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紋樣在酒店空間設計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傳統紋樣種類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何將這些傳統文化藝術瑰寶運用到酒店設計中,使酒店空間兼具文化性和藝術特性,是我們現代室內設計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中國人民的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酒店空間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酒店空間不再只是簡單的用于吃住行的空間,還是體現中國文化特性的空間,也是方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的空間。這個空間往往體現了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品位等。本文以酒店空間為研究對象,闡述了中國傳統紋樣在酒店空間設計中的原則、發展及運用。
關鍵詞:傳統紋樣;酒店空間;室內設計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外出旅游的機會越來越多,各種酒店也相繼出現。酒店的功能性決定了酒店的特性。中國傳統紋樣代表了中國的文化,中國的門面。如今,人們對酒店空間設計的要求也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光要功能性齊全,還要結合實用性與美觀性。其最終宗旨是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美觀的活動場所。
1中國傳統紋樣的內涵及特點
中國傳統裝飾紋樣是指古代人民為了彰顯自己家族在社會上的地位及聲望而產生的,運用在房屋建筑上的裝飾紋樣。工匠們不斷地改造建筑,裝飾紋樣也就有規律地產生了。裝飾紋樣在不同的時代,分類也不同。從圖案組織上看,有適合紋樣、二方連續紋樣、四方連續紋樣等組織形式;從表現風格上看,有粗細、長短、直曲等;從形態上看,有怪獸紋樣、幾何紋樣、植物紋樣、奇珍瑞獸樣、吉祥紋樣等。這些紋樣是我們祖先智慧的體現,不僅僅是一種裝飾,還是一種身份地位象征,是當時文化生活的寫照。例如,在商代的青銅工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饕餮紋,饕餮紋是商代獨有的紋樣,其形態面目猙獰,充滿了恐怖的感覺,常常裝飾在青銅器的主要部位,給人威嚴、莊重之感。這是人們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對自然人格化后想象出來的一種紋樣。商代的青銅器還有祭祀的意義,這種紋樣的想象便來源于祭祀中用的牛、羊、豬等物,不是完全寫實,還進行了提煉、加工和創造。這種想象的怪獸紋就這樣誕生了。它不僅是一種裝飾,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生活。中國傳統紋樣主要有五個特點。第一,歷史悠久。舉例來說,陜西半坡是我國紋樣發現的最早的一個地區,屬于仰韶文化時代,其人面形花紋最具有特色。第二,時代性。在不同的時代,中國傳統紋樣也不同。比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的蛙紋、鋸齒紋、奔跑的鹿紋、鳥紋等;唐代,銅鏡上的海獸葡萄紋,唐錦中的聯珠紋等。這些紋樣都是當時人們根據所見的動物、植物等的形態,進行了提煉、加工,創造出來的新紋樣。第三,注重藝術形式。傳統的紋樣在不斷的發展中,越來越注重藝術性,在滿足了實用性的基礎上,更加考慮審美的需要。第五,風格多變。中國傳統紋樣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風格特征。例如新石器時期彩陶的紋樣,有三角形、折線形、菱形紋等,展現了活潑、大方的風格;商代的青銅器中的饕餮紋、夔紋、鳳紋等,都有莊嚴、肅穆之感;周代的竊曲紋、環帶紋、重環紋等,都表現了秩序、節奏之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的紋樣具有飄舉流暢的風格;隋唐時期的紋樣具有氣勢磅礴的風格;等等。第五,內涵豐富。中國傳統紋樣圖形的演變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圖形中體現道教思想的有八仙過海、八仙慶壽,體現佛教思想的有蓮花、忍冬和菩提,體現儒家思想的有石獅子、龍鳳紋樣等,都是傳世經典。
2酒店空間室內設計
2.1酒店空間室內設計的概念
酒店空間室內設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酒店的空間設計決定了酒店的風格和使用功能。酒店是供人們休息的場所,所以酒店設計的宗旨就是讓顧客居住得舒服,酒店人員提供給顧客溫馨感,舒適的服務和環境會讓顧客產生“家”的感覺。這樣的設計才是體現“以人為本”理念的設計。
2.2酒店空間設計的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舒適性原則。酒店是給顧客休息的場所,并且會提供溫馨的服務。酒店空間應通過空間的朝向、光線的設計,墻面、地面裝飾紋樣的選擇,為顧客營造舒服溫馨的氛圍。第二個原則是特色性原則。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比如文化底蘊、民族風俗、地理環境等方面。所以酒店呈現給顧客的外貌不應該千篇一律,而是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根據市場的消費情況來看,特色酒店的消費高于沒有特色酒店的消費。人們更喜歡有特色、有主題文化的酒店。第三個原則是實用性原則。這個原則是酒店的靈魂支柱,不管延伸出何種原則,設計都要圍繞實用性展開,給顧客提供休息的場所,給顧客營造“家”的氛圍。
3中國傳統紋樣在酒店空間設計中的使用
3.1中國傳統紋樣中實用性和美觀性并重
縱觀歷史可以看到威武的宮殿、平靜的寺廟、各種名宅,還有天壇、頤和園、圓明園廢墟等,無不體現著傳統紋樣的魅力。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紋樣漸漸被丟棄。然而如今,室內裝飾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要對房屋內部的墻的表面點綴、玄關設計、窗戶等做出裝飾,還注重對空間內部的地面、吊頂等部分的裝飾,同時還要顧及大門、窗戶、擺放的物具、簾子、墊子、各種各樣的燈具等精心的構思,滿足現代人們希望的民主化、自由化、多樣化的審美追求。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思想文化與國際接軌,國外新潮流的思想不斷涌入,刺激著現代人們的感官和思維。因此,人們不再只滿足于物質上的享受,而更加關注文化、精神、藝術層面的追求。在室內裝修設計這部分中,設計師可以根據人們的喜好,為人們“量身定制”房屋空間的風格,比如韓國風格、羅馬風格、夏威夷風格、日系風格、中式風格等。
3.2傳統裝飾紋樣在新材料中的應用
新型環保裝飾材料的誕生加快了現代室內裝飾設計發展的步伐,現在的市場上出現了各種裝飾材料和裝飾紋樣。有些新型的材料替代了中國傳統的一些材料。但不是說要丟掉傳統的裝飾紋樣,而是要將傳統裝飾紋樣與現代室內設計結合。在傳統紋樣的基礎上改造得到新型的現代紋樣,大體可分為兩種手法。第一是分離。例如分割、分離、黃金分割、不等形切割等。第二是組合。比如重組、接觸、組合、覆蓋等?,F在市面上出現的地磚、瓷磚和墻面磚中,瓷磚配套的腰線和花片。腰線大部分是連續紋樣,紋樣有印花或者浮雕制版等?;ㄆ瑒t以多種多樣的風格存在,造型顏色和瓷磚都是配套的,但是都離不開對傳統裝飾紋樣的解讀、分解和重組手法。比如飛天磚,就是借助佛教里面的寓意設計造型,用色豐富,還有蓮花輔助,大方自然,光澤通透,略帶凹凸起伏。現在的墻紙、壁紙、墻布的種類也非常多。有凹凸起伏3D效果的,也有帶各種花紋的。高級一點的有環保自然壁紙,就是利用自然界天然的植物制成的壁紙,比如草、樹葉。還有一種是紡織物壁紙,是用毛、棉、絲、麻織成的,手感好,效果逼真,不容易撕裂,富有彈性,花紋典雅精致,色澤絢麗多彩,多用于室內高級的裝飾。這樣一來,結合了新型材料和傳統紋樣,應用到室內設計中,使人耳目一新。
3.3中國傳統紋樣文化與酒店設計相結合
縱觀世界建筑設計發展史,每一種室內裝飾紋樣都是結合當地文化、民俗習慣、風土人情而設計的。傳統裝飾紋樣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可以傳播我國的思想。所以我們要結合現代人的審美,創造出符合現代審美的載體,并在傳統裝飾紋樣的基礎上進行取舍、改造和創新,不斷地滿足現代人們的多種需求。比如回族的建筑物清真寺,借鑒了漢族古代建筑的外形,其中內檐就大量地運用了漢族裝飾的紋樣和手法,與伊斯蘭教文化結合,造就了極具藝術感的民族建筑。以中國北京香山飯店為例。1982年,貝聿銘先生設計并改造了中國北京香山飯店和庭院。他通過找出東方與西方的相同地方,設計和改造飯店,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碰撞,那就是“中西合璧”思想的潮流。貝聿銘先生結合飯店的氣氛和院子的方位,在飯店和院子中擺放了許多代表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的文獻、古玩。貝聿銘引進了“中西合璧”的藝術思想。他非常注重傳統的特色,同時結合西方構成藝術的表現方式,不斷地運用菱形圖形——中國傳統裝飾紋樣菱形常常被裝飾在房檐內側。這些重復的菱形紋樣,色彩鮮明,比例和諧統一,富有對稱特性,整齊地排列在墻面給人整齊感。貝聿銘運用簡單的圖形,將圓和正方形紋樣重組在一起作為紋樣裝飾,比如大堂的門口處、屏風的洞、家里的裝飾、燈、宴會廳的墻面的裝飾。還有墻面上的梅花窗,也是由圓這個簡單的圖形疊加組合,一樣看上去像極了梅花。這些簡單的紋樣圖形的不斷運用,一眼看上去就有中國古代的感覺,但是又不土氣,很具有現代感,與西方裝飾紋樣有機融合,非常自然,不會突兀,協調大方,給觀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又如人民大會堂的宴會廳墻面、地面、吊頂上的花紋等,結合了傳統的中國裝飾圖形紋樣,對稱統一,形狀簡單。花紋不斷地重復正方形、半圓形,整體的裝飾紋樣非常有藝術感,有規律,并且對稱。這體現了中國的古老諺語“無規矩不成方圓”。圓和方的運用,展現出我國的傳統文化素養“規矩”。而且設計師將這一切融合得非常舒服,沒有任何使人不適的地方,作為我國的“門臉”恰到好處。宴會廳整體金碧輝煌,是專門用來舉行盛國宴會和國慶招待的。
4結語
酒店的功能性決定了酒店的特性。酒店中的墻面、地面、玄關以及其他部分的裝飾紋樣與中國傳統紋樣結合,使傳統文化得到升華。對傳統紋樣的運用和再創造,可以形成獨一無二的符合酒店風格的特色紋樣,同時,酒店里面也會充滿濃郁的中國文化氣息。這是對我國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我們在今后設計中要將中國文化很好地融合到設計中,使其在酒店空間設計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高師.《設計與工藝》教材編寫組.設計與工藝[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張道一.中國圖案大系[M].山東美術出版社,1993.
[3]梁展翔.室內設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齊偉民.室內設計發展史[M].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5]中國建筑裝飾裝修[M].北京:中國建筑裝飾裝修出版社,2003.
作者:陳清蓓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