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圖書館專業繼續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
圖書館是一座沒有圍墻的大學,公共圖書館是通向知識之門,為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終身學習、獨立決策和文化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當今,在信息數字化、網絡化飛速發展的時代,以新的理念加強公共圖書館專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對于倡導全民閱讀,提高國民素質有著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重大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繼續教育 管理觀念
在知識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的今天,公共圖書館繼續教育工作是培養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強化圖書館工作人員職業人格的重要舉措,也是公共圖書館科學化管理的途徑和公共圖書館現代化管理的主要標志。因此,公共圖書館若要跟上時展的步伐,適應時展的需要,就必須要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對強化專業繼續教育引起足夠重視。
一、關于現代管理觀念的教育
現代管理觀念教育是繼續教育的基礎。當今社會正由生產科學化向社會科學化轉變,科學的理念與思維模式,正改變著人們的基本活動規律。人們必須適應科技文明的發展,更新不能適應時展需要的傳統思想定勢。公共圖書管理專業是一種圍繞信息收集、組織、分析和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管理活動。過去的傳統管理觀,制約著管理程序的動態性和管理結果的時效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把圖書看成一種精神財富,一種文明的象征,而沒有意識到圖書是一種信息資源。因而管理的觀念,就沒有建立在以信息科學為邏輯起點的科學管理界面上;二是在管理目標上注重收藏,忽略動態。封閉的、狹隘的和靜態的內斂型管理思維是傳統管理的基礎,必然影響到具體的管理行為,最終妨礙了信息的社會效用。英國著名管理學家霍金森曾說過:管理角色像羅馬神話中具有兩副面孔的門科一樣,向外,它觀察著環境,向內,它觀察著內部的秩序,它的基本功能在于消除緊張狀態,從而達到目的。這就告訴我們,管理者不僅要注意到管理系統內部的動作效率,而且要注意到社會對管理系統價值的需求。圖書館管理必須是面向社會的信息管理,應重視社會的需求表現。需要形成發散型思維和倡導超前意識的管理氛圍,建立動態的和創新的開放型管理模式。換句話說:每個圖書館都是社會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信息管理和利用要滿足社會對信息資源的要求。現代人管理觀念教育需要在上述理念的基礎上,構建全新的科學管理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建構基礎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1.開放意識。
作為社會大系統的一部分,開放性與高效率是確保本行業的位置和地位所必不可少的。開放內容、范圍和信息轉輸等具體活動的標準制訂都需要以此為依據。
2.系統意識。
作為社會信息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從系統的整體性、目標性、層次性和動態性等著眼,以系統完善、功能增強為中心,組織各自的活動與管理,促進系統在服務于用戶的過程中,隨時產生增值效應。
3.超前意識。
當代世界的超高速發展,要求科學管理的思維基礎不能以解決當前問題為目標定位,資源建設、人才培養、設備更新等都應追蹤世界先進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向,及時汲取新理論、新方法、預測社會發展的新需求,以符合或領先于時代的管理水平為目標。開放與超前意識的結合就成為創新的基礎,創新的思維態勢,將使得管理人員具備隨時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系統中對人的管理是關鍵,而人的觀念轉變是成功的基礎。為此,專業繼續教育首先應解決人員觀念的轉化,以現代科學管理觀念武裝圖書館工作者。
二、關于完整的專業繼續教育
職業素質教育是繼續教育的重心。從人格建構理論看,從事一定的職業,首先必須建立能滿足職業需要的人格,而職業人格來源于對本專業的理論與業務知識的熟練掌握,或稱為專業智慧。著名學者克雷奇曾說過:“智力,有人把它定義為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另一種認為它是學習能力,還有其他人認為它是處理復雜和抽象事物的能力”。不論是“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還是“處理復雜和抽象事物的能力”,這都與接受專業的新理論有關,都與應用專業的新知識相聯。因此,專業繼續教育需要建構專業的理論、知識、技能完整體系。強化公共圖書館專業繼續教育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1.專業理論知識。
圖書館專業理論的核心知識覆蓋著文獻采集、資源組織、信息檢索、用戶服務等活動的全部。在以圖書館和信息資源為一方,以讀者和用戶需求為另一方的格局中,管理活動表現為知識信息與讀者之間的協調,在這一過程中,館員必須具有充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使靜態的館藏信息資源,迅速及時地轉化為動態的用戶需要服務。要實現這一點,科學的專業理論指導是不可缺少的。
2.專業輔助知識。
專業輔助知識是專業理論與實踐的外圍支撐,也是支持專業人員的知識與能力進一步深化或提高的基礎條件。補充的輔助知識主要包括與專業知識相關的當代科學動態或最新進展。從本專業的特點考慮,輔助知識分三個板塊,一是圍繞文獻及其載體的信息學、多媒體知識;二是以用戶服務為中心的觀念確立而需要的社會、人事科學知識。它是專業技術人員良好職業道德與信念的基礎,也是提高服務水平的理論準備;三是以當代技術進展為中心的管理哲學、系統論、控制論等理性知識和計算機應用、網絡系統應用的技術知識,以及外語工具等知識。專業輔助知識是提高圖書館員有效運用專業知識水平的助理,在專業知識運用的過程中,專業輔助知識起著“催化劑”作用。這一層面知識結構的優劣,對圖書館員管理實踐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按照庫思科學發展的觀點,我國原先圖書館專業理論處于常規科學階段,原有的結構相對穩固,自身孕育變革和發展可能性不大。而近年來多科學領域的最新成就“撞擊”圖書館學理論板塊后,信息理論、系統工程與控制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等,造成圖書館理論與實踐的巨大“裂變式”發展。當前,圖書館員的現代化進程正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走向深入,而大部分圖書館專業人員對外部學科知識的掌握是極其有限的。為此,需要把這一層面的知識納入專業繼續教育的日程。
3.科學基礎知識。
這一層面的知識包括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個學科。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基礎知識,而是作為知識寶庫的管理者對各種學科文獻內涵要有一般的了解。在蘊藏著各門科學文獻知識庫中的管理人員,面對的是各類讀者和多樣的信息需求,必須有效地把館藏資源與用戶需求相互聯系起來,將信息及時地提供給讀者或用戶。否則就不是一名稱職的圖書館專業人員。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無法面面俱到,但必須從不同專業崗位的需要出發,最低限度要保證每一個在崗的圖書館員,都具有與崗位有關學科的專業基礎知識。對于以往偏重于本專業知識的繼續教育而言,這無疑是需要重新認識的一個領域。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專業輔助知識是應用當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推動圖書館員的最具有潛在力、最富動態性的知識,專業繼續教育的重點應落實在專業輔助知識領域,改變限于本專業知識的常規教育規范,建構圖書館專業繼續教育的新規范。
參考文獻:
[1]白崇遠•圖書館在知識經濟時代面臨的挑戰[J].圖書與情報,1998(3).
[2]劉其斯•圖書情報工作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作用[J].圖書與情報,1998(3).
作者:拉毛才讓 單位:青海省海南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