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學生學為中心的電路綜合課程設計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以新理念引領本科課程建設。基于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OBE教學理念,以藍墨云班課為輔助教學信息化平臺,以電路課程為例開展以學生學為中心的教學目標、評價與反饋、教學活動、教學策略等方面電路綜合課程設計與實踐,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在整個學期中努力學習,最終達成教學目標,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關鍵詞:電路;學為中心;課程設計;實踐
一、引言
課程作為課程體系中的基本單元,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理念,課程是解決這個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思考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能否引導學生科學思維與方法,培養出面向世界和未來的創新創業人才?標準答案的教學方法,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還有沒有標準答案?掌握多少知識、會做多少題才能夠擁有面對未知領域時,能夠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可以有兩種選擇:繼續遵循傳統的教學路子、重復著我們以及教育領域其他教師沿用多年的做法;大膽地做些不同的事情—在我們課程中提供一些特殊的東西,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通過對電路課程教學目標、評價與反饋、教學活動、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綜合課程設計,在學期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保證課程具有足夠的挑戰度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整個學期中努力學習,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從而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二、電路課程綜合設計的總體思路和步驟
本課程教學改革重點從知識導向教學模式(強調教師教什么,重視輸入,重視知識的獲得與整理,學生按教師要求的方式學習)向能力導向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學到什么和能做什么,重視產出與能力,鼓勵批判性思考,推理,評論,反饋和行動)轉變,即: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進行教學模式轉變,從課程導向向成果導向轉變,從單一的質量監控向質量監控、反饋及持續改進轉變,全面實現工程教學的三個轉變。電路課程設計的總體思路采用以學習為中心的做法(又叫作“綜合性課程設計的方法”)來系統組織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課程根據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要求制定課程目標(學習目標),依據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反饋與評估(課程考核方式)以完成課程目標的達成。一門課程的綜合設計需要12個具體步驟,其中重要的設計步驟如下圖所示。下面針對電路課程對一些課程設計環節實現進行詳細描述。
三、多維度深層次課程教學目標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依據無論從布盧姆認識目標分類法的人類思維復雜程度的六個水平、基于OBE理念的知識、能力、素養要求等12條畢業要求,還是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綜合性的大學課程設計原則一書中提到的要求學生達成的6種有意義的學習成果,均要求課程進行多維度深層次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本課程教學目標制定依據主要為《河南工業大學本科課程教學目標與學習成果評估指導》《河南工業大學本科專業平臺課程質量標準》、基于OBE的工程認證標準及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
2.教學目標設計電路是測控專業學生進校以來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核心必修課,在整個電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電路課程理論嚴密、邏輯性強,有廣闊的工程背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工程觀點,牢固記憶和理解近、現代電路理論的基礎知識和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具體工程問題的能力。針對課程對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畢業要求及其指標點的支撐要求,制定出多維度深層次課程教學目標。
四、課程評估與反饋方法設計
課程評估主要分為認證性評估和教育性評估兩類。一兩次期中考試和一次期末考試的評估方式就是典型的認證性評估。電路課程評估采用教育性評估方法,教育性評估主要由前瞻性評估、目標和標準、自我評估和FIDeLity反饋這四個基本要素組成。教育性評估的基本目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監控和評價。
1.前瞻性評估在設計一個學期的課程評估手段時要努力設計前瞻性評估,在電路課堂上會注意多提出“能否運用所學電路知識進行實際電路分析和計算”等討論問題,例如提問“學了變壓器原理這節知識后,同學們能否想出現實生活里你用到了哪些是基于此原理的產品”,學生學以致用后,就會產生更多智力上的興奮與學習動機。在課程考核的內容和題型設計上要與課程目標相匹配,減小記憶性題目,增加與實際工程問題相結合的綜合性題目,確保課程目標的達成和對畢業要求指標點的達成支撐。
2.目標和標準所有的評估都需要一個目標和標準,因此需要圍繞課程教學目標來設計課程評價標準,即每一個評估方式對應支撐的教學目標,再圍繞支撐的教學目標來設計一些重要的評價標準。例如課堂表現中評價標準可選擇回答的正確率、參與討論次數等作為評分依據;課后作業、反思性寫作等選擇作業的正確率、總結的全面性和正確率等作為給分依據;小組匯報選擇內容正確性、討論答辯情況、文獻查閱情況等作為給分依據。
3.自我評估和FIDeLity反饋在評估環節的設計上,盡量給學生創造大量進行自我評估的機會,用標準評價其他學生的學習,用標準評價自己的學習,并根據評價改進自己學習。在電路課程評估環節中,小組匯報采用了自我評估方式。評價方式采用教師、小組互打分和自打分。FIDeLity反饋意為經常、迅速、有區分度的充滿愛意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反饋不是課程成績的一部分,評估是課程成績的一部分,因此經常的、迅速的反饋意味著每堂課或至少每個星期對學生進行反饋,反饋時間要短;有區分度的反饋是一定以一種清晰的方式區分優秀的和不夠好的學習表現;充滿愛意的反饋是要給予學生積極評價而不只是給以批評意見。例如:課堂表現采用網上實時反饋,向學生反饋其課堂表現評價結果,學生隨時隨地可進行查看,使其有機會反思自身并通過努力提高分數。每次課后作業成績在學生上交之后5個工作日內向學生公布,對學生作業進行批改,指出優點和不足。通過課堂討論和課下答疑討論區向學生反饋作業完成情況,和全班學生進行易錯點討論和解析。電路課程基于教育性評估理念設計了一種評估和反饋體系。三個班級的每位同學都能實時看到自己的學習狀況,及時與老師溝通或老師對成績有問題的學生提前關注,學習情況統計隨時下載分析。該體系支持并促進了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讓教師真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
五、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策略
1.全面主動學習觀設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應包含主動學習三要素,為學生創造主動學習三要素包含信息和觀點、經歷及反思。對具體的電路課程來說,設計了全面主動學習的三大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信息觀點,包括教程、參考書目、慕課、藍墨云班課資源等;創造豐富的學習經歷,課堂上可進行提問(搶答、專人、隨機)、討論、測試、小組匯報等教學活動,課外進行在線學習(視頻、微課……)、查閱資料、討論答疑、小組討論、電路仿真設計;反思性寫作,知識模塊學習和測試后反思,采取的形式可為知識的重難點總結、知識思維導圖。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對評估方式和課程目標的支撐關系。
2.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按照一定順序組織起來的一系列教學活動,教學活動之間相互促進。為了達成課程的教學目標,課程需要如何設計教學策略把各項教學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教學策略可采用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和加速學習,如在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知識模塊的學習中,可采用遞進式問題學習法。課程根據不同知識模塊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策略,引發學生主動學習,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結論
電路課程理論性強,學生剛接觸會覺得有難度、不好理解,本文有效利用藍墨云班課教學助手、微課、慕課等教學手段進行綜合課程設計與實踐,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整個學期中努力學習,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最終達成教學目標,為學生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今后仍需在課程目標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評估與反饋中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工程教育認證的理念和要求,全面實現工程教學的三個轉變。
參考文獻:
[1]吳巖.建設中國“金課”[J].中國大學教學,2018
[2]李曉云.基于成果導向的全程化課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與實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3]L•迪•芬克.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綜合性的大學課程設計原則[M].胡美馨,劉穎,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4]徐三魁,王良,鄒文俊,畢豫,綦秀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專業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5]張浩軍,李文庠.創建一流本科教育重在培養學生一流的學習能力[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作者:王莉 吳才章 張曉輝 李艷貞 單位:河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