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與解決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越發激烈,若是想要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企業必須要提高會計成本核算工作水平,穩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成本核算工作對現代企業的經營、決策有著重要影響,而目前許多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基于此,筆者在下文中以A企業為例,對其成本核算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以期為廣大從業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成本核算;現代企業;會計工作;問題;對策
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企業的業務范圍或越來越廣泛,所以成本核算工作相對更加復雜,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制度顯得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近幾年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深化,現代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為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就必須加強對成本核算的探究以及案例分析,以為其提供可靠的理論支撐。
一、A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A公司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是一家制造企業。A公司內部采用“傳統線性”管理模式,董事長下屬總經理,總經理分管兩個副總經理,副總經理分別負責財務部、會計部、研發部、生產部等。在成本核算方面,A公司主要將不同的產品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結合不同種類的產品,結合產品生產流程以及各個部門對新產品制定定額成本,實現產品核算。每30d,生產部門核算員匯總材料消耗情況,然后編制成文件報送至財務部門,車間統計人員清點產品數量,編制統計表。生產中消耗的輔助材料、主材、人工費等,根據當月實際產出的產品量下的定額成本,作為分配依據開始計算[1]。
二、A公司成本核算現存問題
(一)生產成本分配不合理A公司制造成本的分配方法是目前多數生產制造企業所廣泛應用的“平均分配方法”,也就是統一的將成本平均分配到成本對象上。但是,不同的產品在資源消耗上難免存在一定的差異,這種分配方法就會導致成本核算出現偏差。A公司為了優化成本核算流程,將產品生產費用根據產品的重量進行分配,然后以重量為基礎,將這些生產費用分配到不同的產品上,所以產品越重,其承擔的成本額也就越大,但是這種核算方式,雖然較為簡便,但是A公司生產成本和產品重量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密切關系[2]。如A公司生產的1號產品和2號產品的重量相當,但是1號產品制造工藝相對簡單,且A公司的制造經驗豐富,所以成本消耗相對比較低。而2號產品應用了當下新興的智能技術,制造時間長,且成本耗費高。
(二)成本核算內容不全面現代制造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難以避免會產生諸多生產廢料,即便是營銷類企業也會產生諸多多余的物資,這一問題是一個暫時無法避免的客觀性問題,但是制造企業需要原材料驅動,營銷企業需要物資來促進業務開展,所以這部分的成本也是企業運作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但是A公司在這方面的成本核算上,將最終產出的廢料作為固定成本然后平均分攤到產品成本上,這種分攤方法從總量上來說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卻沒有考慮到產出的廢品是非正常廢品還是正常產出廢品。如,非正常產出的廢品有可能是設備故障、人員失誤而產出的,這部分成本就不可計入產品成本。A公司這種成本核算方法,其實就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產品核算成本,提高了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難度[3]。
(三)核算責任分配不合理在成本核算體系中,成本核算人員、作業人員應該及時的、全面的溝通,共同探究成本核算中的責任。A公司在成本核算責任分配方面的問題,可謂是多數現代企業成本核算工作都存在的問題。A公司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基層,大多認為成本核算工作是財務部門的分內職責,但是實際上,A公司財務部門在成本核算方面所采用的資料數據,大部分都由其他部門所提供,其他部門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數據流轉存在的問題,就會直接對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影響。而將所有責任都歸結在財務部門,難免會導致成本核算工作的調整難以開展,工作水平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其他部門在數據統計方面的工作質量也難以得到改善[4]。另外,對成本核算工作的不重視,會直接對核算體系的完善程度造成影響,通過調查分析發現。A公司并不具備一個規范的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體系,各個部門所統計的數據內容得不到有效的監控,無法實現科學化審核,從而對最終核算成果造成影響。并且,部分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相對滯后,成本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有待提升,不能滿足在“新常態”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發展需求。雖然A公司有關成本核算構建了相應的工作制度,但是工作制度只是大體的規定了成本核算工作目標以及禁忌,有關成本核算只有簡單的公式,沒有結合A公司的實際情況提高成本核算方法的有效性,這些問題均會對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嚴重影響[5]。
三、A公司成本核算問題解決對策
(一)規范成本分配標準如上所述,A公司以重量來分配成本的方式極其不合理,A公司必須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構建一個規范的、完善的成本分配標準。鑒于A公司為制造企業,建議采用“成本作業法”對其成本分配方法進行完善。A公司的生產制造流程比較清晰,且公司歷經幾十年的發展時間,其生產制造工藝也相對成熟,所以就可以A公司現有的生產流程來實現對成本的合理分配[6]。結合A公司的實際情況,假設產品1、2、3為同一個訂單中的產品,并且這三種產品也為A公司常生產的產品,流程、工藝相似度較高,可具體劃分為初步加工→精加工→檢驗→包裝。然后就要根據成本動因,將成本費用歸結到不同的生產環節,實現有效的成本分配核算。如,初步加工,成本分配就可采用公式“初步加工成本分配率=初步加工成本/產品重量、初步加工成本=初步加工分配率/產品定額”,根據“作業成本法”,對1、2、3成本進行計算,而這個階段的制造成本包含設備折舊(163元)、電費等(350元),最終列出成本計算表(如表1、表2)。
(二)拓展成本核算范圍A公司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項的成本核算內容,在廢品產出方面,將合格產品、非正常廢品、正常廢品區分開來,進一步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如,可將正常產出廢品、非正常產出廢品兩個項目歸集到“廢品產出”會計科目下,然后將非正常廢品損失歸結到當期損益,正常廢品損失歸結到生產成本。如此一來,就能夠提供更加全面、詳細的成本核算數據,為公司決策提供更加精確的數據支撐。其他項目也是如此,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細化成本核算項目。
(三)優化成本核算方法現代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作業成本法、品種法、分步法等。如,A公司本身生產業務較為繁瑣,生產過程相對復雜,所以在直接成本核算方面,就可采用直接分配方法。為進一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提高其他部門在成本核算方面的參與度,就需要將成本核算細化,逐步分層,實現不同部門、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有效匯總,同時構建詳細的工作規程、制度、問責體系,實現標準化、規范化的成本核算,避免出現人為錯誤。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成本核算對于現代企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A公司目前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可謂是我國諸多企業成本核算的一個“縮影”,廣大從業者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并在工作中結合企業內部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分析。
參考文獻:
[1]秦靜.探討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長江叢刊,2018.
[2]郝新萍.淺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153.
[3]高紅艷.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7(21):186+188.
[4]鄭洪洲.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4):125-125.
[5]孫方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會計師,No.257(02):41-42.
[6]王晶.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J].中國商貿:銷售與市場營銷培訓,2018.
作者:葉品霜 單位:浙江正泰儀器儀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