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方法時效性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美術鑒賞是美術實踐和理論的結合,在初中教學中它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改的展開,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如雨后新筍般出現在大眾視野,教師們從中不斷尋求最好的理念和教學方式以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體驗。然而,在農村地區,由于其地理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無法像城市初中那樣可以采取多媒體或是利用各種美術模型給學生帶來良好的課堂體驗。因此,采取適用于農村的初中美術教學顯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中筆者就如何增強農村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方法時效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方法;時效性
美術課程是初中必修的課程之一,雖然并不是在主科目范圍之內,但是其作用仍是主科目無法替代的,尤其是在培養學生美術素質和藝術修養方面。另外,良好的學習模式和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快速鑒賞藝術品,更能夠從現象看透本質,了解事物本身的內涵,對于學生的自身發展十分有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地區,往往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學生美術鑒賞能力的發展,第一,教師、家長及學生受以往傳統意義上看重主學科知識的觀念影響,普遍對美術課程不夠重視;第二,教師教學理念依舊著重在書本上的知識理念框架而缺乏實踐,致使學生對美術課程缺乏該有的興趣;第三,在大多數農村地區,受地理環境和學習條件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導致理論上良好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無法開展。上述種種問題都影響著農村美術欣賞教學課程的有效展開,也因此,為了增強美術欣賞教學方法的時效性,不得不分析以上問題且提出一系列措施來有效提高對應階段內農村初中美術教學的質量。
一、轉變對美術欣賞教學的認知
美術欣賞是人們通過藝術形象來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審美活動,長期的訓練和使用,可以鍛煉我們對美的領悟、對事物本質的認知、對未知的想象,從另一個層次提升我們的知識素養和實踐能力。學校在開設這門課程時應當認識到它這一重要性,意識到這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有強烈的關聯性,相輔相成,從而改變傳統觀念,加強對美術欣賞教學的重視程度,將它落到實處,避免形式化。另外,家長方面應全面深刻了解美術欣賞教學的積極意義,加強對它的重視并不意味著要將學生培養成未來的藝術家,而是理解到它對學生情感和藝術熏陶于其他文化課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欣賞研究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時,不僅可以獲取一些鑒賞技巧,也可從油畫背后去體會故事、豐富情感,增加學生的語文素養,一舉兩得。
二、提高初中美術教育教學時效性的具體措施
1.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創新理應基于實際情況為主,在一般的情況下教師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擬定教學方針和制定教學手段。而在農村,除此之外還應全面考慮到學生所處的教學條件和地理環境的限制,積極主動地創造出合適的教學資源和環境來幫助學生學習,幫助學生全面認識美術欣賞的重要意義。例如教師可就當地現有的自然環境作為素材向學生灌輸美術知識,教學時將學生帶出課堂走進大自然,觀察險峻的山崖、形態各異的老樹、爭奇斗艷的百花,體味它們各自的藝術美感。大自然是美的誕生地,相比局限在課堂里,未知的外界能為我們帶來更多的藝術靈感。
2.教師提高自身修養和專業技能
美術欣賞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不斷豐富自身理論知識,加強自身實踐組織能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技能這三點,對于初中美術教師來說,必須時刻謹記和遵循。與此同時,學校也要加強對美術教師的培養,時刻督促美術教師在專業技能領域上不斷前進。在正常授課時,美術教師要跳出課本的知識理念框架,結合實踐,讓學生全面細致了解美術作品的來龍去脈和精髓所在。
3.確定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藝術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學生學習的主導地位,教師只是引導和傾聽的角色。在實踐教學中,引出主題,運用合適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之后老師認真傾聽,總結內容,給出評價,最后讓學生自己形成一個總體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引導還是傾聽過程中,合適的手段和方式都格外重要,因為它是銜接教師和學生良好互動的橋梁。例如在外出觀察自然界的山和石頭時,教師提出問題:找出讓自己心動的一塊石頭,然后說出心動的理由。問題拋出之后,學生便是任務的承受人,是一項任務的主體。學生參與這項活動的積極性是與老師拋出問題的興趣程度掛鉤的,意味著問題之后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能否建立。學生自己尋找到合適的石頭,他們認真觀察,尋找契合的理由,是一種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是一種激發藝術潛能的過程,而表達出來的內容便是和老師互動的回應。在此過程中,老師認真傾聽,也是一種學生努力之后的回饋,能夠讓學生建立足夠的興趣去探索這門課程。
4.教師給出有效的評價
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建相應的空間或是平臺,讓學生可以良好地進行對比和欣賞,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在學生闡述作品的想法時,教師認真傾聽,保持寬容的態度去接受和理解學生的想法,給出中肯的評價和建議,提高學生的信心。另外,即使學生作品有些難以讓人理解,也不要輕易否定,因為縱使是天馬行空,也是學生豐富想象力的一種表現,美術教學的本質就是讓學生能夠不受局限的思維來表現藝術作品,創造新的事物。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農村的初中美術欣賞教學的時效性,要從農村和初中美術課程所處地位和特點著手分析問題,從而提出可行的方法不斷實踐、不斷改善,以此加強教學的質量和時效性。
參考文獻:
[1]李向東.如何增強農村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J].亞太教育,2016(08).
[2]許強.依杖登高體悟經典———談談如何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J].新課程(中),2017(03).
[3]熊笑娜.增強農村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有效性的方法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5(15).
[4]劉帥.增強初中美術欣賞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思考[J].美術教育,2017(19).
作者:張繼學 單位:山東省金鄉縣馬廟鎮邵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