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穩健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影響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重要中介變量。在市場經濟不夠完善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在資源配置中依然起著重要作用。具有良好政治關系的企業可以在契約、訴訟、稅收和監管方面獲得優待。據此,將企業政治關系分為中央和地方政治關系兩個層次,運用basu模型進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企業政治關系的層次越高,會計信息穩健性程度越低。
關鍵詞:企業政治關系;會計信息穩健性;中央政治關系;地方政治關系
1引言
長久以來,會計信息穩健性原則都是會計實務界和會計理論界所爭論的熱點之一,但研究視角往往局限于企業內部的制度、結構和行為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的影響,忽視了企業與政府關系這一社會資本的影響。作為經濟轉軌中的國家,我國政府在社會資源配置中依然作用重大,那些與政府保持緊密政治關系的企業將能以更優惠的條件獲得所需的資源。已經有較多的文獻研究了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直接影響,但是對影響機制進行研究的文獻較少。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是影響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政治關系影響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重要機制。目前為止,國內外學者在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實證研究比較少。探索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的影響,不但會豐富有關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影響機制的研究,而且拓展了會計信息穩健性影響因素的研究視角。另外,研究的結果可以為投資者尋找具有較高會計信息穩健性的公司提供指導。
2國內外研究動態
梁利輝,陳一君(2015)研究表明,公司會基于成本收益原則來決定財務報告的穩健性水平。陳艷艷、譚燕、譚勁松(2013)實證結果表明:總體而言,企業的政治關系會降低會計穩健性。具體表現為:公司的穩健性與公司經濟影響力互相關,與公司行政級別正相關。杜興強等(2009)的研究表明,若不區分政治關系的方式,整體上看民營企業的政治關系降低了其會計穩健性。不同的政治關系方式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不盡相同,民營企業的代表委員類政治關系降低了會計穩健性,政府官員類政治關系提高了會計穩健性。曲曉萌、付磊(2015)實證分析表明:企業的政治關聯會對其會計穩健性產生負面影響,不同層級政府控制的國有企業和政府干預程度不同地區的企業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會計穩健性。李凱(2010)表示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市場環境越好,政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越高。從以上文獻梳理可知,現有研究對企業政治關系的種類存在多種劃分辦法,而且企業研究的結論還不統一。因此,需要對企業政治關系與會計信息穩健性的關系作進一步研究。本文將企業政治關系劃分為中央關系和地方關系兩類,探索不同級別的政治關系對會計穩健性的影響。
3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的影響實證分析
3.1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影響的研究設計
3.1.1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過于穩健的會計信息一方面會隱藏企業資產和利潤,從而降低企業政治成本,甚至獲取更多的財稅補貼;另一方面,過于穩健的會計信息不利于企業形象提升,從而影響融資、生產和營銷。而過于不穩健的會計信息盡管在資本市場低效率時,會提高企業形象,降低融資成本,但是也可能會存在較高的政治成本和訴訟風險。政治關系是企業重要的社會資本,也是企業會計行為的重要環境因素,企業會根據自己的政治關系情況來選擇不同程度的會計信息穩健程度。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產生影響的原因,可以從契約、訴訟、政府管制和稅收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融資契約角色來看,由于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起著主要作用,所以企業政治關系成為融資審批的重要條件,而會計信息在融資契約中的重要性被關系替代。有關系的企業由于融資中報表不會被債權人嚴格審閱,所以不需要保持會計信息的穩健性。從法律訴訟角度來看,政治關系影響企業被訴訟的概率和處理訴訟事項的成本,進而影響公司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首先,具有良好政治關系的企業可以借助政府的信譽擔保、財稅補助等力量,降低訴訟風險。其次,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獲得較為有利的訴訟結果。從會計行為監管角度來看,政府部門往往會放松對于有政治關系的企業監管,使這類企業擁有更加大的會計政策選擇空間。從財政稅收角度來看,政治關聯公司因為能夠獲得稅收減免或優惠,對于遞延確認收益的需求降低,所以對會計穩健性的需求也降低了。根據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設:H1:企業的政治關系層次與會計信息穩健性程度負相關;地方政治關系企業比中央政治關系企業的會計信息穩健性程度高。3.1.2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本文以2015年滬市A股具有政治關系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并對初始樣本做了如下處理:(1)剔除了金融保險類、ST類上市公司;(2)剔除了個股年收益率低于1%或高于99%分位數的極端值數據;(3)刪除沒有連續12個月的個股月收益率數據的上市公司;(4)剔除了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5)剔除同時具有中央和地方兩種政治關系的公司,最終共得到168個樣本數據。本文采用的企業政治關系數據僅來源于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高管簡歷,所關注的政治關系包括以下兩類:公司至少有一名高管過去或現在在政府部門任職和擔任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家政府部門。3.1.3計量模型選擇會計信息穩健性是指會計報表中的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程度大于對好消息的反應程度。現有文獻主要根據Basu(1997)模型,來確定會計穩健性的測度指標。Basu模型如下:NIit=α0+α1DRit+α2RETit+α3DRit*RETit+εit式中NIit是本文回歸研究的因變量,等于公司i披露的t年末的每股盈余除以t-1年4月末的股票收盤價,每股盈余=t年末公司凈利潤/年末總股本。RETit是公司i第t年的年度股票收益率;DRit是消息類型,當RETit為負,DRit=1(代表壞消息),否則為0(代表好消息)。其中α2代表會計報表中的盈余數據對好消息的反應速度,(α2+α3)代表會計報表中的盈余數據對壞消息的反應速度。如果存在會計信息穩健性,則盈余對壞消息的反應會顯著快于對好消息的反應,即α3顯著為正。為檢驗假設,根據公司所具有的政治關系是中央政治關系還是地方政治關系,將總樣本分成兩個子樣本,然后分別用兩個子樣本的數據對Basu模型進行回歸,得到兩個模型的相關數據如表2所示。
3.2企業政治關系對會計信息穩健性影響回歸分析結果
對于具有地方政治關系的企業而言,α3顯著為正,說明該類企業具有顯著的會計信息穩健性;而對于具有中央政治關系的企業而言,α3的符號也為正,但卻并不顯著,說明該類企業不具有顯著的會計信息穩健性。由此可以認為:企業的政治關系層次與會計信息穩健性程度負相關;地方政治關系企業比中央政治關系企業的會計信息穩健性程度高。本文提出的假設得到證明。
參考文獻
[1]梁利輝,陳一君.會計穩健性的經營風險信號作用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5,30(02):22-26.
[2]陳艷艷,譚燕,譚勁松.政治聯系與會計穩健性[J].主題文章,2013,(01):33-40.
[3]杜興強,雷宇,郭劍花.政治聯系、政治聯系方式與民營上市公司的會計穩健性[J].中國工業經濟,2009,(07):38-43.
[4]曲曉萌,付磊.上市公司政治背景與會計穩健性的關系———基于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5]李凱.政府控制、市場環境與會計穩健性[J].經濟經緯,2010,(5):52-56.
作者:沈星元 李純 夏婷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