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實驗教學模式變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慕課是近幾年來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對高校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論文分析了慕課對會計實驗教學模式帶來的變革,設計了四種新的實驗教學模式:經營實體型會計流程業務平臺開發建設模式;會計涉外部門仿真業務平臺開發建設模式;會計核算主干課程實訓平臺開發建設模式;資金籌措與資本運作平臺開發建設模式。論文還設計了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應達到的目標。
關鍵詞:慕課;會計專業;實驗教學;模式變革
一、幕課環境的挑戰性
(一)幕課對大學理論課程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
慕課(MOOC或MOOCs),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它發展于過去的那種資源、學習管理系統以及將學習管理系統與更多的開放網絡資源綜合起來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1]。幕課的內容和特征是:1.通過幕課方式進行課程學習的注冊人數多達數萬人。2.幕課是一種開放式的學習方式,凡是想學習的、興趣濃厚的學生都可以進來學習。3.幕課是一種在線課程。課程以視頻的方式掛在網上,學習的時間、空間靈活;學生對學習的結果隨時進行評價,隨堂測驗、考試等。4.實行教學互動。學生不僅自我管理學習進度,自動批改作業、相互批改習題、小組進行合作等,還能在網上提出問題5分鐘后能得到反饋。根據以上幕課的內容和特征可見,慕課對大學里的教學過程產生了極大的挑戰,最突出的變化是“在線學習”。理論課程的主講老師及其團隊把主要精力放在“在線課程”平臺建設與開發應用上。它再也不是當今校園里“一師一堂”的上課模式,也不是廣播電視的“一講一聽”學習模式,也不是網絡環境學習軟件的自我應用或在線應用的學習模式,也不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函授教學、專線輔導等形式的遠程教育模式,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興起的一種教學視頻網絡公開課的共享模式,而是將學習資源、眾多學生參與、學習管理靈活等課程教學同開放的網絡資源密切結合的新的課程學習開發模式。
(二)幕課對大學實踐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
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實驗教學,首先要研究它的大前提“實踐教學”。對于“實踐教學”這一概念的外延,不同的學科、不同的研究視角、不同的辦學層次都有不同的解釋。近幾年來,我國學者研究這一問題較為突出的觀點有四種:一是認為實踐教學涵蓋“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社會實踐”三個層次[2],前兩個層次的主體是實驗教學;二是以知識驗證為主的實驗教學和以能力訓練為主的實踐教學模式[3];三是實踐培養目標、實踐教學環節、資金扶持力度、實踐教師隊伍等方面綜合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4];四是認為實踐教學涵蓋了實驗、實習、實訓、考核(評)等環節[5]。國外學者著重研究實踐教學體系的指導思想、核心內容和保障主體。Brown和Duguid(1993)提出了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民主平等師生關系,倡導教師不僅是學生的指導者,更是學生的合作者。Stephenp.Robbins(1997)從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教師細節等方面制定了科學的、個性化的實踐教學體系[6]。不管怎樣解釋實踐教學的定義,有兩點是共性的:理論教學的內容要同實際結合;學生要有現場情景的感性體驗。幕課在這兩點上發生了突變:各種理論知識要結合的實際場景可以通過攝像等方式進行加工制作,再現在學生可以隨時點擊的“在線課堂”上;學生通過登錄“虛似經營實體”進行“在線互動”體驗現場活動。因此,幕課解決了“大眾化”教學背景下學生難以完全“實踐化”的疑難問題,實驗教學老師實驗教學投入的重心不再是過去對實驗教學活動的“有序組織”,而對實驗教學活動的“在線制作”。
(三)幕課對會計實驗教學產生了極大的挑戰
會計是一門專業知識“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驗教學十分重要。我國高等院校在會計實驗室進行的實踐教學不外乎這么幾種狀況[7]:進行“會計認識實習”,即把現場財務部門的會計資料(經報批處理的“會計檔案”)移交財會實驗室,組織會計專業學生參觀;進行“會計專業知識實習”,即在財會實驗室進行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的專業實習、進行財務管理的專業實習等;開展專業主干課程的實驗;進行會計崗位技能的訓練等。在國外,很多高校的商學院或管理學院的會計專業一般與會計師事務所或者企業都建立比較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即所謂的“CooperativeEducation”,直接讓在校學生到事務所或企業帶薪實習,一般期限為一年,以期形成一定的會計實際工作能力。畢業的時候,這種帶“CooperativeEducation”的學生找工作時就非常有優勢,視同有實際工作經驗。所以,各個大學里有“CooperativeEducation”的專業招生都很走俏,學生只有成績好才能獲得這種機會,錄取的分數線也相對較高[8]。加拿大很多名校的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大多采用這種形式。如西安大略大學、滑鐵盧大學、渥太華大學和溫莎大學等[9]。在幕課環境下,原有的會計實驗教學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MOOCs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從而間接創造更多的時間開展實踐;通過MOOCs的全面數據統計分析功能,能夠針對學生實踐過程中的問題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依托教學平臺,使原來的“驗證性”實驗向“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擴展[10]。從以上分析可見,幕課對會計實驗教學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幕課環境下,不僅現場會計的憑證、賬簿、報表等資料以及會計工作的流程可以“視頻化”,會計核算的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可以“再現”,而且會計崗位操作的角色也可以仿真模擬互動,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簽證業務、稅務業務也可以讓學生“虛擬化”操作。因此,會計實踐老師的會計實驗教學不再是現場參觀、會計資料查閱、讓學生進行不完整性“頂崗”實習,而是突出會計虛擬實踐平臺的開發應用[11]。
二、幕課環境下會計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設計
(一)設計的思路和路徑
1.設計的思路。首先,研究幕課的內容和特征,為會計專業學生實驗教學提供幕課的環境;其次,針對當今大學生沒有工作經歷、缺乏實踐知識的缺點,將工廠、商場、公司、銀行、工商局、稅務局等實體通過攝像制作成“實體平臺”,一方面增強學生的現場的感性知識,另一方面為網站上建立“虛擬實體”提供基礎和條件;再次,將會計核算和理財兩大功能再現為會計專業知識應用的平臺,讓學生模擬現場進行會計核算,進行“虛擬創業”、“虛擬運作百萬千萬資本”,提高會計核算和理財的本領。2.設計的路徑。設置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路(路徑)是:依托“幕課”背景,虛擬企業經營實體,將企業會計核算工作和理財活動結合到會計主干課程中,以強化實踐的方式建立虛擬平臺;讓學生在這一平臺上仿真模擬訓練,掌握幕課環境知識,包括幕課基本知識、網絡環境知識、在線學習知識、視頻上傳知識等;仿造企業經營實體和工商、稅務、銀行部門的客觀條件,讓學生幕課環境下產生現場的感性認識,從而對會計課程學習產生幅射效應用,真正培養學生的會計職業品行[12]、會計核算和理財的本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的具體設計
1.經營實體型會計流程業務平臺開發建設的模式設計。會計為之服務的單位是“會計主體”,包括企業經營實體和事業單位實體兩類。其中,會計主干課程均涉及到企業“經營實體”,不僅會計的具體業務產生于企業經營實體的各個部門,而且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及其結果都在會計資料中反映出來。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學生由于沒有或很少有“經營實體”的感性認識,坐在教室里學習會計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以往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實習”,但因學生多不能完全實習“到位”。在幕課環境下,只要開發經營實體平臺,讓會計流程業務在這一平臺上運行,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將會計流程業務平臺開發建設的內容放在財會實驗室進行,包括:①業務平臺中企業或公司整體實景資料設計與制作,包括工廠整體實景資料、商場整體實景資料、集團公司整體實景資料等。②業務平臺中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實景資料設計與制作,包括:供應過程實景資料的設計與制作;生產過程實景資料的設計與制作;銷售過程實景資料的設計與制作。2.會計涉外部門仿真業務平臺開發建設的模式設計。企業創辦及其經營發生的事務和經濟業務不僅涉及到企業內部各個生產經營部門,還涉及到企業外部工商、銀行、稅務等部門,統稱為“涉外部門”。財會實驗室仿真業務平臺開發建設的內容包括:①業務平臺中涉及工商注冊、登記等仿真業務的設計與制作;②業務平臺中涉及銀行開戶、轉賬仿真業務的設計與制作;③業務平臺中涉及稅務發票事務、“國稅”和“地稅”納稅業務等仿真業務的設計與制作。3.會計核算主干課程實訓平臺開發建設的模式設計。我國《會計法》規定會計有兩大職能:一是核算;二是監督。會計主干課程中的“核算”課程包括:《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和《高級財務會計》。其中,《基礎會計學》是入門課,《中級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學》是會計核算的關鍵課程,《高級財務會計》是處理企業特殊業務的會計課程。前三門課程的實踐性最重要。因為它為后續會計課程的學習提供了知識基礎和技術基礎,統稱為“會計核算基礎課程”,配合這些課程進行的會計實踐訓練非常必要。財會實驗室會計實訓平臺開發建設的內容包括:①《基礎會計實訓》平臺開發與應用;②《中級財務會計實訓》平臺開發與應用;③《成本會計實訓》平臺開發與應用。4.資金籌措與資本運作平臺開發建設的模式設計。企業會計人員從事理財活動貫穿于企業會計工作的始終。企業理財活動包括: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運營或稱資本運作;資金回收等。高等學校會計學專業開設《財務管理》或《公司理財》主干課程幫助學生掌握理財本領。財會實驗室資金運作平臺開發建設的內容包括:①“大眾創業”背景下“企業創辦”平臺開發與應用;②百萬千萬資本運作平臺開發與應用;③理績效評價平臺開發與應用。
三、幕課環境下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應達到的主要目標
設置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應達到的主要目標是:讓會計專業學生通過網絡、視頻、在線的方式掌握幕課環境知識;攝制企業單位經營實體影像和事業單位運行主體影像融入會計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會計感性知識;通過創業基地建設、實訓平臺建設、資金運作體驗,讓學生掌握會計應用知識,最終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幕課環境下會計實驗教學創新模式同其目標的關系。
參考文獻:
[1]新浪網.什么是“慕課”
[2]蓋國強.加強實踐教學突出辦學特色培養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中國高教研究,2004(12):7-8,70.
[3]潘海涵,湯智.大學實踐教學體系的再設計[J].中國高教研究,2012(2):104-106.
[4]崔虹云、尚東昌、肖仲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163-165.
[5]楊睿.高職實踐教學涵義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4(5):79-80.
[6]郭新華,楊牡丹.基于協同理念的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J].經營與管理,2015(5):155-157.
[7]蘇海雁、楊世勇、朱學義.會計學國家特色專業分層次實踐教學建設的構想[J].商業會計,2013(11):126-127.
[9]周冶芳.構建會計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J].商業會計,2015(8):120-123.
[10]吳亭,董小,方妮.Moocs視野下工學結合會計實踐創新模式[J].經濟研究導刊,2015(6):177-179.
[11]朱佳俊,唐紅珍,劉進.分層遞進式會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7):176-178.
[12]余世榮.試述幕課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6(5):211-212.
作者:朱學義 呂延榮 單位:南通理工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