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形勢下的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基礎工作會對會計實踐產生一定作用,并且決定著會計內部控制水平與會計工作的整體性水平,一個好的會計基礎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會計信息質量的迅速提高,混亂無序的會計工作不僅會造成會計信息失去一定的真實性,同時還為財務違法操作和會計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機。基于此,探討了當前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新形勢下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提出了一些建議。
引言
隨著經濟變革的不斷深化、各種法律法規的日益健全以及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會計的工作環境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雖然會計規范法則具備指導意義,但是也有著很多地方無法對全新的環境加以適應。所以,探討新形勢背景下會計基礎性工作規范不僅可以確保會計的信息質量,而且對強化會計工作水平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會計基礎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1.1企業組織變革
跨國公司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產物,是企業參加國際競爭以及不斷發展的重要趨勢。以國內市場為基礎的國內企業,一直以來都是朝著多元化和國際化的趨勢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國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對外投資凈額已經超出了現實利用外資的投資金額[1]。隨著企業的跨國發展,企業的規模也在逐漸增大,而怎樣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已經成了新背景下的重要內容。
1.2會計的法律環境變革
會計是一種通用的商業性語言,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有著非常關鍵的溝通作用。為了促進企業走出去,我國對會計準則不斷地進行修訂和完善,進而促進國際會計的基本準則朝著一個方向發展。并且,隨著資本市場的日益發展以及對外開放進程的加快和各種金融危機所展現出的各種問題,我國在信息披露以及內部控制等層面也強化了管理[2]。當前,我國企業在跨國并購的過程中依舊有多種不足,但是隨著國際貿易增多,各個國家經濟合作也不斷增加,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法律環境也在不斷地產生著全新的變化。
1.3信息技術帶來的改變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等當代信息技術的大規模使用,不管是企業的信息化還是社會的信息化都變得越來越成熟,大量的信息計算、存儲、傳輸等已經變得更加高效便利,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會計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流程。
2當前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部分企業會計機構設置不健全,人員規劃不合理
按照相應規范,各個單位應該按照業務的相關要求設定相應的會計機構,并且按照要求配備出會計工作人員。對會計崗位所進行的設定應該落實好崗位責任制,既可以一人一崗,也可以一崗多人、一人多崗,但是要實行相應的定期輪崗制度,并且會計人員的配備應該就內部牽制作用進行充分展現。但是,就最近幾年的相關調研而言,其情況并不理想。一方面,會計人員的儲備無法緊緊跟隨企業的發展趨勢,新設立或者是新收購的相關單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無法進行提前或及時有效的配備。另一方面,因為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一些財務會計人員依舊按照傳統形式對單據進行核查、制單等一系列復雜工作,并且人員配備缺失使會計工作的質量以及工作成效受到了一定影響[3]。再者就是輪崗制度只是表面工作,并沒有深入落實,一些會計工作人員,從就業到離崗一直都在一個崗位。此外,內部牽制較差,財務分工沒有做到權責分明。
2.2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會計核算不夠規范
財務管理制度是公司管理中最為基本的一項制度,應該從公司成立初期就按照相應的業務特征進行規劃和設定,并且按照現實狀況所產生的改變進行優化。但是在現實中,一些單位只是按照上級單位的一些制度或者是所在公司的相關文件來替代管理體制,而且還有部分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缺少相應的可操作性。不夠健全完善的制度造成了會計核算產生相應的不規范性,對于同一種事項或交易,不同的會計處理人員的處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差異,對會計信息的真實程度帶來了不良影響[4]。
2.3會計檔案管理缺少規范性
工作留痕、財務檔案不僅是會計工作的最終成果,同時也是會計人員工作職責的重要體現,也是單位經濟活動的重要記載。所以,相關規范需要各個單位對會計基礎工作中的留痕以及檔案管理工作加以關注,但是也有些單位依舊存在缺陷和不足,只注重紙質檔案、缺少對電子檔案的關注。而有些單位的會計管理檔案并未轉交給相關檔案管理部門進行管理,而是由財會人員進行管理,同時也沒有相應的會計檔案管理清單和移交清單。還有單位對那些保管到期的檔案并沒有進行銷毀,導致新檔案無處放置。也有一些單位只是對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憑證等會計資料的管理加以關注,沒有重視對合同、附表以及票據存根等相關資料的管理[5],沒有根據會計檔案的管理年限要求對資料進行管理,使近期的會計材料不完整,查詢之前的資料沒有相應的依據。
3新形勢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建議
3.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建財務共享中
而要想創建出財務共享中心,就一定要具有全面性的認識。創建財務共享中心不只是單一地設定出一個部門與配備全新的系統,而是對傳統形式下的會計部門以及會計崗位進行發展和革新。因為財務部是一種綜合性管理部門,同時也是對信息化技術利用相對較早的一個部門。所以,大多數企業的共享服務也是通過財務共享進行的,但是不能單純地理解成只屬于財務部門管理的事情。
3.2重新定義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設置合理的會計崗位
隨著財務共享中心的創建,傳統形式下的會計從業人員資格也會產生一定的改變。特別是當前取消了對會計的從業資格考試,也就意味著失去了相應的入門標準。所以,對會計從業人員的資格進行重新定義并且設定出科學合理的會計崗位是非常重要的。在財務共享中心模式的背景下,大多數的基礎性工作都是由系統實行,而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對系統進行復核、維護、財務信息對比、財務整理分析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跨級人員的相關要求,并且對集中處理業務來說,所面臨的情況也相對煩瑣,所以應該強化財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責任感。
3.3健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并實施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內部控制的環境產生的重大變革。大多數的審批都要通過網絡進行審批。所以,創建一套能夠高效運營的信息系統是最為基本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對人員管理權限的設定、賬號安全、操作日志記錄等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創建,需要進行一定的關注。另外,要強化內部審計以及對內部控制。審計的關鍵是從傳統形式下單一的財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審計,逐漸轉變成對所有制度所進行的有效性審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執行風險加以控制。
3.4健全完善會計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企業中的會計管理制度,是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有條理的重要方式。企業應該強化對會計基礎工資的嚴格規范管理,并且強化考核程度,進而創建出科學有效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在一定時間內,對內部會計的執行狀況進行審核以及考查,規劃出具有可行性、制度化的相應審核體系,并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對企業的各個部門進行協調,主動配合會計基礎工作的相關要求,將會計基礎工作和企業利益、財產安全以及國家法律法規進行有效結合,使會計工作在經濟管理中的有利作用得到充分展現,進而使企業中的經濟效益獲得極大提高。
3.5創建單位內部審計以及社會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是企業中內部經濟監督的重點,其主要意義為在企業中逐漸形成自控機制,能夠對會計的行為主體、經濟業務以及處理事項等進行監督和管理。內部審計的實行,能夠及時地發現、改正企業的會計資料、核算、財務的支出收入以及經濟業務中的各種不合理、不完善的狀況,能夠維持企業效益以及企業財產安全,進而促進監督會計基礎工作的持續穩定運行。社會審計能夠給予企業專業性的引導以及公平公正的評價,推動企業管理水平以及財務質量的提高。
3.6強化自身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養
嚴格規范相應的會計人員聘用體制,將公開招聘和內部選拔進行有機結合,并對應聘人員的基本素養、能力以及業務水平等進行整體性的調查和測試,進而保證受聘人員可以適應工作中的各項要求;規劃業務能力審核體制,實行優勝劣汰的用人方式,進一步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成效;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加以關注,強化系統性的業務知識以及對法律法規所進行的學習,強化業務人員自身的職業修養以及業務能力。
4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處理數據的普遍應用,電子數據在未來會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只有保證合理控制下的數據安全性,電子數據才會獲得肯定。電子數據和其他數據在進行移交的過程中,移交的具體內容應該保證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可以進行讀取或給予相應的讀取平臺,進而為之后年度會計檔案的查詢和使用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德茹.新形勢下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8):308.
[2]陳鵬.新形勢下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研究[J].交通財會,2018(01):29-33.
[3]陳鵬.新形勢下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問題探討[J].齊魯珠壇,2017(06):34-37.
[4]陳玉秋.新形勢下高校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研究[J].商業經濟,2017(08):176-177.
[5]萬文強.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中外企業家,2017(17):57,66.
作者:王小勇 單位:威海大光華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