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建筑類專業BIM入課教學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在我國建筑行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建筑業的發展,技術不斷更新逐步取代傳統的作業方式。國內高校擔負著為社會輸送高科技人才的使命,對于BIM技術的教學,當務之急是將BIM納入教學課程,開展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本文就高職院校建筑類專業bim展開討論分析,重點討論BIM現今教學背景及發展現狀,并對以后的教學方式和改革模式提出解決措施,以期為國內高職建筑類院校BIM教學的發展改革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職院校;BIM技術;BIM入課;教學改革
BIM的理念最先起始于一位美國教授的論文當中,經過1973年的全球石油經濟危機影響,美國各行業都在尋找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BIM理念的提出,以提高工作效率、控制項目的成本、提高各服務業的服務質量為目的。BIM技術是通過數字化信息模擬建筑的實際信息,可以準確預測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進度和項目周期。BIM技術是以三維模型和屬性信息(如建筑材料、市場價格、重量、施工進度等)為基礎,目前在建筑行業廣泛應用,事實證明BIM技術的推廣促進了建筑行業和機械行業的迅速發展。在2017年國家頒發的關于促進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推動了BIM技術在建筑類行業的快速發展,已達到對建設項目全程進度的推進、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總體來說,BIM技術是基于建筑行業的各項因素,通過建立可視化三維模型,能夠對前期規劃、設計、施工和后期運行維護等方面進行數字化管理。目前,BIM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建筑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在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過程中,BIM技術的應用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站在BIM技術金字塔上面的頂尖人才缺乏,解決這一難題的根本方式是在各個大學設立BIM技術專修課程,作為培養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高職院校,如何加快BIM課程的改革和后續發展,是在培養人才過程中各高職院校所要解決的問題。
一、BIM技術運用現狀
BIM起源于美國,逐漸在各個發展中國家逐漸傳播,目前這些國家的BIM技術應用已經發展到較高的水平。在國內不同項目中都在實施BIM技術,諸如上海世博會、上海中心、桂林兩江機場擴建項目等均采用了BIM技術,但是BIM技術的應用技術比較落后,但是在萬達、萬科、上海中心等建設項目招標過程中都明確規定施工過程中運用BIM技術,將BIM技術研究和應用作為建筑行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計劃[1]。2012年開始,我國建筑部編訂了關于BIM技術相關標準,促進了BIM技術在建筑行業應用的發展,這也使各高職院校更加注重BIM技術專業的授課過程,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對高職類院校的課程改革和發展應用提出了新的挑戰,很明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應用和高職教育的融合是工程類項目中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BIM技術應用的現狀是,我國政府不遺余力地推廣普及BIM技術,推動BIM技術在工程建設領域和高校的應用,促進建筑業的發展。BIM技術已成為建筑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對BIM人才的需求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高校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要認清形勢,適應市場需求。目前,建筑土木類行業對BIM技術人才需求量較大,BIM技術性人才主要包括BIM建筑工程師、信息應用工程師、分析工程師、項目經理、項目監理等,但是,我國BIM技術型人才非常稀缺,BIM技術的應用也處于初始階段,對BIM技術的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社會培養出來的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種供需不平衡,也促進了高職院校在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加大力度,因此,各個職高要抓住這次機遇,積極主動培養人才輸送市場,不斷為社會培養BIM技術高新型人才。
二、當前教育的現狀
目前BIM技術面臨的主要問題基本在以下三個方面:1.在國內沒有關于BIM技術學習的專業指導規范和行業的相關標準規則、缺乏具有權威性的教學教材;2.教學資源稀缺,缺乏知識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教學條件跟不上技術的發展進程;3.在校企合作、校外實習的機會較少。據調查顯示,我國建筑類行業以及建筑行業的專業師資力量中,有經驗有技術的BIM技術老師為數較少,對BIM的基礎知識和軟件的基本操作應用,不能夠全面掌握運用,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實地施工經驗,實際對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的能力更是鳳毛麟角[2]。高等職業教育培訓學校是為培養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技術性、應用型人才,是普高教育中的一部分,建筑行業規模較大,設計的范圍較廣,其技術復雜繁多,勞動力量集中密集,需要大量的技術型人才,高職類院校的學生培養剛好切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目前市場缺乏這樣的人才,高職學校的畢業生供不應求?;诖?,BIM技術的研究納入高職類院校的課程清單中勢在必得。BIM技術被稱為傳統建筑行業向高精尖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柱,是支撐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各大高校的BIM技術課程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并沒有系統化的教學和考核標準,經過試驗調查研究,目前BIM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一)師資力量不足,缺乏施工經驗,BIM技術教學能力不足。學校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極少接觸實際施工工程,無法積累BIM技術應用中所遇到的問題,導致教學課程嚴重與市場需求脫節。
(二)校內資金匱乏。一是BIM技術的實際應用需要大量的試驗過程才能夠真正學習,各類實驗室的建設和培訓室都需要資金基礎。BIM技術對設備配置的要求相對較高,并且專業應用軟件的價格高昂。二是師資的培訓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也需要積累大量的實踐經驗,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三)BIM技術的復雜性,讓很多學生望而止步,不能夠專心潛心的學習,中途放棄學業。
(四)部分學校列入的BIM課程只是基礎部分,沒有實現實踐理論相結合,只注重于各類軟件的課程學習,在實踐過程中的操作能力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
(五)缺乏相關的校企合作和校外培訓基地,導致學生極少接觸BIM技術在施工中的實際應用的機會。
三、BIM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
BIM的教學階段尚處于探索中,經數據調查表明,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需要解決:第一,部分高校在課程中納入BIM技術應用,只是為了讓學生學習軟件操作,只是為了學習軟件而學習軟件,實際操作比較差,應將其列為重要的實踐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過程中接觸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進而加快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在實踐中更加深化理解理論知識,科學合理地布置教學課程[3]。第二,BIM技術的應用課程融入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難度較大,在傳統教育大學模式中,課程范圍較廣,課程學習比較復雜,保留傳統教課的學習時間,BIM課程多能學習的課時較少,這種模式阻礙了BIM技術課程的推廣發展。第三,部分學校本末倒置,只注重軟件課程的學習,偏離設計的本質。雖然增加了BIM技術應用的學時,但是只會講述軟件的技能,對BIM技術的重點知識講解較少。最后,學生側重于軟件學習,通常只注重新技能的發現和使用,而忽視了BIM的核心知識,諸如造價方面的統籌協調控制等,目前只有少部分高等院校開始講授基于BIM技術的Revit知識。第四,BIM技術是一個跨學科、范圍廣的專業模擬仿真過程,這對學校環境、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師的操作能力都是一個挑戰。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教師很難具備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只能依靠專業教師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如何協調不同學科之間的關系是高校開展BIM實習的一個難題,只有解決這一重大難題,BIM的教育學習才能夠真正實踐到實際應用中[4]。第五,部分高校開展了虛擬沙盤等教學研究嘗試,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模擬項目過于簡單、獨立,和實際工程項目中的應用不符,不具備代表性和真實性,學生學習難度增加等,在學習過程中學習不到BIM的核心內容,在遇到復雜的工程項目,無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情況,如果這項技術不能靈活應用于工程實踐,將阻礙工程項目的開展進度,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效率。綜上所述,目前BIM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課程體系、學時分配、教學理念、教師專業程度、實踐實施過程等,需要引起各高校的注意,不斷加強BIM技術課程改革,優化BIM技術學習方案。
四、BIM教學改革的方法與建議
(一)積極實施以BIM教學為基礎的職業課程改革,以BIM技術課程為主,相關輔助課程為輔的課程教學模式,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授課模式,如房屋建筑、建筑技術等;還整合了AutoCAD等基礎課程,促進學生從二維視覺向三維視覺轉變。在此基礎上學習Revit、Bentley建筑等新的BIM相關課程,注重主次課程的銜接學習,使BIM教育環境的課程體系更加公平[5]。
(二)學校應加大BIM技術學習的師資力量的投入,實現師生共同學習,一起進步。這一改革措施勢在必行,一是學??梢酝ㄟ^讓老師參加真正的工程實踐項目,加強老師的現場實踐能力,能夠通過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找出問題,以便能更加具體化的了解和更清晰的為學生講解BIM技術的應用,也可以加強老師的學習力度,滿足項目的實際需求;二是引進專業的BIM技術人才進行課程講解,聘為指導教師,組建BIM專業培訓室等方法壯大師資力量,在學習中師生互相監督討論,促進學習的良性循環;三是通過激勵方式對師資學習的勁頭進行鼓勵,激發師生的學習和研究興趣,使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從根本上得到提升。
(三)加強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培訓基地。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幫助師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加深對BIM技術的理解。首先,讓BIM技術納入課程在高校徹底落實,既要走出學校實踐,也要請進專業人才進行授課講解。既要在施工現場實習BIM技術的應用,提高師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要請一線BIM技術施工專家到學校教授知識。學??梢怨膭钭灾鲃撓菳IM技術型團隊,參加BIM技術比賽,參加校外企業實踐項目,對社會創造價值。另外,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促進校企共建,這是校企雙贏的舉措,一方面,學??梢越鉀Q資金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公司還可以利用學校這個平臺作為培訓場所,大力培養人才,將其學習到的技術為公司更好的發展創造機會。
(四)在BIM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交換師生之間的角色,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的學習,將傳統的教育模式革新,從傳統的知識教授轉為指導幫助的角色,同時,運用項目導向法、任務相關法和案例分析法,激發學生巨大的學習潛力,引導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五)將BIM建模技術作為期末考試的重點課程。使用BIM模型瀏覽系統和相關的建模軟件讓學生完成日常作業建筑識圖實踐、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以期提高學生靈活應用BIM技術的能力[6]。
(六)教學改革應循序漸進,逐步探索BIM教學改革的方法;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可以逐漸減少阻力,以便實施全面改革。建議設立一門與BIM相關的課程,作為一門選修課程,提高學生的興趣,改進教學內容為主;然后,該課程將轉換為必修課程。最后,該課程將根據人才培養和學校的特色主課擴展到所有其他BIM相關課程,循序漸進地進行實施,有助于學生對BIM技術的理解,從課程內容上進行改革,由淺到深進行學習,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同時學習,加深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踐的操作能力。
五、結語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建筑業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學作為人才技術培訓的重要基地,在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教學方面也應具有足夠的遠見。因此,建筑高校也要一步一步地保持和強化建筑發展的旗幟,全面開展高素質的BIM技術人才的培養,為社會提供人才資源。針對上文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推動BIM教學,全面培養BIM人才,促進BIM技術的高速發展,希望各大高校在改革的過程中吸取教學精華,去其糟粕,為社會培養高尖技術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林建昌,連躍宗,何振暉,等.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BIM技術教學改革研究——以漳州科技職業學院為例[J].福建建筑,2020(3):132-136.
[2]王勇龍.淺析BIM技術在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畢業設計中的教學改革研究[J].居舍,2018(26):251.
[3]張凈霞,陳勇燕.淺談如何將BIM教育引入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的課程體系[J].經營管理者,2016(36):500.
[4]謝志秦,王成平,劉怡.基于建筑信息化的高職建筑類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6(5):75-76.
[5]曹銳.BIM技術在高職土建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應用思考[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3):62-66.
[6]張喆,楊謙.1+X證書制度下BIM技術融于土建類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1(3):26-27.
作者:趙新宇 單位: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