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市場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市場營銷學課程混合式教學必要性分析,利用ADDIE模型的理念結合課程性質,運用微助教平臺,進行了市場營銷課程改革。依據營銷知識特點確定了較為合適的教學活動方案,改革效果得到肯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關鍵詞:ADDIE模型;市場營銷課程;混合式教學
1市場營銷學課程運用混合式教學方式的必要性
市場營銷課程是工商管理學科中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的基礎課程,也是管理學門類中的必修課程。隨著社會發展對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一些其他學科也將市場營銷學作為其專業選修課程。也正是因為商業環境的不斷變化,市場營銷學的課程內容和相關概念也有了新的擴展和變化。因此市場營銷學課程內容也應不斷體現和反映當前營銷現實的最新進展。如何能使營銷專業學生和非營銷專業學生更深入的理解和體會市場營銷內容精髓和變化,是當前市場營銷課程面臨的主要問題。然而,當進入高校課堂教學中時,仍可以發現教師雖有意向去不止步于幫助學生理解對營銷知識的記憶、復述的表面層次的學習,但最終結果卻還是進入了現實的怪圈,重心仍然是對知識的簡單記憶和復述。如何才能走出這個困局,需要從混合式教學的真正內涵出發,深入理解和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設計、實施和反復評價修正。同混合式學習不同,混合式教學是從教師本身出發,教師具有主導地位,以此來達到如何教和指導學生如何學,來使學生達到或是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根據李逢慶對混合式學習和混合式教學的相關概念的梳理,將混合式教學定義為在適當的時間,通過應用適當的媒體技術,提供與適當的學習環境相契合的資源和活動,讓適當的學生形成適當的能力,從而取得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基于此,由于市場營銷學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這種實踐性如何能將其同理論內容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就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混合式教學的真實內涵,做到用適當的媒體技術,在適當的學習環境中,利用適當的資源,組織適當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營銷理念、運用知識。
2基于ADDI模型的市場營銷學混合式教學設計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很多模型都具備類似的成分,其中最基本模型就是ADDIE模型,本研究的教學設計也是基于此設計模型來完成的。ADDIE模型有五個階段,分別是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ment)、實施(Implementation)、評價(Evaluation)。(1)分析階段。分析(Analysis)階段,主要任務是確定利用教學過程來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也就是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認知、情感與動作技能方面的目標,要達到目標,就需要教師分析學生具備的技能,以及哪些技能會影響課程的學習。分析可以利用的時間和該時間段內可以實現多少目標,以及主要學習資源和情境的分析。市場營銷課程在教學設計的分析過程中,在其內容進行確定的基礎上,需要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擴展新的相關領域營銷知識,并分析企業人才需求上的具體要求,根據人才培養理念,合理確定課程總學時,結合現有課程資源和授課環境確定實驗、實習項目和目標。(2)設計(Design)階段。設計(Design)階段,主要是把課程的教學目的轉化為可見的表現性結果和更加細化的目標。確定課程教學單元的主題及所用時間,根據具體的目標進一步安排各單元的順序,進一步充實各教學單元主要內容和目標,進一步確定相關課節和學習活動,并對相關的內容開發出評價具體的標準。市場營銷學課程設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課程教學總體目標劃分到各個模塊單元,明確具體模塊的主要內容、順序,確定各模塊的基本目標,根據模塊內容設計教學、活動環節和評價效果標準。(3)開發(Development)階段。開發(Development)階段,主要是確定各章節的學習活動和相關學習材料類型,起草具體的方案,進行小范圍的實施、調整和修正。在市場營銷課程的開發階段,主要是具體模塊方案的細化和小范圍實施,如將營銷課程細化為認識營銷、分析營銷環境、確定目標市場、制定營銷組合策略四個模塊,需要再細化每個模塊下的具體教學內容,考慮用何種方式、活動實現教學內容。此部分需要將學生的學習、專注力等相關內容考慮進去,運用微助教教學中的各種主要互動手段,刺激學生在大腦黑箱中產生效果,并要結合相關課后活動,將獲取的知識轉變為自身應用能力。(4)實施(Implementation)階段。實施(Implementation)階段,主要是把分析、設計及調整和修正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并不斷修正,優化的過程。此過程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實施階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加集中,可以借助如微助教這樣的互動工具。微助教平臺教學模塊部分主要9大功能區,包括課件、簽到、答題、課堂反饋、討論、點答、互評、作業以及課堂資源庫,可以充分將知識點和互動環節相融合,課上和課下相融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知識學習的參與感。(5)評價(Evaluation)階段。評價(Evaluation)階段,主要是包括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教學效果評價和課程自身內容的修正方面。實施教學活動后,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需要有對應的學生評價方案,同時在教學實施后需要進行課程教學的自我評價、反思和課程設計的修正。評價階段主要體現的是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其重點是課程的考核方式。如市場營銷課程的考核可以結合各模塊、每次課程對相關知識點運用微助教的答題功能進行課上和課下測驗,同時運用作業和課堂資源庫功能設置實際問題的運用能力考核,例如實際問題的營銷環境分析報告撰寫、利用互評功能給課程各小組互評機會和修正機會等,達到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的效果。在教學設計的評價中不單單只有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還涉及教學效果的評價、反思和課程修正,這一過程可以理解為是教師的自省過程,是對自己課程設計、實施效果的自我評價,此過程同最終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效果和教師完成教學后是否達到預期效果的自我設定目標相關,根據前期目標和結果的對比,總結經驗繼續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再評價的循環。
3市場營銷學課程實施效果評價及反思
結合以上教學設計思路,研究完成了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的改革。教學實施過程中將具體章節轉變成為模塊,以攻關形式激勵學生完成,只有通過攻關考核才能進入下一模塊。根據營銷知識點自身特點,將課程拆分成兩種形式:一種為互動知識傳授;另一種為翻轉課堂活動形式。互動知識傳授主要是對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通過參與互動形式學習,此過程同翻轉課堂一樣,也分為課前、課上和課下。不同的是課前并非如翻轉課堂形式的自學視頻,而是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相關情境問題,并給出解決辦法或看法,而課上通過知識點的相關介紹和辯論,來深刻理解,課后結合課前思路進行相關問題的反思和總結。翻轉課堂部分的知識點,多為操作類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近而思考、運用。一般課前觀看視頻,進行相關測試,課上運用,課后整理。通過以上兩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完成市場營銷課程教與學的過程,同時通過過程性通關考試與期末應用類策劃書的撰寫相融合的方式來評價學生,學生學習明顯提升,且對知識點記憶、理解、應用程度比傳統輸入式教學顯著。此外,通過課下學生訪談發現,大部分學生雖然感覺此種方式課業壓力較大,但是自己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自己和小組的意見建議能夠被采納,很有成就感,更喜歡此種學習方式;也有部門學生更熱衷于傳統形式的學習,認為壓力會小很多,課業更少投入精力會更小,課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改革開始并不能被所有學生所接受這是必然的。它是一個不斷循環改進的過程,教學設計和具體實施需要每一輪的具體實操和自我評價與反思,才能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雖然在營銷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課程知識的具體分類和確定的認知維度仍然需要通過目標的設定去反復推敲、去確定何種教學方式更適合知識的學習和真正能力的提升。通過ADDIE模型也能夠體會到,教學設計與改革是沒有盡頭的大路,需要通過實踐不斷創新。改革既要“尋門而入”,更要“破門而出”。
參考文獻
[1]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09):18-24.
[2]RobertM.Gangé.教學設計原理[M].第五版.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1-41.
[3]李占君,王霞.“互聯網+”背景下基于微助教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9,18(06):120-123.
作者:王春贏 單位:吉林農業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