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學徒制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工科與雙創教育的不斷推進要求職業院校人才培養關注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現代學徒制是現代職業教育與傳統的師徒手藝傳授方式結合的新型職業人才培養模式,有效推進產教融合,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促進職業院校教學改革。職業院校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直接影響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培養,重視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在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作用,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實現產教融合、產業與專業融合,提高人才培養的實用性;教室與車間融合,增進人才的實訓操作能力;師傅與教師聯合,創新人才培養方法;課程與崗位對接,打造特色課程內容等。推進職業教育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職業教育;機械機電
2014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采用企業與職業院校協同育人的方式,培育具有工匠能力與精神的應用型人才。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使得機械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法、內容產生新的變化,人才不僅需要具備理論知識,更多需要有創新、動手操作的能力。現代學徒制將傳統的師傅手把手傳授工藝、技藝的帶教方法與現代職業教育課堂教學的方法融合,實現“校企合作、師傅帶教、資源共享、創新共贏”的人才培養合作機制,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1現代學徒制教學在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機械機電課程屬于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比較強的課程,機械機電課程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內容涵蓋兩大模塊、三個層次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動力設計及機構設計模塊、綜合設計模塊,更需要培養學生科技創新及動手實踐能力。現代學徒制教學在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1現代學徒制三方協議,切實解決校企合作中校熱企冷現象
在產教融合政策的推進過程中往往出現校熱企冷現象,現代學徒制教學方式是高校、企業、學生三者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如《學徒合同書》《現代學徒制三方協議書》等,明確各方主體在現代學徒制中的責任,形成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1.2制定學徒培養標準,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傳統的職業院校實訓操作訓練課程的考核主要以學分為主,而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采用實訓上崗、頂崗實習的方式,制定《學徒班學生崗位輪訓方案》等制度,按照學徒班師徒制的管理辦法、標準進行學徒班的人才培養質量的考評,考評由第三方獨立的機構進行,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1.3共建實訓操作基地,注重人才技能提高
人工智能技術對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要求機械機電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更強的實踐操作能力,需要學生能夠獨立運用計算機進行三維建模、分析、給出相應要求及參數,需要學生有綜合分析能力。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是將學生帶入企業實訓,實施輪崗與頂崗,企業的技能大師、技術達人帶教,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
2現代學徒制教學在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中的具體運用
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機械機電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制造業發展面向智能化、數字化,需要人才具有更熟練的操作能力。現代學徒制教學運用于機械機電課程教學改革,以實現校企對接、課程崗位對接、產業與專業融合等,從而極大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1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實現產教融合
一是,搭建校企技能培訓班,建立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學徒班”。在機械機電專業的“學徒班”中不僅要深化訂單式培養的方式,還需要強化頂崗實習、輪崗實習模式,強調學生需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工作內容。二是,根據現代學徒制的要求建立機械機電人才培養方案,打造核心課程體系。職業院校通過開設針對現代學徒制的特色課程,如機械創新設計課程,融入企業實際生產難題,由學生提出解決方案等。
2.2產業與專業融合,提高人才培養的實用性
一是,機械機電專業主動服務于區域經濟,實現專業促進產業發展。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運用于職業教育中,將人才培養模式予以革新,打造現代學徒班的方式,設置當前區域經濟產業急需的現代學徒制專業。如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與數控設備需求公司開展合作,實現專業服務產業,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二是,產業引領專業教學,增強學生的技能實用性。職教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搖籃,機械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需要緊貼產業經濟的發展需求,人工智能技術的普及與發展需要大量從事智能機械機電的人才,現代學徒制下建立學徒班,以企業的需求培養人才,能夠有效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實用性。
2.3教室與車間連接,增進人才的實訓操作能力
一是,機械機電理論課程與實踐操作結合,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下學生需要通過頂崗、輪崗實訓的方式參與企業生產,能夠將理論與實踐融合,不斷調整課程內容。二是,機械機電實踐教學課堂搬入車間,實現真實操作教學。現代學徒制下企業提供生產車間、實訓室,滿足機械機電專業人才實訓培養的需求,推進實景教學,提高人才的實訓操作能力。
2.4師傅與教師聯合,創新人才培養方法
一是,聘請技能大師、企業技能達人進入職業院校進行實訓教學。現代學徒制教學下機械機電課程教學需要聘請能工巧匠進入職業院校兼職,指導職業院校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二是,職業院校教師進入企業進行技能深造,教師與師傅雙向溝通,共同參與項目,解決教學、生產難題,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方法。
2.5課程與崗位對接,打造特色課程內容
一是,以機械機電的實際崗位工作需求開發教學課程,打造精品課程,如數控技術操作課程,借助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對課程進行創新與開發,幫助學生掌握數控技術知識,深化教學改革。二是,鼓勵學生動手解決難題。將崗位實際難題引入課程教學,由學生進行故障模擬、安裝調試等實踐操作,創新機械機電實訓課程內容。
參考文獻:
[1]陳耿新,孫培明,方春城.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J].機械職業教育,2019(12):18-20,24
[2]周錦添,賴萍.基于現代學徒制教學的機械零件設計繪圖技能培養[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7(4):25-29.
[3]白瓊.基于現代學徒制構建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J].裝備制造技術,2018(12):237-239,247
[4]于友林.基于海安中專機電專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證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6):77-80.
作者:鄒倩 劉惠超 邊洪寧 單位:濟南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