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融合數字媒體和計算機技術,在課程設置上不但要求內容上要有所交叉,還需要針對學生能力發展需要,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保證課程實施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文章分析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目標和核心能力及能力發展需要,重新構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為高校教師提供理論上的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策略探索
1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建設目標和專業核心能力
1.1建設目標
數字媒體技術作為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下誕生的專業,在我國教育領域起步較晚,其專業課程內容存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從專業類別上來看,數字媒體技術可具體分為兩個學習方向:一是計算機技術與科學,依據我國在文化產業和動漫動畫產業人才需求的變化,由國家教育部試辦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并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在2004年向全國開始進行大范圍的招生,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以數字媒體技術為主導,通過技術和藝術的融合,培養高級的技術型人才。二是藝術設計方面,稱之為媒體藝術專業,主要人才培養目標為提升學生動畫和動漫設計的技能,向藝術設計領域輸送更多優秀人才。對于專業的這兩種發展方向,高校應在教學中以數字媒體技術應用為核心,輔以藝術鑒賞課程,使學生具備數字媒體設計和制作能力,又有著較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在數字媒體行業中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創造更多的優秀作品。基于此,高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建設的目標為:以培育學生數字媒體創作力和軟件開發能力為核心,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教學中軟件和硬件并重,使學生能夠較為全民的把握計算機數字媒體技術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的操作方法為,完成軟件和數字媒體制作和開發,在畢業后能夠充實數字媒體產品設計、計算機系統的分析、多媒體軟件維護等工作,熟練掌握媒體工程師的專業技能,完成職業上的良好發展。
1.2核心能力
數字媒體技術主要是指將網絡環境中存在的抽象信息轉化為可供人們感知和理解的媒體信息,針對這種技術特征,可將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能力具體分別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媒體感知力、媒體創造力、媒體信息處理能力。媒體感知力是指對媒體信息的屬性、構成要素、特征進行分析,了解信息的價值,完成對媒體信息的編輯和處理。這種感知力不但包含對媒體藝術要素如色彩和圖案的認知,還涵蓋對文化和藝術傳播范圍的理解,只有具備媒體感知力才能對信息加以利用和處理,完成數字媒體作品的創造。媒體創造力主要是指在制作數字媒體作品時,對其存在的文化和藝術要素進行合理應用,通過技術的改造和建設,使數字媒體信息更具有文化創新特征,保持數字媒體行業的持續不斷的輸出。媒體信息處理能力主要是指在爆粗媒體感知力和創造力的基礎蘇杭,利用計算機操作技術對創意點進行具體操作的過程,這種能力作為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能力,可依據行業發展的需要,不斷完善學生軟件操作能力、系統設計能力、媒體信息獲取和控制能力等,改善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過于重視技術提升,而忽視媒體創造力的問題。只有這三種專業核心能力的均衡發展,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學生認知,積累更多操作的經驗,并在此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創意,實現良性的循環。
2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2.1依據學生能力需求,設置基礎課程
依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核心能力,可將不同能力所對應的課程進行再次規劃,確定專業核心能力在哪些課程中進行培養,并對課程實施和學生能力發展情況進行監督,針對發展的進程調整操作方法,最終確立數字媒體專業各類課程,以及核心能力的培育方式。如媒體感知力能力培養中,可將課程內容安排繪畫基礎、傳播學、計算機圖形應用、數字作品鑒賞等,依據學生能力發展的情況,在進一步拓展中設置游戲策劃、動畫音效、動漫造型等課程,不斷加深學生媒體邏輯思維能力和意識。在媒體創造力培養中,可安排課程為文化創意、計算機算法、游戲場景設計等,在能力拓展中可安排程序設計、游戲造型設計、游戲策劃等,在具體操作中鍛煉學生創意思維,增加學生藝術審美,完成數字媒體作品的創作。在數字媒體信息處理能力培養中,可安排flash動畫制作、ps軟件操作、高級語言編程(游戲項目管理等課程,并以人工智能軟件開發、游戲界面設計、flex開發技術等為能力拓展課程,培育學生網絡系統開發和維護,以及計算機程序設計等能力,依據學生能力的需求,更好的開展各類課程,幫助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穩步提升。
2.2針對學生就業多元選擇,設置選修實訓課程
在當前各院校學生就業選擇多元化趨勢下,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內容應在基礎課程之上,設置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選修課程,針對核心能力的構成,設置種類繁多,且對于學生發展有益的選修課,在課程實施中加強實踐練習,增強學生具體操作實力。針對學生職業發展的選擇,以及部分學生繼續發展學業的需要,我們將選修課程設置為:平面繪制、CAD室內設計、游戲特效、Vb程序設計等課程,不斷擴展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就業實力,促進學生職業的良好發展。在完成課程設置后,高校應針對選修課程,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在學生掌握課程基礎理論知識后,可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在實踐練習中設計不同的數字媒體作品,強化學生專業技能,積累工作的經驗,在正式走進工作崗位之前,設計和創造出滿意的數字媒體作品。
2.3明確當前課程設置誤區,進行課程整合重組
當前數字媒體專業課程設置,主要是依據學生專業能力發展而進行,在課程內容上保持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課程數量眾多,且較為零散,難以滿足新時代下學生能力發展的要求。因此,在保留專業基礎課程的情況下,應對課程設置存在的誤區,進行優化調整,對整體課程體系進行整合和重組,保持課程內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課程重組應遵循兩大原則,即為保障課程之間的連貫性,二是保持課程內容的融會貫通。在此原則下進行調整,主要是減少不必要的課時,解決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內容零散問題,保持與能力培育的緊密貼合,更好的強化學生的各項能力。為此,筆者構建“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一方面,課程內容涵蓋藝術、媒體技術、創意等三個要素,每一個能夠要素都開設對應的課程,保證能力培育的全面性。另一方面,這三個能力培育所對應的課程,應在內容上有所交叉。如藝術能力培育中開設游戲造型設計課程,在創意能力培育上設置數值策劃課程,在媒體技術能力培養中設置文化創意課程,課程內容上的重疊可為學生三項能力的發展提供幫助,并實現在媒體技術、藝術、創意上的統一。
3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可參考“三位一體”課程體系構建方法,在完善基礎課程內容的情況下,建立內容多樣的選修課程,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積累數字媒體設計和制作方面的經驗。然后深入了解當前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對保留的課程進行整合和重構,保持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不斷增強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的能力,為行業輸送更多的從業人員,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周博.淺談交互式電子音樂在工科背景教育下的應用——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在《數字音樂基礎》課程中的實踐為例[J].北方音樂,2020(19):163-165.
[2]高燕,馬韋偉.基于崗位的高職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研究——以河職院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為例[J].信息記錄材料,2020,21(06):70-72.
[3]鄭光.《數字媒體技術導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華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課程為例[J].信息系統工程,2019(12):173-174.
[4]朱寅.高職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改革探討——基于藝術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的交叉學科[J].傳播力研究,2017,1(06):214-215.
作者:廖潔 單位:滇西科技師范學院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