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糧食生產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糧食生產的現狀與發展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糧食生產的現狀與發展對策

    石泉縣近幾年來依靠科技,提高單產,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為城鄉一體化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1發展現狀

    石泉縣轄11個鎮、193個行政村,1173個村民小組,農業戶46271戶,農業人口152349人,全縣有農業勞動力95433人。總耕地面積28萬畝,其中農耕地19.6萬畝,臨時性耕地8.4萬畝。19.6萬畝農耕地中,水田5.8萬畝,旱地13.8萬畝。2014年全縣糧食播種面積28.7萬畝,總產量6.68萬噸。其中夏糧10.2萬畝,總產1.73萬噸;秋糧18.5萬畝,總產4.95萬噸。夏糧中馬鈴薯7.5萬畝,單產176公斤(折合主糧),總產1.31萬噸;小麥0.6萬畝,單產173公斤,總產0.1萬噸;夏雜2.4萬畝,單產131公斤,總產0.32萬噸。秋糧中水稻4.6萬畝,單產418公斤,總產1.94萬噸;玉米8.2萬畝,單產246公斤,總產2.01萬噸;甘薯3.1萬畝,單產221公斤(折合主糧),總產0.67萬噸;秋雜2.6萬畝,單產121公斤,總產0.33萬噸。

    2存在問題

    2.1農民種糧比較效益較低,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據調查,農民種植1畝糧食,除去種子、農藥、肥料和種收的開支,純收入不到1000元,而種植1畝蔬菜,純收入在3000元以上,農民種糧主要是自食自用,不愿意多種。

    2.2農業基礎條件差,自然災害頻繁

    我縣是山區縣,平地少,坡地多,28萬畝耕地中25度以上的坡地占60%以上,旱地23萬畝,水田只有5萬畝。常遭受風、雨、冰雹、洪澇、干旱等自然災害的襲擊,導致糧食產量不穩定。

    2.3農村勞動力緊缺,導致種糧成本增加

    糧食生產周期長、獲益慢,導致青壯勞力外出打工,在家務農的是老年婦女,我們在中池鎮東沙河村調查,全村務農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文化程度都是初中以下,思想傳統、保守,技術水平偏低。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以及自然減員、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務農人員逐年減少,勞動力呈現出快速下降趨勢,農村用工越來越貴,越來越難找。

    2.4種植規模小,難以形成產業

    由于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加大,農民不愿意放棄土地,加之城鎮化建設占去城鎮周圍的好田好地,導致糧食種植規模小,戶均種糧不足5畝,集約化程度低,加工龍頭企業力量薄弱,缺乏實力和競爭力,優質稻谷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總體層次較低,附加值低,難以帶動農民依靠種糧增收。

    2.5技術服務體制不順,科技種田水平不高

    上個世紀,我縣溫飽問題未解決之前,縣有中心,鄉鎮有農技站,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糧食產量逐年提高。進入本世紀以來,由于溫飽問題已經解決,機構改革時,將鎮農技站變成了農業綜合站,原有的農技推廣體系被破壞,技術推廣網絡中斷,專業技術人員少,也都在做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蹲村包片,一無精力,二無時間做農技推廣工作,大大影響了優質高產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

    3我縣糧食生產的對策及建議

    3.1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通過政策引導穩定面積。深入落實惠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植積極性,進一步加強耕地撂荒的治理力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努力做到應播盡播,全力穩定種植面積。全縣糧食播種面積要穩定在28萬畝以上。

    3.2加強農業基礎建設

    一是加大農機化建設步伐。以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契機,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業機械。擴大機種、機管、機收推廣面積,大力推廣降本增效技術。二是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重點在坡改梯、水源建設、改造中低產田、節水灌溉等方面加大力度,建設一批旱澇保收的基本農田,不斷完善農業生產條件。

    3.3依靠科技提高單產

    一是經濟引進推廣糧食作物優質高產新品種,每年引進30個以上。二是推廣糧食作物病蟲草害綜合防控技術,每年推廣20萬畝。三是推廣稻油一體化高產栽培技術,每年推廣5萬畝。四是推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每年推廣8萬畝。五是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萬畝。六是實施糧食高產創建,建立高產創建示范片2萬畝,創建高產示范樣板。

    3.4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一家一戶的種植經營模式,很難取得經濟效益。要通過土地流轉,實施規模經營是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基礎。中池鎮東沙河村陳立軍去年流轉土地50畝,購買了50余臺農業機械成立了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機械化種植、管理、收獲水稻、油菜,50畝地純收入達到10萬余元,為村民機種、機管、機收服務費5萬余元,全年收入15萬元。今年準備擴大到100畝。積極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糧油生產規模化發展,努力打造富硒糧食品牌,提升種植效益。

    3.5加強技術指導服務

    一是加強農業科技培訓,著力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重點圍繞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工藝等先進適用技術,結合農時季節,采取現場培訓、網上教學、集中辦班、入戶指導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高產高效種植、防災減災、節本增效等農業科技普及培訓,培訓農民3萬人次以上。二要創新農技推廣體系建設與管理為主線,以制度建設、科技創新、技術入戶為抓手,以“建基地、抓示范、送技術、抓指導、提素質、抓培訓”為突破口,全年建設糧食生產科技示范基地5個,科技示范戶1000戶,輻射帶動1萬農戶學科技、用科技,培訓骨干農技員100名。

    作者:南家寨 黃云 單位:石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石泉縣農廣校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欧美成人aaa大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影片麻豆国产影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www| 成人av电影网站|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777久久成人影院| 亚洲激情成人网| 国产成人一级片|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免费| 成人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午夜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成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