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問題和對策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企業面臨的內外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為了生存及發展,必須提升會計核算能力,切實發揮財務預測、管理以及決策的能力,提升企業整體營運效能。在中國的中小企業中,會計核算不規范的現象非常嚴重。近幾年,隨著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完善,財務監督力度逐漸加強,會計核算不規范的問題雖然有所減輕,但是類似核算主體不明晰、建賬不規范等現象還是屢屢發生。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情況,總結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希望可以改進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水平。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核算;財務監督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經濟、促就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前,面臨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加深、中美貿易摩擦升溫、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化等大環境,企業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為求得生存及發展,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管理,提升整體運營能力。會計核算是企業的管理工具,通過對日常性經濟業務的基礎性核算,對企業運營中財務狀況進行整體把握,為資產管理、經營運作、財務預警等財務工作提供基礎性數據,提高企業經營預測及決策能力。當前,我國中小企業中存在會計核算不規范的現象較為突出,例如核算主體不明晰、會計人員素質偏低、建賬不規范、混淆會計科目等,這些均會導致會計信息質量偏低,影響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及發展,為此需要高度關注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問題。
1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會計核算主體不明晰,管理人員不重視會計工作
中小企業很多是從小作坊成長起來的,大部分采取家族式經營模式,所有權和經營權不分離,容易導致內部管理混亂。部分中小企業的所有者法律觀念淡薄、管理水平不高,認為會計做賬就是應付稅務檢查,意識不到財務核算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作用,更談不上對財務工作的監督和指導。有些所有者個人資產與企業資產不分,把企業當成是家里的金庫,將家庭成員的日常開支混入企業經營開支,隨意在企業中拿錢、拿物,導致企業資產流失、數據失真。更甚者部分所有者還將權威強加在財務工作上,干涉會計核算工作,授意會計人員做假賬、偷逃稅費等,使得會計核算的獨立性得不到保障。
1.2會計核算不規范,信息質量差
根據筆者的多年從業經驗總結,在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隨意性明顯突出,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建賬不規范,人為操縱利潤時有發生不可否認,目前中國企業的稅負水平相對偏高,稅費問題困擾了很多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國家出臺多項稅收優惠政策,目的是減稅降費,提升企業競爭力。但是認為不做“兩套賬”企業就沒法“減輕稅負”的觀念在很多管理人員心中卻根深蒂固,甚至是很多財務人員也有類同認知。有些中小企業甚至將會計人員是否會做“兩套賬”作為招聘標準。中小企業中存在“兩套賬”“多套賬”的情況比比皆是。近幾年,隨著金稅三期上線、央行和銀監會對銀行大額資金往來進行監控等措施的出臺,對規范企業財務建賬和會計核算起到了一定的震懾效果,但還是有一些中小企業存僥幸心理,挑戰大數據的威力。有些中小企業面對審計或其他外部機構檢查出問題時,喜歡用“會計核算依靠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同種業務不同的會計可能有不同的賬務處理方式”為由開脫責任。在中小企業,部分會計人員或因自身水平問題,或因配合個別領導達成特定利益,置會計核算基本原則不顧,濫用職業判斷,通過不規范使用“預提費用”“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待攤費用”等科目及混淆會計政策變更、估計變更及重大差錯調整等各種手段來操縱企業利潤的。(2)原始憑證不規范、記賬憑證簡單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及體系相對不完善,財務人員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完整性方面的把控和監管能力通常不夠,導致原始憑證不規范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原始憑證填寫的經濟業務與取得發票業務不相符;購買物資僅憑發票報銷,無相應的申購審批程序及驗收單或入庫單等;物資出庫不辦理出庫手續,無領用人簽名等,這些均可能導致賬實不符、數據失真,引發企業資產流失和運營風險。記賬憑證簡單則通常體現為會計填寫記賬憑證時,摘要過于簡單,或將不同經濟業務單據附在一張憑證上記賬,目的在于含糊經濟業務的實際情況,為自己躲避外部稽查或達成操縱利潤等各種目的尋求“合理解釋空間”。
1.3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素質普遍不高
企業的會計人員是會計核算的執行者,他們水平的高低對會計核算質量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產生重大影響。中小企業因薪酬水平、發展前景等綜合因素,往往很難引進及留住高質量會計人員。會計是專業性很強的崗位。世俗觀念中,很多人覺得“會計越老越吃香”,這說明從事財會工作要非常重視經驗和學習的積累。但在實際工作中,因管理者的不重視或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會計人員本身工作繁重等因素,很多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幾乎沒有任何學習或培訓的機會,即使是財政部規定的每年后續教育學習也大多停留在表面上,敷衍應付。在中小企業,因經濟業務單一、會計核算簡單,很多財會人員即使從業多年,其實并沒有積累太多的實操經驗,對專業能力的掌握還停留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或工作中其他同行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以為自己從事著“越老越吃香”的職業,憑經驗能應付日常賬務處理即可,而忽視對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和更新。長久下去,導致知識老化、理念落后,必將面臨被淘汰的結局。有些中小企業的所有者出于“任人唯親”理念,安排自己親戚、朋友做會計;或出于成本考慮,隨便找個兼職會計記賬。因這些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均無法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
2改善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對策
2.1企業管理人員要提升意識,為會計核算創造良好的從業環境
中小企業管理人員要提升自身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重視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認識到會計核算是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數據支持,數據信息的及時、真實及準確性將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決策和長遠發展。同時,中小企業所有者要加強法律及財務知識學習,轉變傳統的“粗放式”管理理念,保證企業會計核算的獨立性,認識到會計核算的主體是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和資金流量,自覺抵制公款私用、公物私拿,保證個人資產和企業資產分離,自覺遵守財務制度,按財務流程辦事,以身作則影響企業其他員工,為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創造良好的從業環境。
2.2完善財務制度,強化內部控制
中小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想在競爭中贏得一席之位,必須要根據企業實際運營狀況做好會計基礎核算工作,提升會計信息質量,做好科學的分析與預測,切實發揮財務管理效能。中小企業首先要建立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促進企業會計核算明確化,讓各項會計工作以及監管部門的工作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出現問題時能及時發現并糾正,能將責任落實到人。其次,財務人員應加強法律、制度意識,嚴格按照會計準則、財務制度進行會計核算。工作中堅持原則與職業操守,自覺抵制不正之風。除此,中小企業還應強化內部監管和控制工作。針對會計核算中出現的種種不合規的做法,企業要加強監督力度,定時進行檢查,逐步完善內審制度,切實提升會計相關憑證的嚴謹和真實性,加強會計核算的原則性,避免出現各種人為操縱利潤及造假的現象,切實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
2.3招聘、培訓雙管齊抓,切實提高財會人員素質
現代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是企業經營發展的第一資源。中小企業要在復雜環境中贏得競爭及發展,關鍵在于引進高素質人才。目前,中小企業的財會人員專業水平總體偏低,素質參差不齊,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質量,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提升財會人員素質刻不容緩。第一,轉變觀念,招聘高素質人才。中小企業管理者要轉變財會人員招聘“唯親是用”觀念為“唯才是舉”,切實招聘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到企業中來,采用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等多種策略,切實留住人才。想要真正的做到這一點,中小企業管理者就不能只做表面工作,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空喊口號,而是應該真正地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人才的選舉、管理上,給予人才良好的待遇,注重對人才的激勵。中小企業管理者應對現有激勵制度進行完善,提升人才的工資待遇與福利待遇,除此之外還必須要為人才樹立長遠的發展目標,讓工作人員能夠看到個人發展的希望。只有真正的做到這一點,才能夠避免人員流動,以工作團隊整體素質水平的提升帶動企業的發展,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第二,加強財會人員的日常培訓。打造高素質的隊伍,除了從“源頭”抓好,中小企業還應創造機會并鼓勵現有財會人員加強學習。首先,財會人員要加強法律法規學習,熟練掌握財經政策及法律法規,將依法合規理念貫穿實踐工作,降低會計核算的隨意性。其次,財會人員還應加強財務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專業水準,確實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最后,財會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的學習和培養,只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能力卻不注重職業道德的培養,很容易導致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出現問題,所以中小企業管理者應合理樹立企業文化,讓財會人員能夠從企業文化中感知到正確的企業價值觀,這也有助于他們在實際的工作中堅持原則和底線,自覺維護會計核算的獨立性。
3結語
會計核算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財務工具,高效嚴謹的會計核算能為管理人員提供高質量的財務數據和信息,為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當前中小企業想在激烈競爭中贏得生存及發展,管理人員要高度重視會計核算工作,為會計核算創造良好環境,完善財務制度,強化內部控制,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及培養,圍繞問題和困難,采取相應有效的措施,才能促進中小企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晉.新常態下企業會計核算問題與規范路徑解析[J].中國市場,2018(06).
[2]鄭志豪.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建議探討[J].納稅,2019,13(04).
[3]謝釗旭.會計政策、會計方法選擇與會計職業責任[J].現代經濟信息,2019(05).
[4]王會.企業會計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北方經貿,2015(09).
作者:肖鳳妮 單位:珠海市公安局警務保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