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相結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計算機專業具有創新和科研的先決條件,最適合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能和工程設計能力,應該采取課程設計、專題實訓、項目開發和畢業設計層層遞進式的產學研相結合教學模式。文章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研究總結產學研教學的成果及經驗。
關鍵詞:計算機專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制度創新
一、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相結合教學模式運作的條件
計算機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和科研性比較強的專業,其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理論學習、實踐探索和科學研究的過程。而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具有研究性和實踐性并存的特點,承擔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研究和實踐的使命,因此最適合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要將這種模式在我國高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中進行運作,應該具備以下條件:首先,要在教學組織上給予保障,要組建一支師德高尚、學風嚴謹、業務技術精湛、內部結構合理且技術成果顯著的教師團隊。其次,要與相關高校、軟件企業、科研單位進行合作,要善于利用互聯網資源進行實踐教學活動。第三,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建立一整套適合產學研教學模式的管理制度、技術和科研成果考核辦法、資金審批管理制度等。第四,要加大經費的投入。無論是學校和企業相結合,還是科研和教學相結合都需要相應的經費做保障。不加大經費的投入,推行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就是一句空話,所以經費的保障是至關重要的。
二、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具體步驟
根據近年來對當代大學生學習態度、學習成績和心理狀態的研究表明:隨著年級的升高,大學生對自己的要求會降低標準,對學習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在專業學習上、情感上都出現滑坡的現象。教育界的專家們將這種現象稱為“大二低潮現象。”因此,產學研相結合教學模式需要從大一就開始,這樣一來,我們就能趕在“大二低潮”到來之前,及時給大學生們打一針“預防針”。使他們在沒有出現滑坡之前就開始進入一種完全不同于高中階段的、全新的教學模式之中。
1.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的實踐教學體系,注重五個能力的培養。通過對計算機專業大學生的能力構成研究,我們認為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認知實踐能力、初步設計能力、綜合實踐能力與軟件開發能力。要培養這種能力主要經歷以下幾個階段:(1)見識性實習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組織學生參觀企業、往屆畢業生回校講演、技術報告會、專家座談會和一系列的專題講座來完成。一般安排在大一來完成。通過這個階段的教學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也稱為認知實踐能力。(2)生產實習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深入到工業和信息企業去熟悉生產環境、參與開發過程和頂崗實習等形式,了解工業和信息產業的生產組織活動。通過這個階段的學習和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開發過程,形成初步的編程能力。這個階段一般安排大二來完成。這個階段學生對課堂教學形式有些厭倦,我們安排他們換個環境,到企業去學習軟件工程設計,掌握初步的編程技術,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和研究興趣。這個階段主要是對初步設計能力的培養。(3)課程設計和專題訓練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結合課程的學習進行企業實訓和實踐性教學的無縫對接。比如安排學生在師傅指導下完成課程設計作業,或者在工人師傅指導下完成專題實訓課程的學習和綜合實訓課程。這個階段主要是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一般是在大二的下學期和大三上學期來完成。這個階段主要是對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4)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安排學生參加創新和科研課題的開發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參加研究生師兄和老師的研究課題,參加計算機項目的開發和研究。也可以根據企業的需要參加企業的項目開發活動。然后根據項目開發的情況作出畢業設計,寫出畢業論文,畢業論文必須經過軟件的檢測,并經過其他老師的評閱才能作為畢業論文參加答辯。這個階段是對大學生學業成績和職業技能的綜合訓練和考核階段。一般是在大三下學期開始安排,大四最后一個學期結束。這個階段主要是對創新和科研能力的培養。
2.專題訓練要經過科學的設計,要建立專題實訓庫。一般來說,專題實訓課程是要經過教研室集體建設的,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和歷史的檢驗。具體內容有:第一是軟件工程專題訓練題庫;第二是程序設計專題訓練庫;第三是數據庫專題訓練庫;第四是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專題訓練庫。
3.創新基地的建設要以研究團隊做主力。創新題目主要來源:第一,老師的科研課題。大學生參加老師的科研課題,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程序設計的技術和經驗。第二,企業或學院的科研課題或工作任務。學生承擔企業或學院的程序設計任務,獨立完成計算機編程工作,有利于獨立工作能力的形成。第三,各級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ACM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是由美國計算機協會(ACM)主辦的,一項旨在展示大學生創新能力、團隊精神和在壓力下編寫程序、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年度競賽。經過30多年的發展,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已經發展成為最具影響力的大學生計算機競賽。賽事目前由IBM公司贊助。ACM/ICPC比賽和IOI(InternationalOlympiadinInformatics)比賽都是使用一種稱為OnlineJudge(簡稱OJ)系統的計算機網絡平臺來進行題目的、解答、判分,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客觀公正性。OJ系統的基本運作原理是通過服務器上預先準備的測試用例數據來對參賽選手提交的程序進行測試運行,通過檢查輸出數據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來判定答案的正確與否。大學生通過參加這種競賽活動,可以提高在編程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和熟練程度。
三、計算機專業產學研相結合要注意的的關鍵問題
1.要有極其廣泛的企業合作基礎。關鍵是選擇技術基礎比較好的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學生在這樣的企業才能學到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教師也可以應用自己的計算機技術為企業解決一些關鍵技術難題,從而做到企業和學校、技術和思想雙贏。
2.要組織起一個完善的技術團隊。要實行產學研相結合,就對教師團隊的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能只滿足于書本知識,還要有軟件編程方面的工作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團隊技術水平和技術能力比較完善和全面。因此,要對計算機專業教師進行培訓,安排他們出國進修和下基層企業學習和鍛煉。
3.要有足夠的經費保障。學校要與企業合作有時候需要一些經費開支,特別是產學研開始的初期,教師和學生的技術水平比較差,給企業幫不上什么忙,還需要企業的工人師傅做技術上的指導,因此我們需要付出一定的費用。到了產學研相結合的后期,我們的教師已經具備了高級程序員的編程水平,學生的技術水平也有提高,這樣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獨立頂崗實習了,我們不但不需要付出費用,還可以從企業獲得勞動報酬,這個勞動報酬比較多的時候,學校可以提取一些管理費用。由此可見,產學研相結合的初期需要經費支持??梢哉f,沒有資金的支持,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改革難以啟動。
4.把握好兩個關鍵時刻。在實施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時,需要把握好兩個關鍵時間點,一是產學研的開始時間是一年級下學期,不能推后;二是畢業設計要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為什么呢?因為二年級學生比較浮躁不容易進入角色,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學生那時候的學習勁頭和精神面貌都比較好,容易進入較好的學習狀態。畢業設計如果從四年級開始,學生為了找工作會牽扯很大的精力,會直接影響到畢業設計的質量。另外,還要給論文答辯留下充足的時間。
5.要充分認識到科研在產學研相結合教學模式的統領作用??蒲惺歉咝0l展的時代呼喚,當代大學的重要特征就是承擔科研任務,為企業和國家完成科研項目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任務。我們應該把它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為只有通過參與科研項目才能在科學技術層面上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有所建樹。綜上所述,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有利于學生掌握專業技術和知識的新型的教學模式,由于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懂技術有經驗的教師來完成,因此,學校需要首先對師資隊伍進行補充充實和教育提高;其次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管理制度;第三需要有足夠的經費。這種教學模式基本上實現了教學和生產科研的無縫對接,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模式。目前這方面的經驗還不足,希望教育界和企業界有關專家共同研究這個課題。
參考文獻:
[1]孫和英,王貴喜,白殿海.產學研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4)
[2]鮑文博,金生吉,寧寶寬.產學研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
[3]呂素香.大二低潮現象原因及對策[J]中國高等教育,2015(10)
[4]劉建軍.進一步重視科研在高校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國高等教育,2015(6)
作者:張浩斌 單位:浙江傳媒學院