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進展與不足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發展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理論研究者和企業管理者總結出很多內部會計控制方面的經驗,這表明內控問題已經逐漸引起社會各界包括實務界和理論界的廣泛重視。中國政府的相關部門也積極地出臺一些和企業內控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力推動我國企業內控的發展。這些發展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
1、企業內控范圍不斷擴大
企業的內控范圍隨著內控理論的不斷發展而逐漸擴大。內部會計控制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會計研究,而是將范圍延伸至包含內部會計控制在內的整個企業大環境,重視企業的內外環境對內部會計控制的影響。例如,《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一文明確表明:“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以及貨幣資金的安全完整負責。”這說明包含企業管理部門在內的內控環境對貨幣資金有著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后期出臺的《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更是創造性地表明內控的實施機制應該是以企業本身為主體、以政府的監管為動力、以中介機構的審計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三管齊下,各機構相互監督、相互促進。要求企業自身建立起健全的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度,實施內控的自我評價機制,并將各個責任單位與全體職工實行內控的情況歸入績效考察的評價體系;國務院的有關監察部門有權利對企業建立和實施內控的詳細情況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明確企業能夠依照法律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本企業的內控有效性,并且出具書面審計報告。
2、重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內部會計控制強調安全性的同時,也側重提高經濟效益。隨著會計職能的逐步擴大,現代內部會計控制研究早已突破了過去的防弊查錯的目的,強調不僅要注意防范風險,還要注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企業的管理者、會計審計人員應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把會計審計工作放在內部控制和經濟效益上,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做出科學評價,并提出建設性意見,為企業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出謀劃策。
3、將外國經驗與本國國情相結合
既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也要充分考慮到中國的國情。我國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制定,能夠做到符合相關的國際標準,與國際接軌,同時也能考慮到中國人的語言習慣、中國企業的發展歷史以及中國企業的實際情況,使之在語言上便于理解,在實際中易于操作。
4、注重企業內部結構的嚴謹
在企業內控的規范制定上,要注重內部結構的嚴謹性。從我國已制定的有關內部會計控制的規定來看,這些規定既重視了企業內控法律的嚴密性,又考慮到企業內控結構的完整性,主要包括四個部分,即總則、一般性原則、主體內容和附則,層次明晰,內容嚴密。在整體結構的設計上不斷與國際接軌,日漸趨向完美。
5、注重形式與內容的結合
內控規范要重視形式與內容的結合,不僅要注重形式的完整性,還要重視內容的實際性。我國所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上突破了之前內控規范注重要素形式的先例,采取直接將規范細化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具體實質。這些實質內容主要包括:實物資產、貨幣資金、工程項目、對外投資、籌資、成本費用、采購付款、銷售收款等相關經濟業務的會計內控。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我國逐漸形成較為系統、完整的內控會計規范體系。
二、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不足
我國的會計內控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有著明顯的不足。這些不足主要體現為以下五點:
第一,從整體上看,我國會計內控規范還沒形成系統,沒有較為成型的理論和規范體系。目前,雖然已頒布和實施了幾部與會計控制相關的法律與規范,但從內容上看理論性過強,在現實中操作起來較為困難,且就完整性而言,內控規范還不能滿足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求。
第二,多方面的條件限制和影響了會計內控的職能發揮。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將工作中心落腳于日常的核算,從而忽視了會計內控的職能發揮。這主要因為一些企業的會計工作者和管理者不能及時地更新觀念,導致整個會計部門職責模糊,監督控制職能不明確,沒能真正地發揮會計內控的作用。第三,會計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限制了內控職能發揮。目前,我國有許多企業存在人員素質低下,技能水平不高等問題。會計人員不能及時跟上企業發展的腳步,很多會計人員欠缺企業管理理論知識,嚴重影響了會計控制職能的發揮。
第四,沒有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體系,內部會計控制流于形式,缺乏實質。許多企業忽視內控的重要作用,習慣依賴行政指揮,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還存在家長式的管理現象。甚至有的企業內控制度僅僅只是一些零散的文件,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更談不上科學合理和相互銜接、相互制約。
第五,很多企業缺乏強有力的內部監督,內部的審計制度較為薄弱。我國有很大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內部監審制度。有的企業雖有建立會計審計制度,但制度形同虛設,沒有發揮實際效應。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企業的審計人員素質低下,業務水平不過硬,不符合監查工作需要。更有甚者,一些企業的會計人員中飽私囊,以權謀私,利用職務之便私開銀行賬號,私設“小金庫”。這些情況直接或間接地導致了企業內控秩序混亂,管理體系出現漏洞。(本文來自于《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雜志。《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三、小結
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企業內控的制約“閘門”沒有辦法發揮它的應有作用。為此,我國相關的職能部門、企業管理者和理論研究者都應該更新觀念,提高會計的管理職能,加強會計崗位的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促進會計工作質量的全面提高。結語隨著經濟和技術的飛速發展,長期以來,在社會經濟和企業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會計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巨大挑戰。本文通過對中美兩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情況的對比及美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的探討,希望對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有些許意義。
作者:董毓偉 單位:長春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