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開放教育及高職教育的一體化互動融合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處理兩類教育之間的關系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將分析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有機結合的意義,從創新教學模式、拓展教學深度等方面入手,研究教學事業穩健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開放教育;高職教育;融合研究
1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融合意義
近些年,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猛,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對于教育行業來講,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有效融合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在教學目標上存在一定共性,二者是彼此互補、彼此促進的關系,這為兩大教育機制的完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礎。
1.1高職教育有益于開放大學職業化
根據國內外的眾多成功案例可以得出,高職教育與開放教育的深度融合對于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具有積極影響的。開放大學不僅肩負對社會大眾進行學歷教育的重責,同時還要保障非學歷教育的有效開展,譬如與企業單位協作,組織職業技能、崗位證書以及社區教育等方面的培訓。可以這樣說,高職教育作為開放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開放教育的深度拓展以及職業性提升均具有促進作用。
1.2開放教育推動高職教育社會化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開放教育具有經濟性、高效性的特點。一方面,開放教育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搭建虛擬教育平臺,通過課程論壇、網絡視頻等形式為學生答疑解惑,在解決教學設備緊缺問題,降低教學成本的同時,還能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開放教育還開設選修類課程,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為學生的知識拓展營造便利條件,從而提高學生在人才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
1.3推動開放大學健康發展的契機
最近幾年,高職教育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比如說在社會認同、法律建設、就業規劃等方面的矛盾對高職教育造成了極其負面的影響。而開放大學的構建為高職教育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開放教育的靈活性,打破了傳統高職教學模式的空間限制,使高職教育緊跟時展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高職教育為開放教育提供參考借鑒依據,有效完善了開放教育在實踐培訓上的缺陷。因此,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各自優勢的充分發揮,為開放大學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融合的途徑
2.1創新辦學模式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已迎來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辦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開放教育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全面性以及終身性的基本特征。開放大學應該充分發揮優勢,革新教學理念,形成雙模式辦學、多模式辦學以及混合學習等等全新的辦學模式。以混合學習模式舉例,該種模式主張在恰當的時機,采用合理的教學模式,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從而使教學效果得以最大化。簡單來說,就是要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不僅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還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2.2探索職業教育新模式
社會發展賦予職業教育新的使命,開放大學需要與時俱進,實現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提升國計民生。具體來講,可以將開放教育的職業性以及開放性特點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學理念,打造全新的職業教學模式。近些年,農民工大量城市化,他們迫切希望能夠提升自身的職業化屬性,這為開放教育的貫徹落實打下了良好基礎。開放大學應該抓住機遇,以滿足農民工的實際需求為主線,轉變教學方式,創新教學理念,可以利用非全日制的教學模式,為其學習創造便利條件,有效提高當代農民工的文化涵養,促進社會和諧、穩健發展。
2.3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完美融合
開放大學肩負社會大眾學歷以及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重任,想要實現教學網絡全覆蓋,構建全國開放大學,就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建設開放大學,必須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探尋有效融合開放性以及職業性的途徑,實現資源整合,進而完善教育機制,為大眾的高職教育創造有利條件。比如說可以構建一站式課程服務平臺,實現高職教育與開放式教育的資源整合與資源共享,學員只需注冊賬號、登錄就可以在平臺上進行專業學習以及探討,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結語
總而言之,開放教育打破了傳統高職教育在時間以及空間上的束縛,實現了資源共享,為人們的學歷以及非學歷教育創造便利條件。同時,高職教育在實踐培訓方面的成熟經驗也為開放教育提供參考依據。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是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高職教育有益于開放大學的職業化發展,開放教育有利于推動高職教育的社會化發展,因此,開放教育與高職教育的互動融合是十分必要的,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相關教育機構應該革新教學理念,探索職業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有效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國計民生的提升,推動社會和諧、穩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建寧.與遠程教育相結合構建開放性高職教育新模式——淺論高職教育中網絡條件的應用[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23-26.
[2]王一兵.開放大學建設和發展的三個根本問題——國際比較的視角[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5).
[3]周稽裘.發展方式轉變與開放大學建設——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周稽裘先生訪談錄要點概述[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5).
作者:龐凌 單位:遼寧裝備制造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