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大型設備投資管理會計應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公立醫院尤其縣級公立醫院對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普遍缺乏科學的決策依據,對設備的使用效率未能充分挖掘。而管理會計具有多種科學的評價方法,在醫院進行大型醫療設備投資決策中能夠幫助其做出正確的選擇,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設備使用率。本文在分析管理會計在醫院大型設備投資中應用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了管理會計在醫院大型設備投資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管理會計在醫院大型設備投資中應用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管理會計;公立醫院;設備投資
一、醫院管理會計的特點
(1)管理會計是內部會計。管理會計是為醫院的運行決策提供服務,對經營管理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進行專業解析,對內部管理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建議,不對外公開,不承擔法律責任。(2)管理會計是經營性會計。管理會計為醫院的戰略目標服務,更多的是對醫院未來的醫療服務活動提前進行規劃和把控,將面向未來放在首位,對過去的分析是為了更好地經營現在和放眼未來。(3)管理會計具有靈活性。管理會計不受傳統的會計準則和制度的嚴格約束,在工作中靈活運用各種現論為指導,大大超出了傳統會計要素的基本框架。(4)管理會計從業要求較高。由于管理會計需要豐富的知識體系、靈活多樣的管理經驗以及扎實的財務功底,是醫院涉及學科最廣的工作崗位之一,對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具有很高的要求。
二、醫院管理會計的重要性
1.有助于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醫保預付制的實行特別是病種管理、疾病診斷分組管理的逐步推開,為醫院收入設定了天花板,醫院的規模效應不復存在。管理會計運用DEA(數據包絡分格法)可以了解醫院的運行效率和規模效益,運用本量利分析可以預測醫院保本量,為醫院的規模決策提供依據。2.有助于醫院成本的精細化管控管理會計是會計的核算功能運用到管理上,運用管理會計對醫院的運營成本進行管控,能有效去除無效作業成本,提高醫院的運行效率,調整醫院的成本結構,在醫院內部挖掘成本控制的潛力。如運用作業成本法對服務項目進行核算,與臨床路徑相結合對DRGs(疾病診斷分組)進行成本控制等等3.有助于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從醫院的成本控制重點、戰略目標發展方向等方面選取指標,設計醫院全面預算考核體系。選取指標時要綜合考慮各方向性指標的權重,正向指標、反向指標、無方向性指標等都要占有一定比例。4.有利于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建立考核模式醫院應運用管理會計強化固定資產管理,建立固定資產內控機制,對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維修、清理等各個環節實施有效管控,對各部門的權責進行制衡。資產購置要進行可行性分析論證和科學評估,避免固定資產的盲目采購。加強對醫療設備的投資效益分析,將資產管理與績效考核掛鉤,建立固定資產績效考核模式。
三、管理會計在醫院大型設備投資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未能參與評估決策導致醫院盲目投資公立醫院尤其是縣級公立醫院購買大型醫療設備進行決策時,普遍缺乏充分的市場調查和科學的可行性論證,沒有運用好管理會計的專業方法進行測算和評估,僅憑臨床醫生的要求或同類醫院也購買了某設備的攀比心理盲目做出非理性決策,購買時沒有考慮實用和最佳經濟效益原則,片面追求高大上,致使耗費大量財力購買的貴重設備長期處于半閑置狀態,沒有發揮應有的經濟效益,導致醫院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浪費了寶貴的醫療資源。2.未能指導科學管理,發揮設備最佳經濟效益目前,醫院大都采取自我管理的方式進行設備管理,科室人員缺乏經營意識,沒有本量利的專業知識,不清楚設備的固定成本是多少,變動成本是多少,平均每天的保本量是多少,不會科學地預約病人,統籌利用設備開機時間,致使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未能發到最佳狀態,影響了預期的經濟效益。
四、加強管理會計在醫院大型設備投資中的具體應用
大型醫療設備是一家醫院綜合實力的象征,是臨床專科建設和診療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如何對大型醫療設備投資做出正確決策、對其運營進行科學的預測、評估和管理,醫院的管理會計大有作為。例如,某縣級三級乙等中醫院2018年通過貸款投資購買了一臺1.5T磁共振,通過管理會計的分析方法,做出可行性分析和評價,具體實踐如下。1.1.5T磁共振設備的基本資料設備總投資720萬元;預計凈殘值0;年折舊率16.7%;設備使用年限6年;每日預計檢查部位30個;每年預計工作日360天;每部位平均收費400元;每部位消耗材料、水電等費用50元;年維保等費用65萬元;年貸款利息36萬元;人力成本30萬元。2.財務營利能力分析(1)靜態投資回收期法。靜態投資回收期是設備投入運營后每年產生的現金流量現值來收回原始投資需要的年數。該指標是反向指標,數值越大說明需要的回收時間越長,風險越大;數值越小,說明需要的回收時間越短,風險越小。設備投入運行后每年產生邊際貢獻378萬元,減去不包含折舊的固定費用131萬元,凈現金流量為247萬元,第三年末累計現金流量現值為48萬元,第四年末累計現金流量現值為155萬元,通過計算靜態投資回收期為3.24年,第六年末累計現金流量現值為533萬元。(2)保本業務量分析。保本點,又稱盈虧平衡點,是指該數值的業務量下設備的業務收入正好等于該設備的運行成本,不盈利也不虧本。1.5T磁共振按檢查部位進行收費,藥品費根據檢查需要另行收費,與本方法計算無關。每個部位收費400元,單位變動成本中膠片40元,水電費10元,邊際貢獻350元;每年維修保養費65萬元,每年的工資總額30萬元,每年的貸款利息36萬元,設備折舊費120萬元,每年分攤醫院管理費5萬元,每年的固定成本總額為256萬元;年保本量=年固定成本/邊際貢獻=7315(個部位),預計工作日為360個,日保本業務量20.3個部位。磁共振日保本業務量為20.3個部位,只要每天做的部位數達到21個,便可保本。(3)保利業務量分析。保利業務量是指設備在使用年限內提前收回投資并獲得預期利潤額所需要達到的業務量。假設醫院在5年內收回投資,以設備使用期最后一年收入扣除相關成本作為最基本的投資收益,則每年的折舊額為144萬元,每年的固定成本總額為280萬元;年保利量=年固定成本/邊際貢獻=8000(個部位),預計工作日為360,日保利業務量22.3。只要每天做的部位數達到23個,便可保證基本收益。(4)經營安全分析。也稱安全邊際分析,是通過醫院預測的業務量與保本業務量的差額來算出盈余的業務量,再通過算出的盈余業務量與預測的業務量做比值,便可得出安全邊際率。通過安全邊際率的大小,判斷項目的安全程度,小于10%為危險;10%20%值得注意;20%30%較安全;30%40%安全;大于40%很安全。1.5T磁共振的安全邊際率=(預計業務量-保本業務量)/保本業務量=32.3%,屬安全范圍。(5)敏感性分析。是研究投資項目對各種影響因素的敏感程度。該指標是正向指標,系數越大,則越敏感。本文考察該項目的抗風險能力,則選擇了檢查部位數、收費單價和固定成本進行定量分析,檢查部位數、收費單價、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數分別是3.1、3.54和2.1,收費單價的敏感系數最高,因而對收費單價最敏感,其次是檢查部位數和固定成本。3.財務評價綜合各種指標:回收期為3.24年,該回收期在行業內屬于較短的回收期,風險較低;凈現值大于0(533萬元),具有投資價值;保本業務量日均21個部位,對比預計日均業務量30個,保本業務量有保證;保利業務量23個,對比預計日均業務量30個,基本收益有保障;保本工作日244日,對比預計工作日360日,富余近三分之一;安全邊際率是34.8%,屬安全級別,風險較小;敏感性分析得出該項目對收費單價的敏感度最大。可以得出結論:醫院投資1.5T磁共振方案可行。在預期工作量和預期工作日都能實現的情況下,該投資收益高、風險小。但要注意國家對大型設備檢查價格下調帶來的風險。360個預計工作日要求設備故障率很低,設備的保養要特別重視。
五、結語
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醫院應慎重考慮每一項重大錯誤決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管理會計中的凈現值法可以得出設備投資的方向性選擇和總體經濟效益;盈虧平衡分析法可以快速得出設備的盈虧平衡點;安全邊際分析法可以了解運營的安全程度等等,這些方法的運用可以加快醫院管理者的決策進程,優化醫院資源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醫院的預測及前瞻能力,減少盲從性,保證醫院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瑩燕.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商訊,2020(29).
2.葉守蘭.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工作中的實際應用.商訊,2020(27).
3.鹿雯.如何加強管理會計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究.商訊,2020(16).
4.許金葉,王夢琳.管理會計在大型設備投資決策中應用的理論與方法.財務與會計,2015(21).
作者:周劍宏 單位:靖江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