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淺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是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實踐技能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專業性實踐性都比較強,是一門純手工模擬實訓課程。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各高等院校財務類專業均已開展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學并對其基本流程實訓課程進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促使學生能在實習乃至畢業后零距離就業上崗。現分析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探索教學改革措施。
【關鍵詞】會計基礎;會計手工模擬實訓;教學改革
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是在基礎會計課程結束后,進而開展的手工模擬實訓課程,選擇模擬企業在12月份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來進行綜合模擬訓練,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中的模擬企業所發生的的經濟業務來進行賬務處理,填制原始憑證、審核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編制科目匯總表和試算平衡表,進行對賬和結算、編制會計報表、裝訂會計憑證等一系列流程,給學生接觸真實的經濟業務,創造一個現實的財務會計環境,使學生學習整套實訓操作流程和掌握處理經濟業務的具體方法,可以全方位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技能。
1“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課程特點
1.1課程性質
本課程以新的職業教育理念為導向,以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會計實際過程為主線進行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它歸屬于專業實踐課程課時安排,是會計專業學生的一門核心能力課程,是后續專業課程的必備基礎。通過實訓操作,進一步提高會計核算的基本職業能力,為今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
1.2課程設計思路
本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把教、學、做三者相結合,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為本位,以實踐為主導”的教學思路。在課程組織教學上,打破原有的理論課按知識點安排教學內容的模式,完全以會計實踐工作流程和會計循環過程來組織安排教學,把部門崗位實訓模式和項目任務實訓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注意知識的關聯性、整體性和系統性。課程內容以一個模擬工業企業的相關資料為背景,要求學生采用真實的賬單表,按實際工作的步驟,依次完成從建賬到日常處理、期末處理、編制會計報表等一個完整會計期間的全部會計工作,并根據各階段具體會計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導,引入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基本核算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搭建一個會計工作的仿真平臺。通過實訓,讓學生熟練掌握企業實際會計工作中建賬、日常業務處理、期末處理以及會計報表編制等基本技能,從而能獨立完成一個小型企業的各項看空間核算工作。
1.3課程目標
當今社會,企業對會計專業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財務人員不單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扎實的手工賬操作能力。即使現在各大中小企業都是用軟件做賬,但是對做賬基本功的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力和專業操作技能,并具備良好職業素養為教學目標。課程教學不僅要體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三全育人”,同時也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學生在學習基礎會計課程的基礎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獲得從事會計工作以及參加會計專業技能考試必需知識及技能的職業能力,自覺養成愛黨愛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和標準的意識及敬業、誠信、友善的職業道德,同時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綜合、獲取信息以及交流與溝通、團隊協作、創新意識等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1.4能力目標
(1)能迅速的適應各個會計工作崗位,對會計相關業務有深刻的了解。(2)能夠依法依規并結合企業情況設立會計賬簿。(3)能正確規范地填制企業的原始憑證。(4)能正確審核企業各種原始單據和原始(包括自制憑證和外來憑證)。(5)能正確分析企業發生的基本經濟業務,并做出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相應的記賬憑證。(6)能夠根據會計憑證及相關資料正確登記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和日記賬等。(7)能夠正確進行會計對賬和期末結賬。(8)能夠正確進行錯賬更正。(9)能正確編制會計賬戶試算平衡表。(10)能夠正確編制會計報表并能正確保管會計憑證裝訂和會計資料。(11)熟悉企業應交納稅種的計算,并能進行納稅申報表的填制及申報;提高調查和撰寫報告的能力。
2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2.1開課時間不合適、學時不夠充足
2.1.1開課時間不合適。基本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這門課程開設在大一第一學期,原則上應在學習完基礎會計課程的基礎上開展模擬實訓課程,但是基礎會計有62課時,兩門課程是不同的任課教師,往往在即將開展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時候,基礎會計課程才學習到總課程的1/2,當實訓課程中需要建賬、審核原始憑證、編寫記賬憑證時,學生一臉茫然,基礎知識沒有學習完,不懂何為建賬、何為T字賬、何為試算平衡,在進行實訓操作時候學生就會不知所措,實訓課程的教師就要一邊講基礎會計的知識,一邊講實訓課程內容,增加教學任務,實訓效果差。2.1.2學時不夠充足。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這門課程共有48個課時,教材中的經濟業務量大,單單初建賬就需要花2-4個課時的時間,在學習審核原始憑證時候,學生無法完全理解原始發票,而是習慣性地通過描述后的經濟業務來編制分錄,一旦通過原始發票來得知經濟業務類型時,就一臉茫然,不敢下筆,教師在授課時就需要花大量時間去講授,學生就會產生惰性,等著老師講授后直接搬寫分錄,就難以主動學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加上業務量大,學時不夠充足,學生更加沒有時間去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發現問題,而是機械式地照搬課本。
2.2案例內容和范圍不夠廣泛
企業在實際經濟業務上的內容是不同的業務類型,但是課本上的業務量雖然大,但是類型少,并且還出現重復性的業務。例如:從銀行提現備用、賒購原材料、賒銷產品、計提稅費、計提折舊等等,相同的經濟業務多次出現,占用資源,重復的編寫相同的會計分錄,耽誤時間的同時,局限在課本上的案例,其他的經濟業務得不到接觸和鍛煉。
2.3教材上的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弱
現實工作中,企業產生的經濟業務類型是不同的,時間節點也是各不相同的,財務人員收到的原始發票也是來自不同的行業和企業。而現有的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是把實訓需要的經濟內容固定在課本中,任課教師和學生看到全是連貫系統的經濟業務流程,無法向老師和學生們反映憑證傳遞的過程和環節。學生無法清清楚楚地了解原始發票的歸屬,哪一份是給財務人員,哪一份是給稅局。同時所得到的原始發票都是正確樣板,學生無法學習審核、辨別哪些是錯誤的原始發票,更加無法得知哪些原始發票是不規范的。但是掌握審核原始發票是否真實、合法、合理、規范這項專業技能,是財會人員必不可少的并且非常重要的業務能力,如果在實訓過程中無法學習和鍛煉,也將無法掌握這項基本的技能,走到實際工作崗位中就會不知所措,沒有審核原始發票是否正確的意識。
2.4學生獨立實訓能力差
全班45人,在進行模擬綜合實訓中,近1/3的學生不動筆,原因是怕寫錯,編制記賬憑證時無法判斷自己寫的是否正確,便用鉛筆撰寫,等到老師講解答案的時候再擦掉鉛筆寫的分錄,用水性筆重寫,因此在編制記賬憑證時就耗費大量時間。有的同學干脆不動筆寫,等待老師核對答案時,直接搬寫,不主動思考。有的同學自信心不夠,或者專業基礎知識薄弱,每寫一步就問一次(但是他們的操作都是正確的),不問就等待著不動筆,實訓效果既差進度又慢,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擔任觀摩的角色,左顧右看,課后直接照抄同學的答案。
2.5不合適的實訓教材
現在的很多教材都很優秀,但是不一定就合適所有的學生,部分教材業務量大,經濟業務類型很豐富,可以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有些教材都會配備相應的收、付、轉憑證,各種賬簿和報表,題目中標注使用何種憑證或者賬簿,這樣方便同學們的使用,直接裁剪下來就能使用,但是無法鍛煉學生對憑證和賬簿的區分,一旦脫離課本,直接面對單據時候就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是無法勝任崗位工作,不能獨當一面。面對配備好的賬本材料,有的學生的惰性就顯示出來了,連裁剪都省略,直接在書本上寫,最后直接原封不動的上交實訓結果,最后的憑證裝訂都省略了,裝訂的學習也沒有得到鍛煉,選擇合適自己學院學生的教材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
3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3.1合理安排開課時間和教學課時
本門課程應調整開課時間,讓學生在學習完基礎會計這門課程之后在進行實訓操作,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好專業基礎知識,這樣在實訓中才能將基礎理論知識和手工操作技能結合起來,一邊鞏固、運用基礎知識,一邊學習實訓操作技能,學生很容易聽懂,也容易學會具體操作方法。同時,該課程應增加課時數,讓同學們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認識原始發票,去實踐和探索經濟業務類型,增加課時數也能讓任課老師有更多的時間講授和拓展知識點,也給同學們更多的時間去理解知識點,鞏固知識點,理解了操作流程,學生做起實訓操作會更加得心應手。如果無法實現增加課時,在教學方式上,教師需要多引導學生多研究,主動預習,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可以提前咨詢任課老師或者網絡查詢,培養學生有一種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意識,加深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從多方面考慮問題,舉一反三。
3.2選擇適合的教材
縱觀現狀,想要在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中取得良好的課堂效果,選擇適合的教材非常重要,因為模擬實訓教材是實訓教學工作中的輔助工具,但是實訓所用的教材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經濟業務內容狹窄,案例類型重復單一,真實性不強。教學實訓中選擇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不僅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體驗和了解現實企業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經濟業務,也可以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和解決突發問題的能力。教研室應該召集任課教師,聽取教師建議,多看教材案例,選擇一本最適合發展需要的實訓教材,才能更好地開展教學實訓課程。
3.3校企合作,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業務
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踐相結合,依托校企合作單位,聘請行業、企業中的技能型人才來擔任兼職教師,聘請實踐操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參與人才培養的制定和課程建設的制定,兼職承擔實踐教學,給學生講授實際操作技能和傳授操作經驗,指導學生進行實訓操作,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地的觀摩和學習,讓學生了解實際的經濟業務情況,同時可以更加真實的接觸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彌補校內實訓教師實訓能力薄弱的地方,提升實訓質量,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3.4組建實訓小組,分享實訓結果
在實訓課程中,可以組建實訓小組,每一個小組代表一個企業,組員代表會計人員,在開展建賬、審核原始憑證、登記賬簿時,小組內成員可以互相討論,教師講授和演示操作之后,每小組獨立進行實踐操作,每次課程結束前20分鐘,教師講評各小組的實訓成果,選擇正確的實訓作品來演示和表揚,給撰寫正確的實訓作品的組員加分,并讓該組成員向其余小組成員分享實訓經驗,實訓中哪一步容易出錯,怎么樣能避免錯誤,這樣同學們可以主動思考問題,主動進行實踐操作,避免不敢動筆、不想動筆的現象,即使有的學生開始時候不會,但是在學生相互分享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學習。
4結語
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對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提高會計實操技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及綜合職業能力發展為目標,基于工作過程和任務,以企業會計崗位工作過程,將教、學、做相結合,讓學生對職業、對工作、對企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心態,養成基本的職業素質。按職業能力遞進過程計設為五個項目,本課程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以校企合作和實訓基地為依托,使學生在實踐中、工作任務中有針對性地掌握知識,培養會計技能,突出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以后從事會計工作和職業生涯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占國,馬紅燕,呂曉燕.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J].立信會計出版社,2019(10):10-11.
[2]楊瑞芳.高職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教學情景設計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6(26):183-184.
[3]周陽.淺談基礎會計綜合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9):136-138.
[4]麥素歡,梁麗麗,高琳.淺談會計手工模擬實訓課程的教學改革[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155-156.
作者:李亞婷 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