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加強西部地區家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西部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人的早期成長主要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力居第一位,幼兒園的影響力次之,并且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多項關于家庭教育的研究表明,教養方式影響著人的認知發展、情感依戀、社會化、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等。幼兒時期的智力發展、個性塑造、道德品質和習慣的養成等為人成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不應該把對幼兒的教育僅僅交給幼兒園和學校,家庭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影響是非常關鍵的。當前,西部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存在著認識不足、觀念落后和方法不當等問題,甚至出現家長角色缺失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子女入園后及入學后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個別的甚至出現了人生道路迷失的現象。筆者認為,西部農村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1.農村家長文化素質普遍偏低
農村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之城市普遍較低,他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差,從而影響了其對子女的培養。
2.農村家長依然存在著重知識傳授、輕游戲活動的觀念
農村幼兒家長普遍認為,學習主要是指識字、算術等,片面要求幼兒多學一些字和計算題,將孩子學會多少字、會做多少題作為衡量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的標準,對幼兒的情感、社會化、語言表達、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等不重視,家長們普遍認為游戲無用,將“愛玩”看作是孩子的缺點。
3.農村家長缺乏有效的家教方法
因家長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所引發的悲劇,已在社會上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現在絕大多數家長還是會把講道理作為主要的教育方法,無論是在孩子犯錯誤時還是任性發脾氣時,多數家長常通過講道理的方式對其進行教育、引導。由于家長不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講道理往往變成了說教和嘮叨,而且講道理僅是家庭教育的諸多方法之一,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家庭教育情境。家長一旦發現“講道理”無效時,還是會采取“警告”“斥責”和“打罵”等方式,從而形成了教育的三部曲:第一步往往是先講道理,但當發現無效時,就進入了第二步,即打罵,一開始還能奏效,于是會認為“千說萬說,不如一打管用”,當孩子漸漸長大,打也無用了,這時家長就會陷入困境中,進入三部曲的終結曲——“管不了”。因此,農村家長應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
4.留守兒童成長問題突出,部分家長角色缺失
西部農村地區多為勞務輸出地,再加上家長觀念落后,認為小孩子有人帶就不錯了,不需要什么專門的培養,使得留守兒童的培養出現了責任真空,兒童寄養在不同的家庭中,得到的溫暖較少,兒童的依戀情感和安全感得不到滿足。有些家長甚至常年不回家,與子女間的關系淡漠,對子女的成長關注不夠,導致了家長角色的缺失。在西部農村地區,家庭教育的指導干預相對較弱。研究者李濤在對農村家庭教育及管理干部的調查中發現,只有53.7%的農民聽說過“家長學校”,而沒聽說過的家長占45.9%。當前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方式仍然主要以傳統方式為主。相對于城市幼兒家長,農村幼兒家長大多缺乏學習意識,在西部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資源也相當缺乏。因此,從理念到方法,西部農村家庭教育指導都處于相當缺乏的狀態,迫切需要舉辦專家講座、培訓和家長論壇等活動。
二、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必要性
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是幼兒園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有利于促進幼兒家長教育水平的提高,從而保障幼兒教育的均衡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提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另外,幼兒教師的家園共育能力、組織溝通與協調能力、科研能力等,是幼兒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些并未在職前教育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因而在入職后幼兒教師在這方面的素養顯得尤為不足。
三、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建議
目前,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做法。美國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一般由學校和學者共同推動,因此美國父母很關注科學研究的新進展。而在中國,學者們多在象牙塔內進行理論研究,父母很少關注學界的研究狀況。英國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以社區為基礎,社區普遍建有“家庭中心”,為父母提供照顧兒童的方法,同時幫助父母改正不當的做法,以滿足孩子的需求。“家庭中心”的建立是英國福利制度的一個重要體現,由政府撥款和管理。在我國,由于缺乏相關機構和從業人員,建立“家庭中心”的做法還較難實現。筆者借鑒了已有的先進經驗,結合西部農村地區的特點,提出了如下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建議。
1.建立家長工作坊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具體包括家長學校、家庭教育咨詢站、親子學苑和家長工作坊等。家長工作坊作為一種全新的輔導形式,由于其具有理念先進、組織合理和方法靈活等特點,正在成為一種重要的輔導形式。家長工作坊應根據家長的特點、地區情況和幼兒發展的需要等,對家長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輔導,如父母能力提升訓練營、親子活動工作坊、早期閱讀工作坊、焦點短期問題解決工作坊等,由于家長工作坊具有培養目標具體、指導示范明確、有同伴群體的支持和凝聚力等優勢,因而可以有效提高農村幼兒家長的教育水平。
2.確立幼兒園開放日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可以為幼兒家長提供最直觀的示范,使他們從中獲得感性經驗。由于城市幼兒園具有理念先進、家長教育意識強等特點,因而會定期舉辦幼兒園開放日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農村地區幼兒園,極少開展開放日活動,少數幼兒園會在六一時舉辦一次節目匯報演出,尚沒有形成在平時開展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的意識。應該說,讓家長實際參與到幼兒園開放日活動中,有利于對家長進行指導,讓家長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早期幼教的正確內涵,使他們知道幼兒教育的目標是讓孩子了解基本的、淺顯易懂的日常生活知識,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神童,應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中,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培養孩子團結、友愛、誠實、有禮貌和守紀律的優良品德。通過舉辦開放日活動,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提高家長的素質,將幼兒園的要求和家庭教育的要求統一起來。家長在實際的參與活動中也能學到一些培養子女的方法,如在日常生活和參與游戲活動中,發展兒童的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讓幼兒看圖畫、唱兒歌和聽故事等,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3.定期召開家長專題討論會
一般來說,傳統的家長會大都是由幼兒園向家長單方發出信息。而在家長討論會上,家長們針對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探討,可以暢所欲言,討論的主題包括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自我中心、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何改善孩子的睡眠狀況、孩子看電視的狀況、孩子和同伴交往的狀況、孩子的文明禮儀狀況、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家庭教育環境的布置等。該方式有利于幫助家長克服倦怠感和無力感,使家長更容易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從他人那里獲得啟發,從而在培養子女方面樹立自信心。
4.組織專家開展系列講座
農村家長迫切需要掌握先進的幼兒教育理念、策略和處理具體問題的方法。通過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可以向家長傳授系統的幼兒教育知識,如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的語言發展特點、幼兒的道德發展特點、幼兒的常見疾病及預防、如何為孩子選擇玩具、如何表揚孩子、批評孩子的方法和藝術、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如何發揮父親角色的作用、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如何創設家庭教育環境、如何發展幼兒的智力、幼兒良好個性的培養、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和方法等。針對農村家長的實際情況,講座應以傳授可操作的方法為主,通過淺顯的語言和事例,讓農村幼兒家長能夠接受并掌握。百年大計,育人為本。
四、結語
加強西部農村地區幼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有利于促進農村幼兒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幫助農村家長更新觀念,讓他們掌握科學的方法和策略,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作者:王麗 單位:內江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