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下的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類大力開發利用資源,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使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積極加強綠色環保節能產業的發展,加大經濟政策的扶持力度,促進綠色發展,有效解決環境污染、氣候變暖和能源緊張的問題。本文對綠色理念下財政稅收政策優化措施進行分析,明確當前我國綠色理念的財政稅收存的問題,為我國綠色經濟財政稅收政策優化提供可行性分析。
關鍵詞:綠色理念;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策略
當今世界,環境污染、氣候變暖、能源緊張的問題愈演愈烈,對人類社會長遠發展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產業,運用財政稅收政策提高綠色產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起到重要的作用,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高效率的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綠色技術創新和生態環境改善。
一、綠色經濟的提出
綠色經濟就是以重視環境保護為主,減少環境污染,減少自然資源、能源資源、原材料消耗,避免生產和消費過程中造成大量物質浪費。綠色經濟更加凸顯“綠色環保”,強調綠色產品以及綠色工藝和技術的發展應用,積極建立以綠色市場,促進綠色技術成果轉化,強調綠色生產方式的全新綠色經濟,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緊密結合,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經濟最早出現在在2008年10月《聯合國環境署發起的綠色經濟和綠色新政倡議》,明確指出綠色經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進步,經濟綠化并不是負增長,而是增長動力。我國2009年提出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和循環經濟的理念,對科學發展觀作出了重要補充,將綠色經濟發展納入法律條文之中。盡管當前對綠色經濟的發展與建設還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但可以明確的是綠色經濟可以將環境資源納入生產過程,充分體現自然資源的整體價值,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可以整合綠色生產方法帶入到生產、交換、分配的流程之中。
二、綠色經濟財政稅收現狀
(一)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的主要內涵綠色經濟發展遵循客觀規律,依然受到市場機制調節,難免會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當環境資源開發成本沒有納入到私人成本中,造成市場調節信號失真,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外部效益被他人無償享用而造成經濟損失。根據外部理論條件,要想解決外部問題,政策干預。政策干預能夠有效解決市場環境資源配置失靈的問題,這就是綠色經濟政策,綠色經濟政策最根本的目標就是固化外部收入或補償外部成本,促進市場主體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減輕外部負擔,合理配置環境資源。綠色財稅政策最重要的目的是促進社會經濟的綠色發展,確保綠色資源得到合理運用,保證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穩定可持續。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是國家根據環保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制定的政策,可以幫助企業獲得相應的免稅優待,推動我國環保事業大力發展。
(二)國外綠色財政稅收的發展現狀根據國外實踐經驗,大多數國家都能夠運用政策工具推動綠色發展,財政稅收政策對綠色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歐洲的奧地利和德國最先開始在綠色貨幣改革中,奧地利于1991年導入了硫稅,每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了11.9萬噸。德國于1998年制定了“綠色計劃”,將工業經濟和金融投資的生態稅導入到產品稅制中。法國于2000年對大氣污染、噪音污染、生活垃圾、廢油等征稅,有效減少空氣污染和垃圾的數量,提高環境保護水平。美國于2003年了“能源稅收激勵法案”,激發了人們的環境保護熱情,給利用再生能源的企業提供了退稅。日本政府更加強調了綠色財政的鞏固,針對關于環境技術開發的中小企業提供研發費用1/2左右的補貼。韓國則為相關行業的中小企業減免稅收。
(三)我國綠色財政稅收的發展現狀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就關心環境問題,意識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1994年中國實現稅制改革,使用船舶稅金、耕地占用稅、消費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土地使用稅等涉及到環保因素的稅種可以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09年,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正式開始。目前,中國的財政稅收政策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的維護上。對企業的環境污染進行了有效遏制,但我國當前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水平依然不高,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對綠色發展認知不夠充分,過度強調GDP的主要作用,缺乏系統的綠色經濟建設體系,對綠色發展的財政投入不夠,資金投入存在零散化、效果差的問題。現行稅制可行性不高,沒有從綠色的角度考慮,與國際通行綠色財稅制度存較大差異。
三、財政政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財政稅收政策有待完善盡管我國的稅收種類多樣,但缺乏針對性的財稅政策,導致綠色財稅制度體系沒有形成,給財稅工作的發展造成嚴重阻礙。稅收制度不健全,無法根據國民經濟發展以及周期變動的影響進行合理調整。稅收標準不夠統一,稅收工作開展時還存不公平的現象。
(二)財政稅收政策透明度低我國財政稅收依然表現過于隨意,法律法規沒有對財政稅收政策管理提供應有的保護作用,無法發揮強制作用,這樣就造成資源市場的傾斜式分布,無法體現綠色財政稅收制度的重要性。
(三)公民企業綠色環保意識不高建設節約型社會時,如果單靠財政稅收進行調節,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而如果加大公民和企業的參與力度,能夠有效提高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但我國目前環保意識還比較弱,公民對綠色財政稅收制度關注度不高,沒有起到應有的宣傳效果。
(四)財政激勵鞭策作用有限我國綠色財政稅收政策盡管不斷發展,投入力度不斷增加,但是財政激勵政策效果不明顯。對大型企業限制和處罰力度比較小,對落后偏遠地區的處罰力度比較大,很難起到應有的威懾作用,導致財政稅收政策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
四、綠色理念下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的策略
(一)完善綠色財政政策為了能夠增強綠色財政政策作用,充分推動綠色經濟的快速發展,構建一套覆蓋環境資源經濟統計指標體系,確保經濟增長與環境統一有機結合。綠色GDP能夠將經濟活動中的環境生產成本扣除,體現出國民經濟總值。隨著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氣候變暖挑戰不斷增加。構建綠色GDP核算體系有助于扭轉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模式,轉變為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的新型模式,為實現十二五規劃提供重要的發展基礎。制定綠色資源價格,建立完善的環境稅收體系,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的領導業績考核制度。完善綠色補貼政策,補貼作為非常有效的財政手段被各國廣泛應用,綠色補貼就是政府對市場企業的重要激勵手段,對市場主體開展綠色補貼活動,可以兼顧公平發展效率,能夠擴大宣傳推廣力度。過去我國并沒有對環境資源保護與綠色補貼相掛鉤,甚至起到了副作用。要盡量完善補貼政策,優化綠色補貼領域措施,加強對綠色補貼的引導與鼓勵,積極開發綠色產品,促進產業升級,實現綠色發展,鼓勵綠色消費,確保消費者自身能夠完善公共財政投入生態保護的機制,健全生態保護政策,轉移支付制度,確保轉移支付的總體規模,建立多層生態補償體系。要加強對生態脆弱性和生態重點保護區域的支援,加強中西部地區的財政支出。積極使用綠色節能環保產品。完善綠色補貼措施,加大有助于環境發展的外部活動的補貼力度,讓更多的市場主體都能夠感受到政府的優惠力度。加強政府的綠色購買。政府綠色購買是指政府部門購買和使用綠色認證產品。綠色購買可以直接反映政府介入社會經濟的規模和深度,體現政府的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宏觀調控能力,推進企業的綠色發展。在我國政府采購的基礎上法的相關規定,財政部與環保部聯合制定環境保護清單,為政府采購提供參考依據。加強采購流程、法律監督、采購價格等方面手段,制定、改進綠色購買方法,明確購買清單,擴大綠色購買范圍,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綠色購買,制定符合目的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認證體系,對企業認證實現統一管理。加強政府綠色采購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完善綠色采購機制,重點解決綠色產品價格競爭的主要問題,積極采取適當的補貼方式加以解決。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生態補償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最主要的策略就是根據環境破壞所產生環境利益進行的一種補償。生態環境具有公共物品屬性,發揮政府的主導優勢。目前我國對生態環境補償還不夠完善,缺乏相應的文件資料轉移能力。
(二)構建綠色稅收體系稅收作為一種調節自然資源政策最有效的工具,充分發揮財政稅收的政策優勢。例如,開征環境保護稅、綠色稅能夠對二氧化硫稅、水污染稅、固體廢棄物征稅進行嚴格管理。碳稅是獨立稅的一種,本質上是環境稅,不能把碳排放作為污染物來明確。總結起來,環境稅以“誰污染誰納稅”為原則,制定環境污染和社會生態破壞的社會成本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環境資源進行合理調控,既可以有效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又能夠增加財政收入,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環境保護工程之中。開征環境稅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和資源的重要手段,是改善我國社會環境的重要選擇,環境稅,發展,還要對現有實現稅收綠化,結合中國新稅制改革,將現有環境影響因素納入稅收體系,增強現行稅收綠化水平。實施綠色稅收,全面研究稅收的稅率、稅收機制,充分保護環境而不影響可持續發展。還應該對現有的稅收體系重點從資源消費等方面予以解決。加快資源改革力度,做到既保護環境又不影響可持續發展,還應該對現有稅收體系綠化進行分析,盡量減輕企業的負擔,避免重復征稅。不要過高估計環境稅,這樣有效保證企業發展水平。對企業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給予相應的減免政策。政府可以實施獎勵政策,推動企業引進或投入國外先進的環保技術。給予稅收政策優惠,鼓勵企業積極轉換,投資綠色生態生產。
五、結語
中國現在的經濟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還存在著明顯的矛盾和沖突,加強環境保護,提高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重點致力于新能源的開發和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全面發展,與此要積極加強財政•稅收政策的優化。要加強綠色財政稅收優化,調整相關稅收稅率的修改方式,促進企業對財政稅收的積極性,進一步構建生態補償機制,用于企業的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進行適當的稅收減免,鼓勵稅收政策的發展,促進企業積極轉型,最終實現產業升級。
參考文獻
[1]閆偉.基于綠色理念的財政稅收政策優化策略[J].經濟管理文摘,2019(16).
[2]邢莉莉.綠色財政稅收政策推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完善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9(31).
[3]楊光.節約型社會背景下的綠色財政稅收政策分析[J].納稅,2019(2).
[4]袁小利.試論財政稅收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措施[J].納稅,2019(16).
作者:倪一菡 單位:江蘇省射陽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