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校會計教學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會計教學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校會計教學思考

    摘要:“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教學改革是必然趨勢。從時代推動、教改需要、就業促進等方面剖析“互聯網+”與會計教學的內在聯系,從高職院校的學生素質、硬件設備、教師觀念、信息源等方面,找出制約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因素,充分運用“微博”“微信”“網絡課堂”等現代網絡教育資源,創造開放的會計教學環境,可以提高會計教學質量,更好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思路

    步入21世紀后,“互聯網+”是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的重要標志,是現代信息技術與社會各行業進行深度融合的新階段,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引發了包括金融、商貿、服務等社會諸多行業的一系列變革,出現在線教育、在線旅游、在線娛樂、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作為職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會計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也受到“互聯網+”的深遠影響。高職院校應當主動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剖析“互聯網+”給高職院校會計教育教學帶來的巨大影響,積極推進會計教育教學改革,探索“互聯網+”的會計教育教學模式,加快培養創新型會計人才步伐。

    一、高職院校傳統會計教育教學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不斷加大會計教育教學經費投入,探索開設新課程,修訂新課標,興建實訓基地,加強校際學科交流,強化財經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教師自身實踐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等方方面面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社會滿意度并不能完全令人滿意。

    (一)學生接受能力偏低

    相對于其他普通高校學生來說,高職院校學生對新知識、新事物的認知能力相對偏弱,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再加上會計理論知識十分抽象,初學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部分學生在學習一學期之后仍然不明白“借”“貸”含義,不理解會計分錄,不能完全理解會計要素,賬務處理經常稀里糊涂。久而久之,產生(畏難)恐懼心理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即使勉強學了一點理論知識,卻也支離破碎。

    (二)教師觀念有待改變

    教師隊伍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人才培養的質量。在當前以經濟為中心的環境中,高職院校教師的經濟收入、福利待遇等均不如重點普通高校,其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其勞動價值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致使部分教師工作主動性缺乏,提高教學水平的愿望不強,新制度新法規學習不深,自身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還有些差距。另外,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夠,流于形式,教師深入到制度規范、業務全、設備比較完備的大中型企業培訓交流機會少,實踐經驗欠缺。

    (三)教學設備陳舊

    目前,很多職業院校會計教學仍然是“一支粉筆走天下,一塊黑板寫春秋,一本教材定乾坤”,現代化的會計教具和教學手段十分有限,硬件設備落后,會計實訓器材缺乏,會計模擬實訓室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實訓基地不足,實訓課成了名副其實的“副課”“加時課”,不能將原理與實務、手工記賬與會計電算化、會計核算與分析有機結合,不能滿足學生學習會計專業知識的需求。[1]

    (四)缺乏互聯網思維

    從學校角度看,部分高職院校重視樓堂館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忽視信息化建設,校園網投入不足,形成信息孤島。從教師角度看,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青年教師對新技術、新知識的接受意識和應用能力較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會計教學中,愿意在互聯網平臺上與學生交流互動。由于青年教師占比不大,大多數教師由于受傳統理念、知識水平、綜合素質、認知能力等諸多因素影響,會計教學過程仍以一灌到底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為主,授課教師采用自己熟悉方式,照本宣科,向學生進行機械的、單向的信息傳輸,缺乏信息交流,致使這種“教與學”信息傳輸與接收的有效性、時效性和針對性大打折扣,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師雖然勉強完成了學院分配的會計教學任務,但身心疲憊,沒有“傳道授業”的成就感。基于以上種種情況,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中,有不少人學業不精、業務不熟、做事浮躁。而用人單位所急需的是來則能戰、戰則能勝,專業知識熟記于心、業務嫻熟干練、溝通能力強的財務人員。高職院校培養的畢業生依然走不出“三三制”的怪圈:三分之一畢業即失業、三分之一能找到工作、三分之一能找到會計工作(即使找到會計工作的,也大多數是最基礎的收銀員、出納員之類)。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數約1600萬人,其中,正在從事或曾經從事會計工作的約72%,沒有從事會計工作的約占28%。

    二、“互聯網+”高職院校會計教學內在要求

    為保持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可持續發展,應本著客觀性、規范性、實效性、可操作性原則,運用現代技術和網絡教育資源,打造一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轉變教學方式為手段、增強就業技能為宗旨的開放的會計教學環境勢在必行。

    (一)時代的需要

    互聯網一直以來被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產物,標志著人類文明進入到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時代,人們有意無意間享受到了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和多彩,交往方式、購物方式、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互聯網的身影滲透到社會的各行各業、各個方面,順時代潮流者昌盛,逆時代潮流者終將被摒棄。隨著時展,會計信息處理需要更實時、集中、規范、高效,預算管理、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等制度需要更完善,根據環境變化參與動態預測和分析、提供實時決策支持的地位要求更突出,互聯網技術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為會計理論體系演進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可見,會計教育教學也應跟上時代步伐,接受時代洗禮,適應時展。

    (二)教改的需要

    隨著高職院校互聯網建設的不斷推進和完善,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會計教學應用將成為當前會計教學改革的首要內容。通過搭建會計教學資源數據庫,客戶端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實驗實訓室、手機等進行直播或查看錄像,提高精品課程的利用率,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增強教學效果,提升會計專業建設整體水平。“人盡其才,悉用其力”,既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學生想學學不到,名師分不公等各種不利因素,又能極大地調動教師的授課積極性,又有助于激發學生對會計知識的學習興趣。[2]

    (三)就業的需要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高新型、智能型企業的蓬勃發展,用人單位對財務人員需求也發生很大變化。原傳統行業財務人員普遍年齡偏大、素質偏低,急需大量實操能力強、文化程度高、閱歷豐富、管理能力強的會計人員。用人單位對會計人才的需求就是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目標,而傳統會計教學過程較為死板,與企業的要求相差甚遠,學生在走入工作崗位之后不能迅速適應企業的要求,傳統的會計教學必須改革。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人才市場需求,要按照“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的方向,及時調整培養方案,探索培養模式,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力求達到學校與企業零距離、學習與工作零距離、會計理論與業務實踐零距離。

    三、“互聯網+”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途徑

    “互聯網+”會計教學將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到高職院校的會計教育教學中,成為會計教育教學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手段。

    (一)開設“兩微”課堂

    “兩微”是指隨著新媒體廣泛應用而興起的“微博”“微信”,其中:微博即微博客的簡稱,是一種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與獲取的平臺,是一種“一對多”的開放的傳播媒體;微信是騰訊推出的手機即時通訊服務應用程序,是一種“一對一”的閉環的交流工具。網友既可以通過微博獲取會計教學信息與服務,也可以通過微信獲取會計教學信息與服務,只需要添加一個微信號就可以集中查看相關信息。在會計教學領域開通“兩微”課堂,是高職院校會計教學改革的有益探索與創新,有利于收集教、學、研等大量粉絲,了解企事業單位、社會對財務人才的實際需求,還可以主動實操視頻,上傳優秀會計教學案例,只要能上網就可以隨時學習、隨時提問,隨時答疑。[3]一是有利于開拓教學新陣地。院校各系部、各教研室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開設專欄,及時并更新政府部門制定的一系列會計、稅收、工商等財經法規,引入在線精品課程、在線題庫、在線交流、掌上高校等教學資源,作為會計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積極回應學生、企事業單位、學生家長和社會關注的問題,利用微博、微信及時處理學生反應的問題,解疑釋惑。二是有利于搭建交流新平臺。依托參與度高、互動性強的微博平臺和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實現學校與企業、教師與學生、校內與校外的實時交流,拓展教育教學新思路,打破授課與學習的時間約束,突破會計教學場所的空間限制,進一步增強會計教學的廣泛性、主動性、時代性和鮮活性,更好地團結、組織、發動廣大粉絲,加入到會計理論研討、優秀案例分析、實訓操作等大討論,真正達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實現需與求的無縫對接,實現師與生的互動交流。三是有利于開辟教學新模式。借助“兩微”能以更直接的方式了解學生心聲,聽取企事業單位意見,接受群眾、家長和社會評判,有利于以開放、平等、包容的心態與學生平等交流、友好溝通,增強互動、拉近距離,讓更多的人來關注會計教學工作,實現學生由被動、消極地學習向主動參與、積極融入轉變,教師由呆板、枯燥的說教向積極引導、因材施教轉變。

    (二)積極利用“網絡課堂”

    網絡課堂是基于互聯網采用音視頻傳輸以及數據協同等網絡傳輸技術,模擬真實環境遠程在線互動的教學課堂。相對于傳統會計教學方式來說,會計網絡課堂以直播的方式網上授課、在線解決問題,教與學活動圍繞互聯網進行,教師在網上教,學生在網上學,信息在網上流,線下線上互動,具有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提升學習效率、跨越教育資源制約降低學習門檻等明顯優勢。[4]一是教師授課更自主。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要嚴格按照事先安排的授課時間和地點授課,否則將造成嚴重的教學事故。近年來,不少高校為了擴招或改善辦學條件而搬遷到城效或更遠的地方,而大多數教職工仍居住在城區。因此,他們不得不在往返家與學校之間浪費大量時間,疲于奔波。開通網絡課堂后,教師可以足不出戶在家參加會計教學,不但可以節省往返學校時間,調節個人作息時間,還可以自由選擇授課地點。根據授課內容需要,可以在家、教室、實訓室之間隨意切換,還可以與企業合作把網絡課堂搬到企業財務室,甚至是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輕松進行資源調用、板書切換、白板動畫演示、向移動終端實時傳送教學資源等。網絡課堂的開播,使整個會計教學時間充裕、地點適合、過程可視、效果明顯。二是學生學習更自由。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要在規定時間、固定地點,跟隨事先安排的任課教師按既定課程學習,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靈活性。在網絡課堂方式下,時間任你挑、內容任你選、教師任你選,完全模擬真實課堂場景,學生學習身臨其境,可以不用到教室而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進行學習,可以隨時將學習成果通過圖片、文檔、聲音等方式上交給老師,既節約了時間,少了搶坐占位等麻煩事,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空間,又培養了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同時,網絡課程還有自動錄制、回放功能,學生學習更方便、更靈活。三是學校排課更輕松。傳統會計教學模式下,由于受班級數量、學生人數、學習地點、上課時間等限制,以及任課教師數量、能力、精力等影響,學校在編排課表時煞費苦心、焦頭爛額,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目的。在網絡課堂情況下,這些問題都不復存在,迎刃而解,不但大大節省了學校辦學成本,還解放了一部分會計專業教師,使他們有更多精力從事更深入的教學研究或教學實踐活動,以進一步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增強學生就業能力。總而言之,隨著“互聯網+”的興起,社會將需要更多“互聯網+”會計人才,會計教學線上線下的繁榮必將出現,高職院校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充分利用網絡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等,趨利避害,不斷豐富和完善會計教學手段,牢牢把握時展脈搏,使會計教學贏得更廣闊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秦榮生.“互聯網”時代會計行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5(12):20-24.

    [2]高千榮.王英霞.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4(5):107-109.

    [3]楊穎燕.“互聯網+”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微課建設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31):229-230.

    [4]劉廣麗.“互聯網+”時代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探討[J].企業文化,2016(7).

    作者:胡明杰 單位:淮北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天堂成人在线观看| 成人777777| 九九九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小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a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欧洲成人全免费视频网站|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欧美成人久久久|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8X视频网站入口|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成成人看片在线|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综合网|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欧美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