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官式建筑論文:嘉應觀的建筑特征研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官式建筑論文:嘉應觀的建筑特征研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官式建筑論文:嘉應觀的建筑特征研討

    本文作者:劉紅娟、王東濤 單位:河南大學土木建筑學院

    嘉應觀山門構件數據分析

    山門是嘉應觀建筑群體的開端,也是建筑序列的開始。山門明間面闊3.70m,東西次間面闊為3.585m,通面闊為10.870m,通進深5.540m,梁架為五架梁抬梁式的單檐歇山頂建筑。前后檐檐柱柱高為4.750m,斗拱高:0.7m;五踩重昂斗拱的斗口為60mm,屋頂部覆蓋藍色琉璃瓦,檐下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瓏別致。外檐木質上均有彩繪,筆調明朗,色彩鮮艷。門前門牌上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圣旨。

    梁思成先生的《清式營造則例》總結的清《工程工部做法》的做法和數據,其用材的比例規定:柱高(到挑檐檁下皮)與柱徑的比例為:3∶35,山門檐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為:2∶35;則例中五架梁的高厚比:7∶5.6,山門五架梁高厚比為:21∶17;則例中三架梁的高厚比:2∶3,山門三架梁高厚比為:1∶1;則例中大額枋高厚比:5∶4,山門大額枋的高厚比為:17∶10;則例中平板枋寬高比:3.5∶2,山門平板枋高厚比為:31∶24;則例中脊檁直徑為:4斗口~4.5斗口,山門脊檁直徑為:4.5斗口;則例中隨脊檁墊板寬厚比為:4∶1,山門隨脊檁墊板的寬厚比:5∶2(見表1)。則例中隨脊檁枋高厚比為1.2∶1,山門隨脊檁枋的高厚比為:21∶13;則例中上金檁直徑:4斗口~4.5斗口,山門金檁直徑為:4.5斗口;則例中隨上金墊板寬厚比:4∶1,山門隨上金檁墊板寬厚比為:21∶13;則例中隨下金檁枋寬厚比:1.2∶1,山門隨金檁枋的寬厚比約:1.4∶1;則例中下金檁直徑:4斗口~4.5斗口,則例中挑檐檁為3斗口,山門挑檐檁約為3斗口。表1中數據表明:山門的檐柱徑偏小,金柱無法測量到,在此就不做比較,和清則例中的尺寸相比偏大的構件有:五架梁金檁枋、大額枋、金檁墊板,較清則例中尺寸較小的有:檐柱、三架梁、脊檁枋、平板枋、脊檁墊板。完全符合清則例中尺寸的規定的有:脊檁、金檁、正心檁、挑檐檁。由此可以看出嘉應觀山門的用材的不規則性。

    屋面檐步架的舉折為0.567,脊步架的舉折為0.673,清代“官式”建筑常用舉架有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清式建筑的檐步(廊步)一般定為“五舉拿頭”,山門的檐步架介于五五舉和六舉之間,脊步架介于六五舉和七舉之間,遠遠小于九舉,屋面曲線緩而優美(見表2)。

    嘉應觀中大殿構件分析

    中大殿位于嘉應觀的第二進院落,也是整個寺觀建筑的高潮部分,中大殿面闊七間,明間面闊:4.20m;次間面闊:3.88m,稍間面闊:3.24m。通進深:10.42m。斗拱通高:0.845m;檐柱高(到挑檐檁下皮):5.665m,梁架為七架抬梁式梁重檐歇山(見圖1~圖3)。

    根據梁思成先生的《清式營造則例》總結的清《工程工部做法》的做法和數據,其用材的比例規定:柱高(到挑檐檁下皮)與柱徑的比例為:3∶35,中大殿檐柱高與柱徑的比例約為2∶29;則例中七架梁高厚比為:8.4∶7,中大殿七架梁高厚比為:28∶23;則例中五架梁的高厚比7∶5.6,中大殿五架梁高厚比為:23∶18;則例中三架梁的高厚比:2∶3,中大殿三架梁高厚比為:7∶8;則例中大額枋高厚比:5∶4,中大殿大額枋高厚比為:43∶32;則例中平板枋寬高比:3.5∶2,中大殿平板枋高厚比為:5∶3;則例中脊檁直徑為:4斗口~4.5斗口,中大殿脊檁直徑4.5斗口;則例中隨脊檁墊板寬厚比為:4∶1,中大殿隨脊檁墊板的寬厚比為:8∶3;則例中隨脊檁枋高厚比為1.2∶1,中大殿隨脊檁枋的高厚比:5∶4;則例中上金檁直徑:4斗口~4.5斗口,中大殿上金檁直徑為:4.0斗口;則例中隨上金墊板寬厚比:4∶1,中大殿隨上金檁墊板寬厚比約:3∶1;則例中隨上金檁枋寬厚比:1.2∶1;則例中下金檁直徑:4斗口~4.5斗口,中大殿下金檁直徑約為:3.8斗口;則例中隨下金檁墊板寬厚比:4∶1,中大殿隨下金檁墊板寬厚比:11∶3;則例中隨下金檁枋寬厚比:1.2∶1,中大殿隨下金檁枋的寬厚比為:17∶13;則例中挑檐檁為3斗口,中大殿挑檐檁約為3斗口。表3中數據表明中大殿構件與清“官式”相比較小的構件除了脊檁、上金檁、正心檁、挑檐檁幾個檁構件符合清“官式”做法外,其余構件都要小于清“官式”的做法的。

    屋面的舉折檐步為:0.555,金步為:0.678,脊步為:0.858,清代“官式”建筑常用舉架有五舉、六五舉、七五舉、九舉等,清式建筑的檐步(廊步)一般為“五舉拿頭”。中大殿的屋面舉折很接近“官式”,屋面曲線緩而優美(見表4)。

    結語

    根據以上數據的對比分析:武陟嘉應觀山門和中大殿兩座建筑構件的尺寸等于清《工部工程做法》的規定有:山門脊檁、金檁的直徑和中大殿的脊檁、上金檁直徑是嚴格遵循《工部工程做法》的。與《工部工程做法》的尺寸相差相對較大的有:隨脊檁墊板寬厚比為:4∶1;山門隨脊檁墊板的寬厚比:5∶4;隨脊檁枋高厚比為1.2∶1;山門隨脊檁枋的高厚比為:21∶13,其余的結構構件尺寸或略大于或略小于《工部工程做法》的尺寸。

    構件本身的尺寸:中大殿構件與清“官式”相比較小的構件除了脊檁、上金檁、正心檁、挑檐檁幾個檁構件符合清“官式”做法外,其余構件都要小于清“官式”的做法的。山門的檐柱徑偏小,金柱無法測量到,在此就不做比較,和清則例中的尺寸相比偏大的構件有:五架梁金檁枋、大額枋、金檁墊板,較則例中尺寸較小的有:檐柱、三架梁、脊檁枋、平板枋、脊檁墊板。完全符合清則例中尺寸的規定的有:脊檁、金檁、正心檁、挑檐檁。由此可以看出嘉應觀中大殿的用材的不規則性。

    屋面曲線山門的檐步架介于五五舉和六舉之間,脊步架介于六五舉和七舉之間,遠遠小于九舉,而中大殿的屋面舉折很接近“官式”,但屋面曲線處理的卻線緩而優美,造成這樣的原因有:1)結構木構件由于年久受潮等原因導致構件變形,在測量的過程中有失誤致使尺寸有變化。2)即使是統一思想指導的“官式”建筑,在地方的傳承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多元性和地方性的各種可能。在同一座建筑中斗拱的高度與檐柱高比在各個時期由于斗拱結構受力的退化而變化的。嘉應觀山門的斗拱與檐柱的比約為16%,中大殿的斗拱高度與檐柱的比約為:15%。這個比例“唐代為40%~50%,宋、金時期約為30%,元代為25%,明代則減為20%,清代故宮太和殿斗拱高度為檐柱高的12%”[3],用這個比例來衡量建筑的年代,這是很接近清“官式”建筑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av|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成人自拍视频网| 免费无码成人片| 青青草成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 免费成人黄色大片|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午夜精品成人毛片| 成人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 |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 成人欧美1314www色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人碰人碰人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