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工匠精神的培養十分重要。通過將工匠精神的培育傳承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能夠顯著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堅定高職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風貌。
關鍵詞:工匠精神;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應用措施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思政教育質量受到了廣泛關注,而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對于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提升思政教育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諸多高職院校的教育側重點有所不同,導致工匠精神培育沒能在高職院校受到充分重視。因此,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將其更好地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對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質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一、當前阻礙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目的是創新思政教學體系,培養具有新時代風貌的優秀職業人才。在思政課程中注重工匠精神的傳播和培育,可以堅定高職院校學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風貌,使學生愛崗敬業、勤奮鉆研,為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努力奮斗。然而,由于當前高職院校各方對工匠精神認識不足及外界輿論影響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工匠精神的培育沒能落到實處。具體來說,限制我國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高職院校自身原因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人才培養機制和普通高等學校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高職院校主要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基礎專業能力的人才,其學生的接收標準更低,因此和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普遍較弱、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在閑暇時間很少有人投入到學科的鉆研當中。生源質量的限制導致高職院校在進行工匠精神的培育時遇到了較大的阻力。同時,高職院校在開展教學時將重點放在了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上,力求提升學生的就業率,但是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關注不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的思想素質水平不高,缺乏堅定的信念和意志力。基于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必須加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并且將工匠精神貫徹其中。
2.外界社會的影響因素如今的社會是一個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時代,現代企業在進行人員招聘時更加注重人才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工匠精神的畢業生,應該在企業人才應聘中占據更大的優勢。但是,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對于工匠精神的認識存在偏差。舉例來說,近年來被炒得特別火的“996”工作制,就是企業對工匠精神認識不全面的一種體現。很多企業認為,工匠精神就是指員工加長工作時間,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企業。基于這種觀念,很多企業強制性地延長員工的工時,增加了員工的工作負擔和壓力。長此以往,員工就會對工作產生厭煩情緒,也會嚴重降低企業員工的歸屬感和工作自豪感。而社會上這種觀念的大肆橫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對高職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造成了負面影響,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工匠精神培育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意義
1.轉變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理念工匠精神十分注重人的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因此,在人才培養中,既要注重人才工作態度的端正,也要注重人才創新思想的激發。當前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當代大學生應自覺主動地基于工匠精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高職院校在開展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時,將工匠精神納入其中,優化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理念,也促進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職能的轉變。
2.加大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深度通過思政教育,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思想素質和良好職業素養。但是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能力不足,教學內容和培養形式較為單一,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學校開展思政教育的意義。在我國高職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應該是思政教育的重點內容,通過將工匠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能夠在豐富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加大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深度。
三、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措施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保障學生的成長和專業技能的提升,在開展思政教育時,除了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教學,也要注重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高職院校可以從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園文化節、建設豐富的社團文化、烘托積極向上的課堂教學氛圍等方面入手,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于促進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在一個氛圍良好的環境中,學生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提升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把工匠精神作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內容的延伸工匠精神十分注重人的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它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政教育思想的升華和具體表現形式,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政教育改革時融入工匠精神,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這對學生未來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內容的延伸。
四、結語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一味地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的培養是不全面的。在當前信息化的社會環境下,除了要讓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外,培養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創新性思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專業技能培養,還要注重教育理念的創新。將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中,能夠培養出更符合企業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優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鐘雅.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的融合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86.
[2]孫亞紅.高職院校基于傳統文化依托“三課”培育學生工匠精神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2-3.
[3]丁寧,張迎春,徐文慶.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探討[J].南方農機,2019,50(21):157-158.
[4]張宇.高職思政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的耦合性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9(10):60-61.
[5]袁穎璇.工匠精神培養與高職思政教育有效結合的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3):68-69+73.
作者:袁彩霞 單位: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