林業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建設的關聯
1.1不當的社會發展建設會影響到林業生態環境保護
在我國社會經濟建設中,有很多行業都對林業有很強的依賴,同時隨著重工業發展,其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也逐步加劇。在重工業、農業發展中,會出現森林資源過度開發的情況,例如:城市發展開發區工業區占地等造成了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生態環境失衡,環境污染嚴重,水土流失,這就使得林業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同時林業本身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在實際中,部分單位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價值,也會過度砍伐采挖林業資源,這就會造成原本平衡的林業生態環境受到破壞,最終會影響到林業產業的持久發展。
1.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制約林業經濟建設
對于林業產業發展,是建立在當地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但是有的地區思想比較滯后,為了實現林業建設目標,會制定一些比較極端的政策,林業只讓農民進行管護,并沒有對林業資源進行開發、種植利用,林業資源開發不足,從而制約了林業經濟發展。同時在林業發展中,如果過于看重森林資源的保護,就會造成很多森林景觀資源難以開發,富余的林業資源不能轉變成經濟價值,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林業經濟建設。
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的重要階段。社會很多行業在經濟建設中,忽視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而林業是與各個行業經濟發展有很大關聯的行業,其本身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場所,卻面臨著森林資源過度砍伐的問題,導致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產生諸多自然災害,如山體滑坡、泥石流、土地沙漠化等,不僅對社會經濟建設帶來了極大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危害更別提經濟發展了。新時期下,加強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促進經濟建設的重要手段。對此,我國制定了諸多關于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如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業生態環境惡化問題,緩解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也為經濟建設提供了良好基礎。
3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策略
3.1構建健康林業經濟發展體制
在實際中,為了促進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需要建立健康的林業經濟發展體制。要結合當前林業經濟發展背景,在林木培育過程中,制定全方位、系統化的培育、管理計劃,為林業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同時在開展林木資源砍伐時,應該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林木開采砍伐方案,并上報上級負責部門,批準后才能進行林木砍伐工作,以此有效控制森林資源消耗程度。對于林業部門,也需要加大對林業建設的資金投入,并拓展林業建設資金獲取渠道,以此豐富林業經營方式,促進具有地區特色的林業模式發展,促進林業經濟的多樣化建設。山西林業產業發展,重點在森林康養、林木種苗和經濟林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編制了全省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綱要,規劃圍繞“一核兩翼十二集群”打造100個森林康養小鎮、100個基地、500個特色村,9個森林康養基地和沁源縣列入了國家級森林康養產業試點。此外,通過實施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兩年累計完成連翹和沙棘林改造27.5萬畝,其中2018年新發展經濟林100萬畝。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林業產值218億元。
3.2提升森林覆蓋率
就目前而言,我國林業資源還相對比較少,林業資源相對緊張,難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在實際中,為了協調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和林業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森林覆蓋率,通過義務栽植、森林防護等具體工作,來促進林業資源建設,同時也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對于政府相關部門,還需要制定健全的法律體系,依法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此外,對于速生林、退耕還林等項目,要做到持續、深入進行,以此保證林業經濟的良好建設。
3.3發揮林業功能性作用
在進行林業行業發展中,要對其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經濟建設功能進行全面考慮,只有在確保林業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的基礎上,開發其經濟建設功能,才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林業建設效益。在實際中,應該采取科學的措施,充分調動林農的積極性,要引導林農主動的遵守相關制度,并結合自然發展規律,合理的開發利用林業資源,以此實現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的同步進行。由于在林業建設中,經常會出現資金不足的情況,所以要借助林業市場,通過林權證抵押貸款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民間資本,或強化宣傳動員,鼓勵社會力量積極的參與到綠化造林活動中,撬動社會資本參與林業建設,以此推動林業產業化建設。以山西為例。山西圍繞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造林,推行開發造林、購買造林、置換造林等新機制,鼓勵企業、集體和個人等各類社會主體參與生態保護和修復。同時,通過健全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創新國有森林資源有償使用機制,落實人人參與綠化的長效機制,使山西成為國家“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省份,目前在全省11個市全面推開。新發放到戶林權證7.88萬本、股權證13.94萬本,涉及林地693.63萬畝。截至2018年10月底,全省續保生態公益林5786萬畝,簽訂集體公益林托管協議566萬畝。推廣“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2018年,大寧縣作為“全省林業綜合改革試點縣”,全縣實施購買式造林8.16萬畝,可帶動2088戶6264人脫貧,脫貧人數占現有貧困人口的67%。
3.4將林業建設與脫貧攻堅結合
聯動實施造林務工、退耕獎補、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和林業產業富民增收“五大項目”,一個戰場兩場戰役實現連戰連勝。目前,全省58個貧困縣2498個合作社承攬造林275萬畝,5.1萬貧困社員預計務工增收5.9億元,退耕還林惠及貧困戶5.54萬戶15.8萬人,中央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下達1億元,全省貧困護林員達到2.7萬人,干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惠及20.4萬貧困戶,郵儲銀行累計為扶貧合作社貧困社員貸款1.05億元,惠及2133個貧困戶,增加資產收益526萬元。國家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廣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脫貧模式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山西組建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的脫貧模式,為林業生態扶貧的“山西經驗”變為“全國路徑”。
4結語
總而言之,做好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實踐中要想保證林業行業的持續發展,提高其經濟效益,就需要從強化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出發,協調好生態環境與林業經濟發展的關系,逐步提高林業建設水平,促進現代林業產業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的研究花卉[J].2018(22):180-181.
[2]王永勝.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探析[J].農家致富顧問,2018(12):123.
[3]普四們.福貢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J].綠色科技,2016(23):91-92.
作者:陸向春 單位:山西省楊樹豐產林實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