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屢見不鮮,導致了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做出正確決策,造成資源浪費,影響了國家的宏觀調控,使市場經濟不能健康發展,同時也加劇了道德水平下降。從不同視角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并以ZX藥業的會計信息失真為例,闡述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原因;危害;治理對策
一、會計信息失真分類
與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視角差異會計信息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資金變動的財務信息,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是評價經營業績進行再生產或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失真,簡單的說,就是會計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未如實反映經濟情況。
(一)會計信息失真分類
關于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國內外學者意見有所不同,歸其原因是分類標準的不同,側重點有所差別。本研究將會計信息的失真分為兩類:客觀性失真、主觀性失真。客觀性失真又可以劃分為規則性和技術性兩種類型。重點研究主觀性失真。主觀性失真是建立在人們的法律意識上,分為合法性和非法性。合法的會計信息失真包含盈余管理,而會計造假、會計舞弊等違法行為,屬于非法的會計信息失真。1.盈余管理。一般認為,是為了獲取私人收益而有目的的干預對外財務報告,是對財務報告進行的深加工,使財務報告有所偏重,同時也損害了公眾的利益。盈余管理的主體是企業管理部門在盈余管理中,“唱主角”的是公司經理、部門經理和董事會。盈余管理的客體主要是公認會計原則、會計方法、會計估計。盈余管理在企業中是一種利弊同存的管理方式。2.會計舞弊。會計舞弊也叫會計造假,是指行為人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為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故意違背真實性原則,違反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和規章規范,導致會計信息失真的行為。會計舞弊行為一般包括虛增收入、提前確認收入、收益性支出資本化、隱瞞重大事項等。
(二)會計信息失真:投資者視角與經營者視角
不同視角的人對會計信息失真的理解有所不同。對上市公司而言,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使得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明顯的利益沖突和信息不對稱。投資者往往無法獲得完全的信息,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督監控手段,經營者為了自身的利益會使投資者蒙受損害以獲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會計信息的使用者認為,企業的一切活動都要如實反映經濟的真實與可靠性,一旦未達到這個目標,就會出現會計信息失真問題。而會計信息的提供者認為,企業一切活動完全反映經濟真實是無法達到的,因為會計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估計和判斷,并且會計的客觀環境也限制了會計真實性,對于一些業務,當會計師依照會計準則進行了恰當的處理,就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問題。
二、上市公司及其信息的概念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信息是上市公司可以依照法律的要求,真實、具體、準確地反映公司的經濟活動、財務狀況及相關事項等信息。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以ZX藥業會計信息失真為例ZX藥業在2007年正式上市,獲得了很多榮譽稱號,是吉林省著名的商標品牌。2010年以前,ZX藥業很少被人所知曉,因為其發展狀況不佳、經營業績較低。2010年是個轉折點,在這一年之后,公司在人參產品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經營業績也因此突飛猛進,2010年就有6.4億元人民幣的營業總收入,比2009年增長了150%,2011年獲得了巨大利潤。從表面上看是經營業績的巨大成功,然而,仔細研究發現,ZX藥業存在一系列的關聯方交易活動,供應商和大客戶都屬于ZX藥業這一集團公司的管控,因此該公司可以對其進行任意的調整。同時,ZZ會計師事務所常年與ZX藥業合作,出具審計報告,并未披露ZX藥業存在的關聯方交易,對其行為進行包庇,是嚴重的審計錯誤。像ZX藥業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許多企業股權較集中,上市公司尤其明顯。股東在上市公司的日常業務經營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股東“一股獨大”,使得股東會濫用職權,從而引起了會計信息失真。由此,概括出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單一、市場機制缺失、市場行政化,很多企業為了發行股票上市,避免退市,都從事了合法但不切合實際的盈余管理來實現利益最大化,謀取個人的私利。同時,很多國有企業的大股東占有絕對優勢,很可能進行關聯交易,占有公司的資產,損害小股東的利益,同時進行股權結構的人為分割。比如,“藍田股份”為了獲得更多的銀行貸款,采取虛增銷售收入、減少銷售成本的辦法。由此看來,會計信息失真受資本市場的影響很大。
(二)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一股獨大”是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控制股東與上市公司在財務、資產等方面的分離不徹底,上市公司經常會發生內部交易、轉移資產等問題,有時候也會為了自身的利益,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很多會計人員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未做到謹慎性,會在不經意間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無論在業務素養,還是職業道德方面,都與會計的規范化和法制要求有很大的差別。
(三)內部控制制度缺乏
企業內控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和及時糾正會計中的錯誤和舞弊現象,防止會計信息失真。內部控制如果完善,應使經濟業務活動按適當的授權進行,保障交易和事項的金額正確,使得賬實相符。一旦公司的內部控制不健全,很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形成錯誤的財務報告,最終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很不利。
(四)監督機制不健全
很多企業會計負責人是企業直接聘請的,他們的工資福利等是企業經營者直接決定的,這就造成很多會計負責人是為企業經營者服務,使得會計信息不是真實的反映。很多企業會聘請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和監督。盡管我國目前注冊會計師社會監督發展越來越好,但是仍然存在著漏洞,很多職業范圍較狹窄,對鄉鎮企業沒法做到完全的審計。而且當今社會注冊會計師的競爭較激烈,難免會有人為一己私利而不顧職業道德素養,使得審計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狀況。
(五)執法不嚴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近年來,我國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規以規范會計信息的真實,防止造假現象發生。但是,很多完善的制度也無法阻止利益主體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財經法規制度可以起到預防經濟領域的違法行為發生,減少發生的頻率,杜絕違法行為的發生,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對違法者予以嚴厲處罰,起到一定的防范作用。很多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有章不循、隨意性大,從而出現違法行為,加重了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
四、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會計信息失真會導致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沒有可以利用的價值,不僅對企業的經營者產生影響,還會對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產生影響,會使使用者沒法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從而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擾亂了國家的經濟秩序,誤導了政府的宏觀調控決策。
(一)誤導政府的宏觀調控決策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下,政府部門會為國有企業出資,扶持國有企業的發展使其可以有效運營,更承擔著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職能。會計信息失真,會讓政府部門沒法得到有效的數據,對宏觀經濟形勢不能做出合理的預測,那么政府就很可能做出不恰當的宏觀調控政策。每年國家統計局都會要求上報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但調查發現很多數字仍然水分大,中央部門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進行更正,這會加大政府部門的運行成本,對其經濟的正確決策產生不良影響,降低了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效能。
(二)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經濟不正常運轉
在市場經濟運行中,誠實守信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市場上存在著很多競爭主體,這些競爭主體會通過公平競爭,使市場達到平衡。但是,很多上市公司偷稅漏稅、虛增收入、提供虛假的財務報表,擾亂了政府部門和國家正常的經濟金融運轉秩序。有一些企業為了上市,通過不切合實際的估價,壓低國有資產價值,更有甚者會將國有資產占為己有,使得國有資產流失現象嚴重。
(三)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投資者會根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作投資決策,而虛假的財務報告無疑會誤導投資者的決策,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比如,美國的“安然”造假一案,一旦查出來,股價會大大下跌,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貸款機構也承受了損失幾十億元的代價。更為嚴重的是,這會使投資者失去投資的信心,很多投資者不再相信公司提供的財務數據。
五、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政府部門要完善相關法律
我國現有的法律制度還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的發展,很多信息失真現象出現,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為了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減少企業信息失真現象發生,政府部門應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使上市公司經營活動有法可依。同時,加大對不法分子的懲罰力度,實施民事賠償制度,讓不法分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為此承擔相應的責任。雖然我國的信息失真現象很多,但是完善的民事賠償制度并未建立。
(二)外部監督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由于有一些注冊會計師缺乏獨立性,這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與注冊會計師之間不可以有利益往來,否則會影響會計信息的獨立性。應尋找并建立一個第四方,即相對于企業的管理者、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和委托人是獨立的。第四方把企業的審計資金交給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行使的是審計委托的權利,是可以代表公司股東的利益的一個群體。這樣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制度可以保證獨立性,實現審計的功能,發現企業內部財務數據的問題及時指出,減少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發生。
(三)公司內部的治理結構要完善
一個企業的運營是否有序進行,除了一些相關的企業制度和政策,企業的領導者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領導者的內部控制意識,會影響企業內部控制作用的發揮,也會影響企業的未來發展。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加企業的效益。加強企業的審計工作,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對自己的內控狀況做出相應的分析和總結,最后出具一份報告,會計師事務所針對評估報告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議。上市公司應多多借鑒國外企業的成功經驗,建立合理的內部監控體系,加強對會計信息的監督,對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并處理,使內控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
參考文獻:
[1]滕菲.淺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J].商場現代化,2014(3):153.
[2]向宇.淺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制度[J].中國經貿,2013(22):171.
[3]秦玉文,王淼.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5(2):152-153,222.
[4]劉晶晶,畢克如.談會計職業道德———以紫鑫藥業為例[J].中國市場,2015(27):156-157.
[5]郝玉貴,劉李曉.關聯方交易舞弊風險內部控制與審計———基于紫鑫藥業案例的研究[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2(4):26-35.
[6]馬瑛.論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6(1):129,138.
作者:馮柔倩 方真 單位:1.沈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2.沈陽化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