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改革途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改革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體育教學改革途徑

    摘要: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備要求,尤其是即將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更加需這樣的素養,這就要求加強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既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又能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敬業、誠信精神,逐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因此,本文通過介紹課程思政的內涵,分析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提出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遵循原則,最后探究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課程思政理念;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的綜合素質倍受社會重視,新的育人方案層出不窮,課程思政理念也應運而生,它能夠與所有學科相融合,豐富學科教學內容,強化素質教育。由于體育教育與思政教育之間存在許多相通之處,體育課程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夠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積極進取,不斷奔向人生巔峰。同時,堅持課程思政理念,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制定科學的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流程,既是高校思政教改的迫切需要,又是充分發揮體育學科育人功能的選擇。鑒于此,本文著重研究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途徑,以便增強體育課程思政育人效果,幫助大學生完善自我,修養品行,最終符合現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錄用標準,奉獻社會。

    1課程思政的內涵

    作為一種新興的育人理念,課程思政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獲得認知,走向全面發展。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效,必然與課程思政理念倡導的育人要求有關,所以深入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是當前各學科教育教學必須重視的事情。所謂“課程思政”,即以課程為主要載體,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隱性教育資源,并在此致礎上將思政教育的原則與課程實施過程進行有機結合,不僅是一種課程觀,還是“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進一步講,“課程思政”迎合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原有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它可以將一切學科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由此看來,學校各個學科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助工具,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教書育人的理論,拓展了教師的視野,要求教師精于“授業”、善于“傳道”,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助其健康成長。

    2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

    2.1有助于貫徹國家政策

    2017年,在會見全國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代表等時,強調:“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體育工作的落腳點”,足以看出國家領導對人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關心。后來,總書記還在學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需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針對性”。學生的全面發展內容極其豐富,既要精通專業知識,又要德才兼備,同時還離不開強健的身體,這一切都是學生走向社會,成就自我,為國做貢獻的必備素質。可見,通過高校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而課程思政理念又能將體育教學中的體育精神、團結意識、規則意識等激發起來,朝著正確的育人方向前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助于貫徹國家政策。

    2.2有助于挖掘人文內涵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陣地,科目眾多,不同學科的教師在教育方面各司其職,表面上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不同學科之間依然存在著緊密聯系,由于所有學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不管育人形式如何變化,都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優秀人才。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要求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嶄新的姿態教書育人,傾向于融合各個學科的特色,不斷找到相互之間的契合點,進而實現最佳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對于高校體育教學而言,雖然以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主,但并不局限于此,更為重要的是塑造學生的良好品格,端正其心態,糾正其行為,這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謀而合,聯系密切。所以,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有助于挖掘體育課程人文精神內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2.3有助于深化素質教育

    縱觀高校體育教學現狀,教學形式多樣,內容也變得越來越新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改革力度不足,以至于體育課程依然存在許多迫待解決的問題。其一,在教學理念方面,體育教師只注重動作的傳授,忽視了內涵的解說,學生機械地練習動作技能,失去了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二,在教學方式方面,由于其他學科教師普遍認為體育課程不重要,體育教師也深受影響,雖然在表面上鼓勵學生參與運動,但這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打心眼里并沒有重視體育課程,既不主動提升自己的體育技能,也不更新教學方式,更別提思政內容滲透。其三,在教學內容方面,體育教學主要以戶外場地運動為主,很少進行室內理論講授,只有遇到天陰下雨時教師才安排學生室內聽課,所講知識僅流于形式;同時,在外戶運動中,也只是講求運動速度,很少教導學生進行相互協作、默契配合。如果將課程思政理念引入高校體育課程,就會打破這種格局,克服弊端,以足夠的思政理論引導學生懂得體育文化的內涵,有助于深化素質教育。

    3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遵循原則

    3.1主體性與差異性

    事物的發展必須合乎規律,傳授知識也是如此,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是兩種學科的融合,只有一切從實際出發,遵循主體性與差異性的教學原則,才能增強體育思政教學效果,達到預期的育人目標。一方面,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堅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給予學生留有更多時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一旦學生遇到問題,體育教師應當耐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同時以思政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特征,這是因為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之前的生活環境不同,認識不同,思政素質也會有高有低,所以要因材施教,遵循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針對品行優劣,合理劃分學生群體,再制定差異化的思政培養目標,逐步提升所有學生的思政水平和專業素質。

    3.2漸進性與系統性

    要想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思政素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既要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又要在體育課程思政知識的熏陶中養成良好的思政素養。簡言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是一個循漸進性的過程,教師必須遵循漸進性的教學原則,由于它不像其他專業文化課程那樣達以背熟即可解答難題,而要將思政教育目標、內容由淺至深地滲透到體育教學內容中,才能強化學生的思想。此外,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還要遵循系統性的教學原則,由于課程思政理念不是與某一階段體育教學的融合,而是貫穿了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只有實現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政治性、學理性的統一,深入分析體育課程思政所具有的文化內涵,才能讓學生完全理解,以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

    4課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4.1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內容

    “十八大”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內容,強調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在這種背景下,課程思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倍受師生關注,而以課程思政理念進行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首先要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內容。一方面,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開展,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增長見識,尤其要學會與同伴協作,友好交流,養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另一方面,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創新,所以高校體育教師應當創新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想法,顧及其身體條件,以差異化的教學方案進行授課,培養學生的興趣,拓展其創造性思維,不斷達到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目的。

    4.2優化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必須擁有行之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否則整個教學將會無依無據,教師盲目地授課,學生懶散地學習,根本不可能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課程思政教育理念下體育教學可以克服這些弊端,強調教育教學的規范性與科學性,爭力達到“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為此,將課程思政理念引入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很有必要優化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完善體育課程思政教育評價標準,確保評價體系的實用性與有效性。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體育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體育項目掌握情況,合理評估學生的各方面發展潛力,加大課程思政理念的滲透力度,最大限度地發揮高校體育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政素質方面的育人功效。

    4.3科學設計體育課程形式

    將思政教育元素運用到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每一節體育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確保課程設計合理,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換句話講,就是將獨立的“思政課程”轉變為“課程思政”,讓學生在高校體育課程思政的中學習文化知識,獲得人生真諦。所以,科學設計體育思政課程形式就顯得至關重要,體育教師可以從教學內容出發,分析不同運動項目的特點,再將相關的教學素材整理在一起,綜合研究,優選最佳的授課內容,要能突出項目特點,比如:校內外競賽、早操、課外活動等各有特色,然后將有關的思政教育內容融入其中,對于大學生體育課程思政素質的培養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4.4提升體育教師道德素養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已十分明確,就是要深挖體育課程中的人文內涵,以體育人文精神感染學生,逐步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當然,這一改革目標的實施,必須發揮體育教師的知識傳播功能,體育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即提升體育教師的道德素養是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大體上講,高校要加強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尋找各種資源和培訓方式,定期培訓體育教師,耐心指導學歷層次偏低的體育教師,將良好的思想理論源源不斷地灌輸給他們,不斷提升體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沿著正確的思想路線前進。

    5結束語

    總之,在全球化背景下,網絡技術迅速發展,多元文化格局形成,不良信息趁機滋生,并透過電腦、智能手機等不斷傳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干擾。作為社會上最為活躍的年輕群體,大學生好奇心強,容易被新事物吸引,但是他們的是非識別能力有限,一不注意,就會誤入歧途,前途堪憂。毋庸置疑,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是關鍵,學校應當引入思政教育內容,充分挖掘各學科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如今,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實施,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不可阻擋,只有堅持課程思政理念,才能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作為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加強體育知識的學習,同時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拼搏精神、協作精神、法治觀念等優良品質,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瑋.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9(32):168.

    [2]杜惠平.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32):1+4.

    [3]楊福軍.“課程思政”理念滲透于體育教學的探索[J].運動,2018(23):78-79.

    [4]李紅.思政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75):192-194.

    [5]郭秀清.課程思政在高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融合與滲透[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1):76-77.

    [6]朱超,李靜,柴力達,張強.“移動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應用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9):250-252.

    [7]衣雪艷.高校體育課程與思政教育協同育人的路徑研究[J].智庫時代,2019(24):82-83.

    [8]朱艷.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路徑探析[J].科技資訊,2019,17(11):213+215.

    [9]楊如麗.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研究[N].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03):76-79.

    作者:田小靜 單位: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日本免费成人网| 免费成人黄色大片|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性开放大片|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自拍小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成人欧美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