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學徒制是通過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在對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的育人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如何選擇合適的航運企業進行合作及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輪機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學徒制是通過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1]。與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現代學徒制更注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可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針對性,優點很多,但要想有效實施卻并非易事,因涉及的利益群體更多,需要建立新型的運作機制、變革現有的辦學和招生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和內容、改變教育和管理模式、優選合作企業、重建職業技能認證體系等。目前,我國的現代學徒制還處于試點探索階段,試點改革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可持續性不強等諸多問題,而且不同的專業在應用上也不盡相同,導致許多專業還在持觀望態度,不知如何實施現代學徒制。
1輪機工程技術專業育人現狀
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屬于航海類專業之一,與其他專業相比,該專業人才需要與全球范圍內的海員隊伍展開競爭,對人才的實踐技能、英語運用能力等要求非常高,而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還會受到相關國際公約和海事法規的制約。目前,我國航海類高職院校的輪機工程技術專業普遍采取的是以學校為主體的育人機制,由于企業并未參與到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學生在校時難以獲得海上實船實踐鍛煉機會,導致學生的實踐技能、專業英語聽說能力、海上緊急應變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均存在較大欠缺,人才培養的質量及針對性不強[2]。在輪機工程技術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校企雙主體育人,可以打通和拓寬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學生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升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高我國船員整體素質,為交通強國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舉措
選擇與什么樣的航運企業合作,是輪機工程技術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的首要任務。在尋找或選擇合作企業時,必須遵循“合作共贏、職責共擔”的原則,一方面,既要設法吸引盡可能多的企業參與到現代學徒制育人工作中來;另一方面,也要制訂標準,設立準入門檻[3]。與其他專業不同,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培養過程中一般要進行海上實船實踐訓練,培養成本高、實施難度大,這就要求合作企業對輪機人才的需求量要大且迫切,愿意為人才儲備進行投入。同時,企業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能夠集中安排一定數量的學徒上船工作和學習,并且企業自身要有良好的學徒培養能力,船員隊伍素質高,尤其是承擔學徒海上實船訓練的輪機長和輪機員必須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強烈的責任心。另外,企業自身在薪資、福利、發展前景等方面對學徒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避免出現招工時困難和將來學徒流失嚴重的尷尬。
2.1構建校企“雙主體”育人的長效機制
現代學徒制是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校企雙主體合作育人的前提是厘清職責,做好分工,有分工才能有合作。所以學校要與合作企業進行充分洽談,反復磋商,明確合作內容、雙方成本分擔、權利與職責等,簽訂校企聯合培養協議。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多方協同的現代教育模式,多元主體投入是其機制特征,學校和企業在明確責、權、利的基礎上,要細化學徒培養成本與雙方資源投入,建立人才培養成本分擔機制,使合作能夠順利、可持續地進行。學校層面要成立現代學徒制管理機構,對學校的現代學徒制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學校、合作企業和海事機構可以組建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建設委員會,形成政校企會商機制及多方評價機制。
2.2校企招生招工一體化建設
招生與招工一體化是開展現代學徒制工作的基礎。由于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社會上對其認知度和認可度并不高,這就需要學校和企業加大宣傳力度,以吸引更多更優的生源報考。按照先招生再招工的運行方式,明確校企雙方的職責分工。招生是學校的事,招工是企業的事,完成招生即招工的工作,則一定是校企聯動的結果。學校與合作企業要成立招生招工工作組,制訂招生招工一體化制度,共同制訂和實施招生招工工作方案。招工錄取通過后,學校、企業和學生必須簽訂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三方協議,協議要明確學徒和學生雙重身份、各方的責任與義務、學徒培養的時間安排、在崗培養的具體崗位、學徒的待遇、保險等。學徒與企業之間如果還簽訂學徒合同,學校則應該對該合同進行審核,以確保學生擁有知情權、保險、工作津貼等權益。
2.3完善人才培養制度和標準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是在原有的全日制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基礎上,增加工學結合的元素,根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律和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綜合考慮工學交替模式以及具體的校企協同合作形式,由學校與合作企業共同設計符合院校、企業、學徒實際的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培養方案可考慮采用國際上航海類專業通行的做法,即“三明治”模式,將培養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學生在學校進行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學習,并通過船員“小證”的培訓和考試;第二階段學徒到企業安排的船上工作和學習,掌握值班機工或三管輪職務所需的技能;第三階段學生返校,完成剩余的專業課程學習和評估項目訓練,并參加三管輪適任證書考試[4]。另外,校企還需要共同制訂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任課教師標準、考核標準及相應實施方案等,并根據企業船舶實際運營情況,制訂船上培訓計劃、培養內容、培訓指導書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必須對接《海船船員培訓大綱》等法規要求,校企協同開展相關課程的認證工作,并通過海事機關確認審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編制流程如圖1所示。
2.4校企雙導師“互聘互用”教學團隊建設
校企共建雙導師隊伍是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重要任務[5]。雙導師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師資隊伍由學校專職教師和企業師傅構成;二是師資隊伍素質應該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能力。雙導師共同承擔專業教學、指導實習實訓等工作[6]。學校要制訂現代學徒制雙導師管理制度,明確導師的標準、職責和待遇,同時明確雙向掛職鍛煉、專業建設的激勵制度和考核獎懲政策。同時,企業也要建立相應的制度,明確企業師傅的選拔標準,將師傅承擔的教學任務納入考核,并可享受帶徒津貼。依據導師標準,建立校企“雙導師”教學團隊,校企導師結成對子,相互學習,還可以進一步探索校企聯合技術研發。
2.5建立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
學校與合作企業聯合制訂現代學徒制日常教學管理等制度,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過程文件要求等作出規定。學校與企業聯合制定學徒管理辦法等制度,加強學徒在校和在企的行為、品德和紀律等方面的管理。完善船員教育與培訓質量管理體系,對現代學徒制教學過程與質量保證、評價、反饋等關鍵監控點進行梳理,完善體系文件中的相關規定。
3結語
高職輪機工程技術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我國船員素質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構建校企雙主體育人機制、招生招工一體化、校企聯合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校企互聘共用教師隊伍、建立健全教學和學生管理等制度和運行船員教育與培訓質量管理體系等一系列舉措,能夠有力保障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效果,為我國交通強國建設培養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圖1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編制流程
參考文獻:
[1]張強.現代學徒制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23):248-249.
[2]劉剛,馬強,王明雨,等.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三明治"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8(4):26-30.
[3]曾東,陳洪達.現代學徒制在航海類職業教育中的應用:以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為例[J].船舶職業教育,2018(3):5-8.
[4]孔祥峰.航海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7(2):24-28.
[5]薛勝男,蔣新革.基于雙師工作室的現代學徒制“雙導師”隊伍建設[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6(6):4-9.
[6]王金蘭,陳玉琪.現代學徒制專業試點實踐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0-15.
作者:吳海春 單位:渤海船舶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