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的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新課標改革將對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再次提高到了重要層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一方面是為了使學生學習到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必要能力,同時也是為了實現我國現階段優秀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不僅是為了迎合黨中央的教育改革方針,同時是教師發展宏觀教育,創新教育方式的重要方式。本文就對我國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做出分析并為教師提出教學對策。
關鍵詞:教育;課堂設計;核心素養;高中化學
一、引言
現階段的教育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于學生核心素質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化學知識,同時還應培養學生細致嚴謹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為學生日后的社會工作、科研活動指明方向。
二、如何設計課堂教學
(一)結合實際培養化學核心素養
化學早已深入滲透進生活中,因此,教師可以嘗試著將教學與實際相結合,將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深入生活之中。培養學生遇事就能將化學與之聯系起來的習慣,并嘗試運用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理論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快理解教學內容,一方面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又加強了對于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實踐為主培養學生化學觀念
現階段的化學教學已經將化學觀念提高到了一個極高的層面,教師不僅要意識到教學活動中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化學教學;同時也要能將學生引入一個生動的學習環境中去,使學生能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嘗試自我解決問題,將實踐與化學知識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在心中樹立起科學的化學觀念。以蘇科版高中教材為例,教師在講解關于乙醇的性質時,不應要求學生生硬地記憶乙醇的化學屬性,而應引導學生將實際生活中的酒精與乙醇的概念結合起來,通過小實驗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酒精的具體化學屬性,使學生對乙醇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接著提出“乙醚到底為何物?”的探究性問題,從而合理的引入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實踐引導,使學生感受到了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多方面解析問題闡明化學的價值
化學深入滲透進了現代生活,帶來的問題也是多方面的。近代以來,化學在促進經濟、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許多諸如水污染、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化學帶來的消極影響常常誤導學生,使學生對化學產生錯誤的認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告誡學生不能單單從一方面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而應辯證地分析問題,凡事都有積極、消極的一面,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白化學對于現代社會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對化學有一個科學的認識。教師教學的目的之一即是教會學生明辨是非,多角度看待、解決問題,讓學生明白化學的價值所在。
(四)重視問題的分析過程
高中化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實際上是給予學生一個探究自然,發展自我的工具,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重點是教師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應在問題的設計、分析過程中狠下工夫。教師在課前設計問題時,要能將問題與生活相結合,給學生一個生動的解題環境,使學生能夠通過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來解題。在解題中,教師也應適時地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使學生熟練掌握化學知識和解題技能,同時還能使學生意識到化學的重要作用,無形中還加強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教學中的注意點
(一)演示實驗的重要性
在高舉“培養核心素養”的大旗下,教師常常會忽視實驗的重要性。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的過程中,通過教師對實驗步驟的詳細分析,告知學生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各個器材如何安全使用等等。如此一來,一方面教師通過實驗使學生對化學有了一個具體的印象;同時,通過實驗學生才能實地接觸到化學、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所在。因此,教師在重視核心素質培養的前提下,也不能忽略實驗對于化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二)突出難、重點
教學過程中倘若沒有了難、重點,那么教學的意義也就蕩然無存。在培養核心素養的課堂中,教師假如花大量精力為學生拓展課外內容,對課堂的難、重點視而不見,那么課堂中心就已經完全偏離,不僅課堂效率大大下降,同時,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化學能力培養的效果也微乎其微。為此,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就應關注教學中的難、重點,盡可能地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找到突破點,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找到兩者之間的平衡點,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結束語
總之,現階段下探索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中心的高中化學教學困難重重,不僅需要教師創新教學理念、將科學的意識融入教學中去,同時還要求學生對化學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認識、具備基礎的化學意識;才能使高中化學教學長久地發展下去。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把握住每一個能夠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可能性,并不斷地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為我國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久.論中學化學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2000,1.
[2]易少春.初中化學課程標準解讀,2014,9.
[3]吳輝.談化學教學中學生的接受能力,2009,3.
[4]魏群.信息技術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2010,5
作者:王連安 單位: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永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