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礦業工程學科來華留學生培養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礦業工程學科來華留學生培養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礦業工程學科來華留學生培養探討

    摘要:近年來,“一帶一路”背景下礦業工程專業來華留學生日益增多,我國高校礦業學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據此,武漢理工大學礦業學科對本專業來華留學生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制定了來華留學生的培養目標、進行了課程體系、實踐環節、教學團隊、教學資源和管理機制建設;通過幾年的探索,目前已經形成采礦專業來華留學生本科、碩士到博士完整的培養層次,部分課程教學獲得了認可,在國際交流合作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發現在管理機制、培養體系、教材配備、培養質量標準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并結合問題所在,文章給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礦業工程;課程體系;實踐環節;一帶一路

    一、留學生現狀與生源地

    自1958年創建以來,經過50多年的發展,武漢理工大學礦業工程一級學科現已形成了以非金屬礦開采為重點,兼顧金屬礦開采和礦山安全技術方向的鮮明行業特色。2011年全面成規模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現已形成了本科、碩士到博士的完整培養層次,本科留學生達到了每個年級一個完整教學班的標準,在校生最多時達100人,目前已畢業60多人(表1)。留學生大多來自非洲和東南亞沿線一帶一路國家,如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亞、贊比亞、塞拉利昂、肯尼亞、盧旺達、剛果、莫桑比克、津巴布韋、安哥拉、摩洛哥、博茨瓦納等十幾個國家,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還有蒙古、俄羅斯等其他一些國家。各國的宗教信仰、文化習慣、受教育程度均不一樣,給來華留學生的培養和管理帶來了難度。

    二、建立來華留學生培養與管理體系

    對礦業工程來華留學生,根據我校非金屬非煤專業特點,制定了培養目標,采取多項措施進行了課程體系、教學大綱和內容、實踐環節、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建設。

    (一)培養目標

    根據近年來來華留學生培養經驗,結合國內學生的培養要求,武漢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科在秉承幾十年專業建設的深厚積淀基礎上,通過全體教師的積極討論,提出以培養基礎寬、素質高、能力強、適應國內外現代礦山技術發展需要,具有較好國際化視野、較強實踐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具備在固體礦床開采、爆破工程、安全工程、巖土工程領域從事生產、管理、設計及科研能力的國際化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5]。與國內本科生的培養目標相比,留學生本科生的培養目標重點在于國際化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要把這兩個內容放在首要地位。

    (二)課程體系建設

    為了達到采礦工程專業來華留學生的培養目標,專業教師們經過廣泛調研[6-7]和反復討論,分析了采礦工程核心課程間的內在邏輯,形成了4條相互聯系的課程流程鏈,制定了科學、可行且符合專業定位的培養計劃以及課程教學計劃,例如僅包含專業核心課程的體系中,4條流程鏈分別對應4部分核心課程群,分別為國際化能力課程群、礦床開采工程課程群、礦山安全工程課程群和礦山數字化工程課程群。4條課程流程鏈都有其內在的結構邏輯。以礦山開采課程流程鏈為例,按照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核心與方向→培養目標為內在知識結構邏輯鏈,選取11門專業課程,形成了一個有機的課程群。在國際化課程群的建設中,考慮來華留學生的特點,不僅設置有《國際礦山企業與項目管理》、《礦產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兩門課程,還在采礦工程核心課程內容中增加一些經典中外礦山的工程案例,使學生不僅掌握國際型礦業人才所需要的一些知識要素,也同時了解中國國內礦業知識和特點。

    (三)教學團隊建設

    為了達到培養目標,需要建設一支能夠緊密追蹤采礦工程發展前沿、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教學團隊。教學團隊以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的教師為主體,以具有較高理論水平但實踐經驗相對缺乏的年輕教師為補充。為了提升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要求他們到國內外企業進行為期一年的實踐活動。團隊中目前有青年教師6人,分別到大冶有色贊比亞項目、中國有色集團蒙古項目、中信泰富澳大利亞項目、武漢武重礦山機械有限公司、長沙迪邁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岡市民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了實踐工作。為了提升教學團隊的國際化水平和視野,采取了以下措施:(1)鼓勵和支持教師到國外大學訪學。目前60%的老師已到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科羅拉多礦業學院、西澳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知名大學進行訪學。(2)開展本專業和國際大學的校際交流合作,目前學校已和肯尼亞喬莫肯雅塔農業科技大學、加拿大女王大學等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3)定期開展國際學者學術交流報告會,每學期一到兩次,邀請海外大學的知名學者過來講座交流。按照上述思想,對4部分核心課程群,每一個都對應建設一個核心教學團隊。目前,武漢理工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已經形成了工程爆破、礦山開采、礦山安全與管理、礦山數字化四個國際化核心教學團隊。

    (四)實踐環節建設

    實踐教學是工科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實踐教學中,根據留學生的特點,加強了工程實踐與實驗在教學中的比例,以國內與國際學生共同編組的形式參加各類實驗、創新實踐活動和企業實習,從校內實踐和校外實習兩個方面重新進行了實踐課程的規劃,使之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校內實驗方面,以礦物資源加工與環境省級重點實驗室為重要平臺,利用各種實驗設備、多媒體課件、網絡資源等多種手段,根據課程性質、實驗內容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將留學生插班編組到國內本科生中,做到“一個帶一個”,建立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為主的實驗教學方法,并且有針對性地加大了校內實驗方案設計,努力將各實驗室建為開放性實驗室,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實驗中去。以礦山開采核心課程為例,設計整合了采礦全工藝綜合實驗,其實驗路線見圖3。校內實踐活動方面,鼓勵留學生參與到國內學生中,借助“資環之光”、“挑戰杯”以及“采礦工程專業實踐作品大賽”等各種等級和形式的實踐大賽活動,以現有的資源數字化實驗平臺、采礦模型實驗平臺以及正在建設中的采礦工程模型3D打印系統和虛擬現實系統為依托,引導雙方一起共同參加創新教學活動,從而提升留學生實踐教學的課程質量。校外三大實習方面,積極與礦山企業建立固定聯系,對礦山帶領留學生實習的工程師進行適當培訓,提升工程師與留學生的交流能力,改善實習效果。目前本專業已與7家礦山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表2)。在礦山企業的實習教學中,同樣將留學生和國內學生進行混合編組,采取每組6~8人、每名教師指導2~3組的教學形式,克服了礦山工程師與留學生溝通的難題,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留學生研究生實習方面,由于部分留學生學制為2年,時間短,故建議他們將實習內容與學位論文結合起來回本國企業實習。為保證實踐的質量和效果,要求留學生定期與中國導師郵件或電話聯系,匯報實習的進展。從這幾年的實施情況來看,此種實習方式既能保證實踐的時間,又不耽誤學位論文的完成,效果良好。畢業環節部分,留學生與國內學生的要求和流程相同,將他們按畢業設計(論文)內容不同混編到國內學生的答辯中,并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參與指導畢業答辯。

    三、培養效果

    經過幾年的摸索實踐,對采礦專業來華留學生的培養,我們在教學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有兩門課程《blastingengineering》和《surfacemining》分別榮獲教育部第二期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和湖北省第二期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精品課程,來華留學生逐年增多。在培養成效上也有幾點體會:(1)留學生的畢業設計多選擇露天礦開采設計或相關問題研究,說明他們對露天礦開采系統知識的掌握要勝于地下開采方面的知識;(2)留學生畢業去向呈現多元化趨勢:部分學生選擇去歐美國家或留在中國繼續深造,部分學生選擇回本國政府部分或礦山企業從事管理和技術工作,部分學生選擇去國際礦山公司,也有少數學生選擇自己創業,這些畢業生,為他們母國礦山企業和中國礦山及高校之間搭建了一座溝通的橋梁。

    四、存在的問題

    通過幾年的摸索,對礦業工程來華留學生的培養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教學上和管理上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培養體系有待逐步完善

    武漢理工大學招收留學生的歷史不長,只有六年,基本上是按照國內原有的培養體系增加一些國際化內容進行授課。但是,國內學生的課程體系主要是以國內需求為指引,照搬國內學生課程體系用于留學生培養,必然未能全面考慮留學生自身的情況,國際化的程度也不夠,課程體系和培養體系還有待逐步完善。

    (二)配套教材有待完善

    目前國外采礦教材與本校采礦工程專業的特色相差較遠,并且由于國外發達國家采礦工程專業逐漸萎縮,大部分教材偏老,有的課程如礦山設計原理、礦山數字化以及爆破安全技術等課程難以找到對應的外文教材。因此,本專業教師都是在國內教材講義的基礎上,根據留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改編。目前,本校采礦工程系正在組織編寫成體系的外文教材,以期進一步推進完善配套教材建設。

    (三)實踐環節困難

    長期以來,國內采礦學科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到本行業代表性企業開展實習工作,但此模式應用于留學生有一定困難。礦山企業接收留學生實習有兩個難題:一是由于留學生的特殊身份,接收其參加實習往往需要企業上級部門批準,有時甚至要到當地公安部門備案,給實習開展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二是大部分帶實習的現場工程師外語水平不高,留學生漢語水平又參差不齊,導致現場實習時雙方不能順暢交流,影響實踐教學質量。

    (四)師資缺乏,授課難度大

    留學生的專業課程要求全英文授課,而武漢理工大學采礦系師資本就缺乏,故無法開設所有的專業課程,目前只能優先保證開設全部核心主干課。此外,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留學前的教育程度不一,給教師的授課也帶來了困難。

    (五)管理機制和質量標準有待完善

    我校目前采取管理和教學分離的留學生管理方式,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負責留學生的招生和日常管理,采礦工程系負責專業課師資和授課。由于歷史短經驗不足,目前留學生的日常上課管理、考勤制度有些脫節和形式化,課程成績要求和畢業要求偏低,留學生的培養質量標準還不夠明確,故有待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明確細化管理機構的責權利,建立和加強管理機構和授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反饋機制。

    五、結束語

    在“一帶一路”這個新的大背景下,我校初步建立了礦業工程來華留學生培養目標和培養體系,進行了師資隊伍、教材和管理機制建設,雖已取得了一點成效,但是,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很明顯,不容忽視。并且,未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們去改進和完善:完善礦業工程來華留學生的培養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留學生的培養質量標準,提高教學質量,保證留學生的培養質量和效果,提高我校乃至我國礦業工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仍然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探索。

    參考文獻:

    [1]唐金榮,等.“一帶一路”礦產資源分布與投資環境[J].地質通報,2015,10:1918-1927.

    [2]鄭剛,馬樂.“一帶一路”戰略與來華留學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數據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6,4:77-82.

    [3]周谷平,闞閱.“一帶一路”戰略的人才支撐與教育路徑[J].教育研究,2015,10:4-9.

    作者:李梅 任高峰 雷濤 葉海旺 池秀文 李寧 王玉杰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激情婷婷成人亚洲综合|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91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免费看一级淫片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免费|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老司机成人影院| 7777奇米四色成人眼影|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扳**a毛片|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手机视频|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9|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