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的歷史階段,民辦高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在于內涵發展,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是實現民辦高校內涵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本研究在簡要分析制約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因素的基礎上,從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加強隊伍建設四個方面,對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路徑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路徑
高校的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話題。民辦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不僅事關民辦高校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也會影響到整個高等教育的質量。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是高校總體教育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獨特地位,當前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制約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
(一)學校層面
對于多數民辦高校來說,就業就是學校的核心工作,學校以培養滿足社會需求的技術型人才為目標。因此,在具體的教學管理過程中,民辦高校側重的是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專業技能的培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部分民辦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重形式、輕內容,這些勢必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預期目標的實現。
(二)教師層面
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是大班授課,學生人數比較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難以了解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并且教師忙于科研,與學生的接觸也不多。部分教師理論功底不夠扎實,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缺乏熱情和相應的教學藝術,不能有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由于民辦高校自身的運行機制,部分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相對不穩定,這不利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學生層面
民辦高校的部分學生本身學習基礎相對較差,進入高校后大多數學生學習目標比較模糊,自學、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對所選擇專業以及課程缺乏興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學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同時也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課題、開展活動的重要依據與教育效果的直接體現者。民辦高校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決定了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有差別。
(四)課堂教學方面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絕大部分教學內容是闡述對世界、國家以及社會等普遍問題的共性看法,相對比較抽象和枯燥。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有效地將教材體系轉化為課堂教學知識體系,將教材語言轉化為課堂教學語言,必然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同時,在網絡的沖擊、價值多元化的影響下,一些學生只關注自身的當前利益,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實用價值,與自身的生活實際以及將來的就業沒有什么必然聯系。他們在思想上不重視,在具體行為中也會忽視,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當前部分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認識存在偏差,把學生當成教育的客體,僅僅把思想政治教育當作規范和轉變人的思想與觀念的手段,而忽視了這個學科的本質在于追求人思想的解放與啟迪人的智慧。因此,在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中,存在教師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部分教師教學模式固化,照本宣科,難以調動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反感等情緒,進而嚴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成效。
二、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路徑探析
(一)加快改革步伐,更新教學理念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實踐的深入,教育對象也在不斷地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必須要改革,要與時俱進,用新科技、新知識、新觀點來充實自己,保證思想政治教育不滯后、不為學生所厭倦。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必須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同時不斷發展與創新,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增添新的活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摒棄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關注學生的思想狀態、認知特點以及發展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要以時代的實際、學校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實際為出發點,尋找學生關心、關注的問題,有效闡述、剖析這些問題,進而讓學生從社會生活和個人生活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改進教學內容,增強吸引力
現代教學培養的合格人才不是知識的固守者或機械的運用者,而是可以靈活地運用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創新型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實踐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必須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產生關聯,能夠解決學生學習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要實現由重知識到重生活的轉變,使教學內容取材于生活、來源于生活,同時,學生在生活中的經歷和經驗也應是教學內容的重要來源。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將枯燥抽象的知識寓于生動直觀的生活情境中,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解決學生學習、成才、交往等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他們的價值與意義,激發其學習動機,從而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在解決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困難中得到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改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三)完善教學方法,提高實效性
有調查結果表明,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效性的因素,除了社會環境,主要是教學過程本身的原因,其中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革方面的問題是主要因素。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人,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從而促進教育理論的發展,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因此,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吸引力,教師應從學生的具體特點出發,立足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優化運用。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以正確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針對情況因材施教,同時要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結合具體教學實踐檢驗教學方法是否適合教學環境、學生狀況等。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翻轉課堂、慕課等,這些教學法各有新意、各有所長,也各有局限。我們應釆取支持和學習的態度,相互借鑒、大膽嘗試,以教學方法創新為突破口,努力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質量
學校能否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是教育的一面鏡子,教師隊伍素質的提升,是教書育人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質的師資團隊和專業的教師隊伍。對于民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課程理論教育是基礎。因此,民辦高校應加強并完善課程建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首先,民辦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培養具有專業知識、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完善教師結構,使更多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投身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強化教育的專業性。其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培訓。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完善,民辦高校應組織或者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教師培訓,努力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者認清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校情、學情開展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育的目的性與實用性。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教學實踐永無止境,教學創新也永無止境。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民辦高校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深化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萍.民辦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建議[J].法制博覽,2015,(13).
[2]劉川生.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張素杰 曹叢叢 單位:鄭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