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應用型工科教師教育技術培養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以西安航空學院為例,調研了應用型工科院校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現狀,結合工科高校的特色,提出了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
關鍵詞:新工科;教育技術;能力培養
引言
我國新建本科院校有693所,占全國本科院校近60%,其中以工科院校居多。工科院校教師多來自工科高?;蚓C合型大學,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但是缺乏教育技術和教育心理學知識。本文以西安航空學院為例,研究應用型工科院校教師對教育技術的掌握情況,探索其有效培養模式。
1工科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研究現狀
在知網總庫,從2000年1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篇名”分別用“教育技術”“教師教育技術”“高校教師教育技術”“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進行檢索,檢索結果見表1。通過數據可以看到,研究教育技術文章有16408篇,研究教師教育技術文章有1068篇,研究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文章有244篇,而研究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文章僅有2 篇。很顯然,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是極其欠缺的。工科高校教師只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組織教學,運用教育心理學規律指引學生,才能實現專業知識的有效教學。
2研究方法和結果
2.1調研設計
調研范圍是西安航空學院,方式為問卷和實地調研相結合,調研內容為應用型工科院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現狀分析,調研時間為2019年11月。
2.2調研對象
此次調研在西安航空學院16個學院發放問卷90份,其中回收89份,回收率為98.9%。將教師的工作時間、職稱和學科相關數據做成圖1所示的餅形示意圖,結果顯示調查對象以工科為主、職稱以中級(熟手型)和初級(新手型)占多。
2.3結果分析
有效問卷中男性占50.56%,女性占比49.44。任教學科為工科的占比76.4%,畢業于工科大學的占比49.44%。存在的問題分析如下所示。(1)教育技術理論薄弱,教育技術應用欠缺。調查結果顯示,76%的教師不會用Authorware和Director等多媒體工具,43.82%的教師“完全不懂”Flash課件的制作方法,24.72%的教師“完全不懂”Photoshop的使用方法,接近45%的教師從未使用過“可汗學院”和“網易公開課”等online學習平臺,超過73%的教師很少將教學新技術引入到教學中去。另外,通過調研教學技能大賽、課件大賽等活動,結合教師報送和演示材料,發現教師對教育技術的理論知識缺乏系統學習,甚至出現概念表述錯誤。(2)學校缺乏對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的培養及保障。對教育技術培訓調研發現,經常參加培訓的僅有10.11%,偶爾參加的占57.3%,完全自學的占12.36%,從未學習過的占20.22%。在“課件制作和教學設計能力獲取途徑”這個問題上,88.76%的教師通過個人自學。在“影響在教學實踐中使用教育技術的因素”問題上,64.04%的教師認為缺乏恰當的教學資源,55.06%教師覺得學校硬件不滿足需要,52.81%教師認為自身課件制作水平不夠。綜上,學校的教育技術培訓和硬件保障都是欠缺的。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筆者相信,硬件將隨著學校加快“閻良校區建設和灃惠校區改造”得到改善。
3培養模式的構造
模式的構建可以分為:模式構建、模式應用、模式修訂和固化三個主要步驟[1]。(1)第一步,模式構建。綜合教育技術學和教育心理學理論,分析工科高校教師作為學習者的基本特征,提出并構建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設計培養內容和培養方式。以培養內容為例,專家型教師(副教授和教授)培訓重點在于計算機操作能力,熟手型教師(講師)培訓重點為教學系統設計前沿理論,新手型教師(助教)培養重點在于教學心理學知識,使其搞清楚“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方可為人師[2-4]。(2)第二步,模式應用。將構建的模式在西安航空學院投入應用,驗證模式的有效性、合理性。(3)第三步,模式修訂與固化。經過實際應用,發現并反饋培養模式的不足,進行科學的修訂與固化,明確模式的特征及適用范圍。
4結語
研究以西安航空學院為例,調研了應用型工科院校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現狀;結合工科高校的特色,提出了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由于研究條件限制,問卷范圍限于西安航空學院一所高校,缺少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深入比較;同時應用實踐時間較短,個別結果無法量化。
參考文獻
[1]王志平.工科高校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養模式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5.
[2]趙雪.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職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提升策略[J].智庫時代,2019(45):64+69.
[3]熊才平,汪學均.教育技術:研究熱點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5,36(08):98-108.
[4]劉和海,饒紅.我國師范院校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現狀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5(06):31-41.
作者:王瑞琦 單位:西安航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