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并購重組成為公司擴展自身版圖的重要方式。商譽減值作為并購重組中繞不開的話題,直接影響著會計信息的可靠性。由于現行的商譽后續計量方法賦予了企業管理者較大的自主權,導致如今資本市場上商譽泡沫一觸即潰,引起了實務界和學術界的重視。結合現狀以堅瑞沃能公司為案例,分析了現行商譽減值測試后續計量方法下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希望能改善資本市場上積重難返的商譽問題。
關鍵詞:商譽;后續計量方法;減值測試
1背景
2014年以來,隨著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門檻的提高,大量企業紛紛選擇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據Wind數據顯示,2015-2017年我國企業境內及跨境整體并購次數不斷增加,雖然2018年腳步略有放緩,但2015、2016年其交易額均超過了32000億元,2017年更是高達50000億元。在此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商譽也是水漲船高,成了公司資產中難以忽視的組成部分。如今,按照我國會計的準則要求,商譽只需每年未進行減值測試無需攤銷。因此,商譽減值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商譽風險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在A股尤其是商譽占比很高的公司頭頂。
2案例分析
2.1并購雙方概況。陜西堅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堅瑞消防)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消防工程和火災預警設備、消防滅火設備的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于2010年9月在深交所上市。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特瑪)成立于2002年,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提出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并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的企業之一。2.2并購交易情況。2.2.1交易價格。堅瑞消防聘請評估公司對沃特瑪采用資產基礎法和收益法,以2015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值為基準日進行了評估,最終選定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結論。其中沃特瑪的全部權益價值91968.05萬元,增值率為469.62%。經雙方協商,堅瑞消防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了沃特瑪100%股權。2.2.2業績承諾及補償。業績承諾補償義務人李瑤對公司2016年至2018年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做出了承諾,在業績承諾期內任一會計年度,若沃特瑪當期實現的凈利潤低于承諾凈利潤,李瑤需進行相應的業績補償。2.2.3合并成本及商譽。2015年堅瑞消防以52億元的合并對價將沃特瑪納入麾下,截至收購日,沃特瑪的凈資產賬面凈值僅為9.19億元人民幣,堅瑞沃能確認商譽43億元,合并溢價率高達466%。2.3并購前后經營狀況分析。2016年堅瑞沃能的并購重組使得當年公司營收快速增長,2014-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從3.51億元猛增至96.59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08億元,0.35億元、4.24億元以及-36.84億元。2017年由于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補貼調整、資金鏈緊張等因素的影響,沃特瑪的凈利潤未能達到盈利預測值。因此,2018年4月堅瑞沃能在2017年年報中對收購沃特瑪時所形成的商譽全額計提了減值。2.4問題分析。2.4.1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堅瑞沃能自高溢價收購沃特瑪以來未對公司商譽計提減值,2018年4月卻全額計提46.12億元,致使公司當年凈利潤虧損高達36.84億元。堅瑞沃能此番舉動不禁令人起疑:是否是由于預期公司短期內扭虧無望,因此一次性將商譽減值全部提完,從而為公司后期業績反轉做鋪墊?其實,諸如此類的例子從2015年外延式并購達到高潮以來屢見不鮮。上市公司對于商譽減值測試過于隨意,普遍存在“選擇性計提”的現象,還有部分公司依靠業績承諾操縱性計提減值或選擇延遲計提以幫助企業“洗大澡”。究其原因,主要是每個年度進行減值測試的高成本性和主觀性。商譽減值測試的計量主要依賴于對相應資產組或資產組組合可收回價值的判斷,而該判斷又基于對相應資產預期收益的估計,這就加劇了商譽減值測試的難度和成本。此外,商譽減值測試的方法偏重于依賴管理層的決定,易滋生機會主義行為。由于企業對于商譽預期收益的判斷有較大的自由權,導致管理者在估值假設和方法的選擇上主觀性較強,這為管理者擇機利用商譽減值進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隙。2.4.2大股東精準減持高位套現。2015-2016年堅瑞沃能伴隨著并購擴張股價一飛沖天,自2017年起連續多次公告利好消息稱其2017年度盈利。可惜好景不長,2018年4月堅瑞沃能突然話鋒一轉,不僅披露修正性提示公告稱公司因對沃特瑪的商譽計提減值,導致2017年凈利潤預計虧損33.5億元至37.5億元,更自曝債務危機稱公司預計整體債務221.38億元。自此,堅瑞沃能股價開始暴跌,連續3日一字跌停,后延續跌勢。在此次商譽計提減值前,自2017年4月起堅瑞沃能控股股東郭鴻寶等人開始頻繁減持,減持的時機可謂非常精準,具體情況見表1。綜觀堅瑞沃能大股東集中減持套現直到股價暴跌的始末,商譽單獨采用減值測試的后續計量方法產生了重大影響。與攤銷相比,商譽計提減值對企業凈利潤的沖擊是不連續且難以預測的。在單獨采用減值測試的后續會計處理方法下,如果商譽減值一次性集中體現,將可能致使業績大幅度波動,相信郭鴻寶等大股東的這番操作正是深諳此道。其充分利用內部信息優勢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公司2016年的業績,使得堅瑞沃能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都在短期內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也使得大股東在業績下滑的利空消息前牢牢鎖定了并購帶來的股價紅利。2.4.3被并購方一味追求高業績承諾但其補償存在不確定性。自2015年以來,新一代鋰電池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與政府的大力補貼使得我國鋰電池制造業穩步發展。2016年沃特瑪實際控制人李瑤為推動其上市,不惜向堅瑞沃能許下了高業績承諾,2016年沃特瑪承諾的業績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5倍,2017年為4倍。面對如此高額的業績承諾,沃特瑪開始快速擴張,卻因增速過快、資金鏈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不僅連續兩年沒有完成業績承諾,更是深陷債務危機無法自拔。而業績承諾補償人李瑤卻因股份被凍結,用債務沖抵業績補償款的方式將風險轉嫁到了堅瑞沃能上萬的股民身上。并購重組常常是一些本身質量較差的上市公司實現轉型的主要途徑,面對高增長的企業,上市公司往往愿意開出天價以向市場傳達一種積極的業績信號。業績承諾通常是標的估值的基礎,高的業績承諾相應帶來了高商譽。如果被并購方一味追求高業績承諾,在其補償存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無疑增加了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風險與經營管理的風險。
3思考與啟示
3.1遵循謹慎性原則,建立商譽減值的計提規則體系。對于商譽減值測試成本高且主觀性強的問題,企業自身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執行我國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另外,注冊會計師等從業人員應該提高專業素質,保持其相對獨立性。同時,我們應該以客觀性為基礎,通過借鑒、學習一些國外的準則為途徑,從可收回金額的計算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適合我國的計提商譽減值的規則體系。當商譽存在減值風險時,利用該規則體系按相應比例計提減值準備,在降低成本耗費的同時也能盡可能減少主觀性因素,從而更真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價值。3.2完善監管制度,提高違規處罰力度。目前,我國對大股東減持的約束相對較少,應完善大股東減持的相關規定。針對在業績下滑等利空消息前減持或在減持前重大利好消息等行為,監管部門應對其減持時間和數量實施嚴格的限制。比如,若在業績下滑等利空消息前減持,監管部門可以要求大股東將在此期間減持的股票,按照成交金額在公告后一段時期內反向增持。如此,將大大削弱大股東操縱信息披露策略以便在高位減持的能力。此外,還可以細化對于違規減持的大股東的處罰方式,提高處罰力度,以促使上市公司內部人員減持行為規范化。3.3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完善內部治理機制。并購企業面對被并購方高業績承諾的誘惑,應采取科學、有效的估值方法對交易風險進行充分評估,以確保合并對價處于合理區間,降低商譽減值風險。在權力缺乏制衡的情況下,并購重組極易成為大股東或管理層進行利益輸送的工具。良好的公司治理環境有利于規范公司的治理結構、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科學有效的制衡機制和職權分工。因此,上市公司應建立完善的內控體系和治理機制,以幫助上市公司提高決策質量,緩解因大股東個人行為導致對中小股東及公司利益進行侵占和掏空的行為。3.4將商譽減值與攤銷的后續計量方法相結合。通過案例可知,商譽減值暴露出的問題并非本身的原則性問題,而是由于并購標的預期收益難以判斷、人為操縱信息等產生的實操性問題。因此,面對經營管理中商譽存在的風險,重新引入攤銷法,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種好的解決思路。具體來說,可以參考無形資產的后續計量方法。當企業合并產生商譽時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將商譽價值按照合并利益的消耗合理攤銷,當商譽出現明顯減值的跡象時,計提相應的減值準備。商譽攤銷合理地反映了商譽與合并資產共同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耗的本質,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行商譽減值測試存在的不足。
4結論
通過分析發現,由于現行的計量方法賦予了企業管理者較大的自主權,從而可能產生被并購方一味追求高業績承諾、大股東高位減持套現以及盈余管理等經營管理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當前我國資本市場上商譽減值問題愈演愈烈,嚴重干擾了資本市場的有序發展。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和思考,希望能為商譽后續計量提供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孟榮芳.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商譽減值風險探析[J].會計之友,2017,(02):86-89.
[2]楊威,宋敏,馮科.并購商譽、投資者過度反應與股價泡沫及崩盤[J].中國工業經濟,2018,(06):156-173.
[3]傅超,王靖懿,傅代國.從無到有,并購商譽是否夸大其實?———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經濟問題,2016,(06):109-123.
[4]李玉菊.商譽會計準則: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J].證券市場導報,2018,(03):34-40.
[5]宋建波,張海晴.商譽后續計量方法的探討:預期導向還是經濟后果導向[J].財會月刊,2019,(03):3-8+178.
作者:王雨晴 單位:贛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