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通過對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過渡階段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面臨的諸多問題的研究與分析,找出目前高等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結合學校實際和高等數學教改情況,以高校經管類高等數學的教學目的為目標,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經管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改革
0引言
隨著招生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過渡,這給我國高等教育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問題與挑戰,其中經管類高等數學的教學方面,存在著諸如沒有將經濟類學生與理科學生相區別、理論與實際相脫節、高等數學與初等數學沒有有效銜接、文理兼收導致學生數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教師對經管專業的數學教學只局限于純數學的教學、教材沒有真正體現經管特色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嚴峻的現實問題,筆者結合本校經管專業大學數學教學實踐展開研究。
1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但在教學起點、教材選用上卻沒有區別對待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高考門檻降低,很多數學素質較差的學生進入了大學,主要表現在高考數學成績偏低(有的甚至低于30-40分),數學學習意識淡薄,對數學學習興趣不高,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的甚至對數學存在恐懼和厭惡心理。而且,經管專業既招文科生、理科生,又招3+2的學生,這些學生數學學習背景不同,數學基礎存在很大差異。但是這些學生升入大學后,課程的起點卻與精英教育時一致,所用的教材也整齊劃一,這樣就造成有些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同時又有一些學生吃不飽的問題,由于難以平衡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給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1.2課時不斷縮減,教學內容和難點卻沒有減少
隨著一些院校向應用型轉型,這些院校培養的重點也放在了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上,從而重新調整了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其中,作為經管專業基礎課的數學課教學學時也隨之相應減少。由于教學學時的縮短,教師不得不刪減教學內容,這使得很多重要的知識點沒有時間詳細、深入地講解,更沒有時間領著學生練習;同時,由于數學是系統性、階梯式的學科,刪減后,破壞了高等數學自身的完整性,使得很多知識只能蜻蜓點水似的講個皮毛;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的喜愛,有時往往是出于對教師的喜愛,但由于課時的減少,也減少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機會,拉大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無疑影響了學生對高數的學習熱情,影響了教學質量。
1.3教學方式方法單一,不能滿足教學多樣化的需求
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方式已經普及的今天,仍有部分教師單純地全程采用粉筆加黑板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呈現的信息量小,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把定義、定理、公式等全部寫到黑板上,教師的勞動強度大,學生也容易產生視覺和精神上的疲勞,產生倦怠心理,不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當遇到空間解析幾何中較復雜的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花的時間更多,繪制的圖形還不一定形象,而且沒有動感(空間解析幾何中,很多圖形是平面曲線經過移動或旋轉得到的)。與此相反,有的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又過分地強調多媒體的作用,全程使用ppt教學,信息傳輸過快,教學節奏快,從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過快的教學節奏,使師生互動減少,教師難以捕捉學生對某個問題的反應;由于沒有系統的板書,也使得學生難以對比前后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單純的粉筆黑板式的教學和全程的ppt教學是教學的兩個極端,都會影響教學效果。
1.4考核方式單一,限制了學生能力發展
我國大學高等數學考試基本上一直延續平時成績與期末卷面成績按一定比例折合成期末總評成績的考核方式,基本平時占20%~30%,期末占70%~80%。平時成績主要由作業、考勤、章節測驗、提問、紀律表現等構成,期末卷面成績通常是閉卷考試成績。這種考核方式存在一定弊端。首先,這樣的考試方式強調的是書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擴招后初次接觸高等數學的經管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即便是平時成績調高些,試卷出得簡單些,期末不及格的學生還是占較大比例。其次,這樣的考試導向使得平時的教學只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數學的實用性,使學生感覺數學就是抽象、枯澀、難懂的學科,學數學無用。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考試方式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片面性,尤其對理論考試成績低但是動手能力等綜合能力強的學生是一個打擊。
1.5教學內容陳舊、與經管專業需求脫節
數學教學內容的設置與經管專業的需求嚴重脫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經管專業的教學內容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變化,但是作為專業基礎課的數學,教學內容卻幾乎一成不變,沒有與這些專業課程的改革緊密銜接,依舊保持傳統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理論性,許多對經濟研究有用的數學方法沒有在數學教學中反映出來[1]。目前使用的教材沒有數學實驗,學生沒有機會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經管的實際問題,使得學生感覺到數學看不到、摸不著,又抽象難懂,嚴重打擊了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經管的不同專業對高等數學的側重是不同的,但是卻一刀切地使用同種教材,對各個專業沒有針對性,使得學生不了解數學與所學專業的聯系,更談不上將數學作為工具為經管服務了。這嚴重影響了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素質的提高,進而也影響了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5]
1.6教師知識結構欠缺,不能滿足經管專業不同方向的需求
由于歷史的原因,講數學的教師一般不懂經管專業知識,而講授經管專業課程的教師對數學又知之不多。數學課堂上,由于數學教師缺乏經管專業背景知識,不了解經管專業對數學知識需求的深度和廣度,不清楚數學與經管知識的銜接點,所以,經管專業的高等數學課還是沿用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強調系統性、基礎性,經管數學課幾乎變成了純粹的數學專業的數學課。而經管專業課教學中,遇到與數學有關或數學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或數學模型,專業教師通常是不講、回避,讓學生自學或讓學生硬背公式。由于以上兩種原因,學生在數學和專業課堂上看不到數學的應用,也感覺不到數學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大大降低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2措施與建議
2.1設置高等數學先修課程
高等數學先修課程是將中學數學和大學數學中的銜接內容錄制成微課的形式,在大學數學教學網絡平臺,供入新生學前的自主學習、在線測試的一門課程。這門課程將鞏固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補充學生所欠缺的數學知識,從而保證入學后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建立完整的大學數學體系。先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函數的定義和性質、反函數、函數的運算、初等函數、常用的經濟函數、極坐標系和參數方程、數集的擴充與復數、數列與組合、行列式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盡量拉平入學前各類學生的水平,為下一步的學習清除障礙。
2.2改革教學內容,滿足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
目前,我們使用的教材雖幾經修改,但基本還是沿用精英教學模式思路編寫的,理論性、系統性強,但是實踐性和應用性不強,不能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一線人才的需求,不能滿足從精英教育過渡到大眾教育的需求,為此,我們要進行教材改革。首先,在保證所有學生達到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對經管本科數學基礎課教學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大學數學必修課程教學和考核的難度[6];在保證課程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不影響專業課需要的前提下,刪去那些難度較大的內容,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通過開設的選修課滿足其較高的要求。其次,加強與經管專業課的銜接,增補與各專業知識點有緊密聯系的內容,刪減與各專業沒有聯系或聯系不緊密的知識點;對與專業課聯系較緊密的知識點,增設案例教學的模塊,精心選擇一些與當前經管專業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加以研究、分析和處理,突出數學知識在專業問題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3改革教學方式,實現傳統教學與現代化教學的融合
對于數學課,單純的傳統粉筆黑板式教學和全程的ppt教學都是不可取的,應采取板書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當介紹概念、定義、定理的敘述時,可以用多媒體教學,這樣可以將教師從大量的板書書寫和板繪中解脫出來,節省時間;在講授立體幾何中比較直觀的圖形形成時,也可以用多媒體教學,這樣學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整個圖形的形成過程,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且形象、生動,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對一些需要推理、推導、證明的知識最好不用多媒體,而用板書的形式,這樣,老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對學生的察言觀色獲得學生接受情況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節奏,以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4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依據學生數學知識層次和學習潛力、傾向、學習能力的不同分成不同的班級,分別實施不同的教學目標、思想、方法、內容、要求及考核,滿足不同學生對高等數學的不同要求,這樣可以避免好的吃不飽,差的吃不了的現象,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高層次的班級,教學目標定得高些,教材也選用難度高些的,還可以適當增加些數學建模等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對層次低的班級,目標要定得低一些,教材也選用難度低點但實用性強的,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5推行多樣化的考核方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建議推行多樣化的考核方法,如開卷考試法、上機操作考試法、項目考試法、分層考試法等,這些考核方法可以穿插在教學的各個階段,可以作為章節的測驗,也可以作為一次性的作業考核,而這些成績都可作為期末的總評成績的依據。這樣,避免了傳統的考核方法、考核內容不全面,忽視個性差異,偶然性大等弊端。
2.6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水平
教師對知識的理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教師要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數學教師除了要知曉數學知識外,還需要加強對數學在經濟領域中應用的了解;專業課教師,除了要知曉專業知識外,也要懂得數學知識;數學教師與經管專業教師也要加強溝通,共同總結教學實踐經驗。學校要加強師資培訓的力度,定期派教師出去培訓,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2.7開設數學實驗課,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建議財經學院增設數學實驗課程。數學實驗可以把數學知識、數學建模與計算機三者融為一體。通過數學實驗課,可借助直觀的幾何圖形反映抽象的數學概念或結論。通過數學實驗,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各種數學軟件,制作多媒體課件,使學生切身體會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快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進一步培養創新力。
[參考文獻]
[1]陳娟.經濟類專業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3(1):80-84.
[2]張理.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4,31(5):85-86.
[3]馮倩倩.關于經管類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170-171.
[4]吳云宗,許義生.應用型高校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及教材建設[J].南方職業教育學報,2013,3(2):27-31.
[5]韋志敏.財經類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9):2,4.
[6]嚴培勝.經管類大學數學教學改革的認識與實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9):169-170.
作者:王雅麗 單位:廊坊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