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對策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技術與設備被應用到教育領域中。教育與科技的結合,預示著信息化教育時代的序幕逐漸拉開。然而,多年以來我國教育模式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教育方式落后,難以適應信息化教育發展節奏。因此,在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需要逐漸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使得教學模式能夠與信息化教育相適應。
關鍵詞:教育技術信息化;深化改革;教育教學
教育技術信息化環境為教育創新、教育科研以及教育進步提供了理論基礎,在新時期,如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充分借助教育技術信息化優勢,提升教學效果,是當前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深化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明確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其次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樹立教育教學改革的目標,第三,排除影響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因素。
1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的意義
在教育技術信息化的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對于教育發展而言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首先,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教育能夠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教育的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形勢相互銜接,當今社會是科技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理念在諸多個領域中得到應用,加速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在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實現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現代化,從根本上適應了社會的穩定發展。而信息化的教學模式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投入到實際學習中來,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在創新性的教學引導下,能夠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帶來一定的啟發。信息化技術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信息化技術被學生認可之后,學生的思想意識會有所轉變,更加理性地學習[1]。
2教育改革目標的確立
21世紀是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科技是在人的研究下產生的,并且科研成果是為人而服務的。在教育技術信息化的背景下,實現教育教學的改革,需要明確教育改革的目標以及新時期教育教學的重點。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科技信息時代的核心內容,深化教育改革,也應注重以人為本、以生為根。通過合理教學方式來優化對于學生的培養,符合時展需求是新時期教育發展的基礎[2]。其一,學生主體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采取主動式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知識比較被動,該種教學 模式為以往教育教學的主體形式。在這樣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下雖然能夠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但是卻忽視了對于學生的能力素質培養,教學效果不顯著。在教育技術信息化的背景下,提升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的主體性,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身份轉換。微課、翻轉課堂等形式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都是促進教育技術信息化發展的典型手段,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的提升,改進了傳統的教學課堂形式[3]。其二,教學形式創新性。在信息時代中,教育技術信息化發展為學生提供了諸多的信息化學習設備,其中多媒體在課堂上的應用實現了教學形式的創新。該種形式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術設備與實際課堂內容相互結合,靈活處理教學內容,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能夠符合學生思維邏輯。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智能化思維導圖教學形式,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制作教案,在知識導入的環節中,教師根據課程設計思維導圖,通過多媒體智能白板系統,將知識分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了解本章節課程結構。其三,教學理念變更。教育教學理念對于教育方式的影響重大,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學理念的確立,以創新、民主、自主學習為核心,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養成,因此,在信息時代的教育教學改革中,教學理念的轉變,需要為學生創設有針對性的課堂活動,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同時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是學生汲取有助于學業的知識[4]。
3加速教育改革的對策
在教育技術信息化的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培養其信息素養;其次,編制科學化的教材內容;第三,實現師生溝通,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3.1提升技工學校教師的專業素質
在信息化背景下,實現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教師的信息素養,使得教師能夠在平時的教學中感染學生。如在職業高中會計專業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得到應用,為了使得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能夠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用最新的會計操作軟件。在進行教學之前,要求教師能夠熟練操作教學軟件,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個人專業素養,避免在教學中出現問題,導致學生難以學到真的實操知識。
3.2編制一體化的教材
科學的教學方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教材,新時期信息化教學改革需要學校為學生編制有針對性的教材。如在職業院校教學改革中,進行會計專業電算化課程改革,需要編制一體化的教材,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根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等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進行指導。為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考核,如制定一體化教學評價與考核方式,擺脫以試卷論名次方式,實現對學生學習內容評價、考核、操作技能等級認定。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5]。
3.3師生溝通
信息化的教學改革下,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夠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及時發現學生學習環節中所遇到的問題。傳統的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僅表現在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回答,該種形式下,學生很難將個人實際情況向教師匯報。信息時代下新媒體平臺的產生,為教育教學中師生溝通提供了技術基礎,如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都能夠為師生溝通提供機會。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溝通機制,利用網絡平臺能夠促進師生溝通,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在相互幫助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4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技術信息化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萍蓟逃l展對于教學改革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教育技術信息化的背景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首先需要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培養其信息素養;其次,實現信息化教材與教學同步,編制科學化的教材內容;第三,實現師生溝通,促進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胡春霞.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遠程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6(6):70-73.
[2]徐海霞.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設,聚焦教學模式改革——以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6(6):148-149.
[3]崔學榮.“網絡學習庫”+“課堂引領”+“自主建構”三邊合力教學e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教學信息化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教育課堂教學改革[J].教師教育論壇,2015(5):21-26.
[4]楊姝.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和路徑[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5(1):14-15.
[5]薛冬梅.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學公共數學基礎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4(32):178.
作者:樊振宇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