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融媒體環境下的記者工作科學轉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融媒體時代已經有了迅速地發展,受眾與媒體之間的溝通也較之前更加緊密。新聞媒體提供的資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受眾的需求。在較為新型的融媒體工作環境下,記者工作轉型也成為當下的一種趨勢,具體需要哪些措施,使工作轉型可以較好地進行,是目前新聞工作需要重視的。
關鍵詞:融媒體環境;記者工作;策略
融媒體環境可以擁有較好的發展形勢,與它為人們帶來的各種方便密切相關。但與此同時,融媒體環境較傳統的媒體相比,也有很多需要借鑒的地方。在當今的形勢下,更加注重將融合媒體與傳統媒體進行緊密結合,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來打造更加適合媒體行業發展的主流品牌。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新聞記者的轉型成為需要關注的點。
(一)傳統媒體人應對轉型有清醒的認識目前,傳統媒體人在轉型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點不足:①傳統媒體記者在轉型的過程中過于恐慌,沒有自己的主見,別人干什么就跟隨大眾潮流做什么。②傳統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除了受大環境影響,與傳統媒體從業者本身有一定關系。傳統媒體記者應當提升自身的素養,否則轉到哪里都沒有用。③傳統媒體記者對形勢認識不夠清醒。這類記者將新媒體發展前景想象的特別美好,意識不到新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要比傳統媒體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壓力大。他們在日常觀察的過程中只看到紙質媒體的滅亡,而沒有看到新媒體的淘汰。
(二)在未來傳統媒體仍是其他媒體發展的基礎無論融合時代如何發展與變化,從目前實際情況來講,傳統媒體仍是新聞原創的主力。盡管隨著新技術和新理念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媒介會對新聞生產產生更多的影響。然而傳統媒體才是新聞生產者的培養基地。他們相對于新媒體人有更多的專業知識,有更多的從業經驗。更能遵循新聞規律,去傳播新聞。并且傳統媒體人占有更多的新聞資源,業務能力也強。傳統媒體人將不斷地占領新媒體,隨之轉型為全媒體人。他們不僅可以依靠收費閱讀,或者是讀者打賞來獲取生活資金,同時也可以依靠他們的新聞生產能力在新媒體領域發展。雖然在市場快速發展的沖擊和政策規定的情況下,傳統門戶的生存模式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但是互聯網媒介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斷地擴大,并且也會吸引更多的優秀傳統媒體人進入到新媒體新聞生產的過程中。
二、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優勢
(一)傳統媒體更具權威性雖然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是由于網絡信息位于虛擬的網絡空間,很多信息真假難辨。人們想要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時,第一時間還是會想到傳統媒體。
(二)傳統媒體可信度高與現在的網絡媒體相比較,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不容挑戰。紙上的新聞一旦就是白紙黑字不可更改,而網絡上的信息可以說改就改、說刪就刪。因此,傳統媒體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就讀特性的權威機制、公信度,所以這是傳統媒體在網絡時代的優勢。
(三)傳統媒體受眾門檻低雖然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使人們獲得信息更加方便,但是中國還有很大一部分處于不上網的狀態,所以需要通過傳統的紙質媒體來獲得相應的新聞和信息。因此,與網絡媒體相比較,傳統的媒體有利于信息的推廣和普及。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記者工作轉型的主要策略
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對于整個新聞行業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整個過程中,多個方面的變化都會為新聞工作者帶來一定的沖擊,新聞記者身處在這種巨大轉變的環境下,需要更加了解融媒體時代應該做出怎樣的工作轉型,更加有利于融何在現代生活工作中。
(一)增加對融媒體的認知,增強業務水平為了使新聞工作可以做得更好,新聞記者應更加了解融媒體時代下,為新聞傳播帶來的優勢,并通過自身的學習與努力,不斷地與之融合在一起,促進自己與融媒體共同發展與進步。當今社會中信息的發展與傳播十分迅速,在較為傳統的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通過報紙與廣播,受眾了解信息的速度大概在一天或幾個小時。但隨著融媒體時代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已經大大增加,也許在幾秒鐘之內新聞就可以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這種傳播方式為獲得信息的受眾帶來了更快的信息獲取渠道,這是融媒體發展下帶來的積極作用。當今媒體發展過程中,更加注重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在一起,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多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前者可以為后者帶來更大的新聞覆蓋面積,使影響力逐漸擴大。后者與前者相比在權威性與說服力方面更勝一籌。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新聞記者應該將兩者融合在一起,使具有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使新聞的質量得到保障。除此之外,新聞記者的工作是與時俱進的,要不斷地進行自身素養提升,才更有利于服務新聞行業,也可以通過掌握各類新媒體的應用技術,在工作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的進行融合,制作出更多吸引受眾眼球的好新聞。
(二)轉變思想和角色,樹立更好的新聞服務意識融媒體時代的發展較為迅速,許多新聞記者在工作過程中沒有進行意識轉變,仍然停留在較為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上,這種行為抑制了自身的發展。在當今的社會中思想的轉變是必然的,只有緊跟時代潮流的發展腳步,才更有利于屹立于新聞服務行業,為自身謀得更好地發展。因此,需要及時地樹立起現代化的新聞服務意識。首先需要了解媒體融合的意義,了解媒體的融合已經成為現代新聞傳播的主要流行方式,意識到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新聞記者與其他類型的人員相比本身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因此對于融媒體的創新性發展更容易接受,可以緊跟融媒體發展的步伐,創作出更加多元的信息產品,滿足廣大受眾的各種需求。除此之外,在新聞的創作與傳播上,新聞記者也更加注重新聞信息,展現出的真實性與時效性。對待新聞的態度永遠保持敬畏之心,對新聞持有的立場和觀點,也應在最大程度上站在絕大多數受眾的角度,體現人民訴求,展現新聞媒體的真性情。
(三)在轉型的過程中堅守傳統的優勢傳統媒體在轉型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傳統媒體的優勢,并要自信地將這些傳統的東西能夠堅守下去。比如:傳統媒體的內容優勢,無論到什么時候,內容為王。傳統媒體可以將一個新聞線索,做深做透,從寫法上下功夫,吸引住固定的受眾。同時可以利用排版,把真實可靠的新聞內容展現得更直觀,讓讀者有更好閱讀體驗。傳統媒體處于媒體快速發展的大潮流中似乎有種很急躁的現象,為了能夠有效地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很多傳統媒體急于融合、急于轉型,同時也著急采用各種各樣的新技術概念包裝自己。處于急躁的狀態下跟隨大潮流的發展不僅不能夠融入新的潮流中,反而會讓自己的優勢被拋棄。將傳統媒體與新的媒體相比較可以看出,一些網絡媒體處于潮流中比較沉穩和淡定,掌握了其中的技術和渠道之后,會慢慢地去將內容精細化,從而促使自己的傳播率和品牌度可以大幅度提高,進而促使健康的發展。因此,傳統媒體在轉型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傳統媒體趕不上新媒體的速度,但是新媒體也做不到傳統媒體的深度。傳統媒體的優勢就是深度評論和深度報道,把這一點做好,就能穩定住一部分受眾。傳統媒體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彌補自己的不足,發揮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才能使自己更長遠的發展。
四、結束語
新聞記者在整個新聞的制作與傳播上有較大的責任,隨著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新聞記者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職責轉變,以更好的角度去挖掘新聞。除此之外,在傳播過程中,應該重視新聞的真實性,不做虛假新聞,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在工作的內容與形式上進行創新,創作出更加符合大眾需求的新聞內容。
參考文獻:
[1]李志勇.融媒體環境下記者工作的科學轉型分析[J].傳媒論壇,2020,3(08):71+73.
[2]黎曉.淺談融媒體時代記者如何轉型[J].聲屏世界,2020(03):84-85.
[3]吳曉彤.全媒體時代記者的轉型之道分析[J].傳媒論壇,2019,2(14):66-67.
[4]雷燕樺.新媒體時代記者轉型發展的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9(06):137-138.
作者:何曉玲 吳芳 單位:滄州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